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178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包括主体组件、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板体、T形滑槽、T形滑块、固定座和第一软垫;所述限位组件包括U形架、螺杆、第一把手、第二板体、第二软垫和导向杆;所述第一板体的后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带动螺杆转动,带动第二板体运动,使得第二板体贴合在病人背部,限定病人背部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得病人背部一直处于与颈部同一水平面,防止病人在进行颈部牵引治疗的过程中,背部弯曲的情况出现,确保病人的背部一直处于挺直状态,保证颈椎牵引治疗效果。引治疗效果。引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

技术介绍

[0002]牵引是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使组织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拉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0003]牵引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牵引可以将颈椎牵开,减轻椎间盘对其他组织的压迫,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0004]在神经外科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可以固定病人颈部的板体对病人颈椎部位进行固定,然后,使其颈部与地面处于垂直装填,以对病人的颈椎进行牵引工作,然而,现有的颈椎牵引板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问题:
[0005]牵引板在牵引病人颈椎时,为保证治疗效果,需要病人的背部与颈椎部位处于同一竖向水平面,即代表需要病人挺直背部,然而,需要颈椎牵引治疗的病人,基本都是长时间低头且弓腰所导致的颈椎侧斜,在牵引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很难一直处于背部挺直状态,影响颈椎牵引治疗效果;
[0006]为此,提出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包括主体组件、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板体、T形滑槽、T形滑块、固定座和第一软垫;
[0009]所述限位组件包括U形架、螺杆、第一把手、第二板体、第二软垫和导向杆;
[0010]所述第一板体的后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板体;
[0011]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第一板体的内部,且调节组件与第一软垫固定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固定座与T形滑块固定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内侧粘接有第一软垫。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粘接有第二软垫。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贯穿U形架。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把手、通槽、丝杆、螺纹套、连接板;
[0017]所述通槽开设于第一板体的一侧,所述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通槽的内部底壁,所述丝杆的顶端贯穿第一板体且与第二把手固定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杆的外侧与螺纹套的内侧螺纹连接。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套的外侧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固定座焊接。
[0020]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1]一、本技术通过转动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带动螺杆转动,带动第二板体运动,使得第二板体贴合在病人背部,限定病人背部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得病人背部一直处于与颈部同一水平面,防止病人在进行颈部牵引治疗的过程中,背部弯曲的情况出现,确保病人的背部一直处于挺直状态,保证颈椎牵引治疗效果。
[0022]二、本技术通过转动第二把手,带动丝杆转动,传动螺纹套通过连接板带动固定座上下运动,调节固定座的位置,从而能够根据病人身高的不同调节固定座的位置,确保第二板体能够一直处于最佳位置,在确保病人颈椎牵引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0023]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9]附图标记:10、主体组件;11、第一板体;12、T形滑槽;13、T形滑块;14、固定座;15、第一软垫;20、限位组件;21、U形架;22、螺杆;23、第一把手;24、第二板体;25、第二软垫;26、导向杆;30、调节组件;31、第二把手;32、通槽;33、丝杆;34、螺纹套;3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包括主体组件10、限位组件20和调节组件30,主体组件10包括第一板体11、T形滑槽12、T形滑块13、固定座14和第一软垫15;
[0033]限位组件20包括U形架21、螺杆22、第一把手23、第二板体24、第二软垫25和导向杆
26;
[0034]第一板体11的后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U形架21,U形架2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22,螺杆2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把手23,螺杆2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板体24;
[0035]调节组件30安装于第一板体11的内部,且调节组件30与第一软垫15固定连接。
[003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滑槽12,T形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13,固定座14与T形滑块13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在调节组件30牵引固定座14上下运动时,固定座14通过T形滑块13滑动在T形滑槽12内部,限定固定座14的运动方向,同时,提高固定座14上下运动的稳定性。
[0037]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14的内侧粘接有第一软垫15;通过以上设置,固定座14架设在病人颈部,通过第一软垫15增加病人颈部与固定座14内侧的缓冲效果,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003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板体24的一侧粘接有第二软垫25;通过以上设置,在第二板体24贴合病人的背部时,通过第二软垫25与病人背部进行接触,增加病人背部与第二板体24的缓冲效果,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003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板体24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导向杆26,导向杆26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包括主体组件(10)、限位组件(20)和调节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0)包括第一板体(11)、T形滑槽(12)、T形滑块(13)、固定座(14)和第一软垫(15);所述限位组件(20)包括U形架(21)、螺杆(22)、第一把手(23)、第二板体(24)、第二软垫(25)和导向杆(26);所述第一板体(11)的后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U形架(21),所述U形架(2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把手(23),所述螺杆(2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板体(24);所述调节组件(30)安装于第一板体(11)的内部,且调节组件(30)与第一软垫(1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滑槽(12),所述T形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13),所述固定座(14)与T形滑块(1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医疗用颈椎牵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杨梦石刘佰运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