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32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3D打印棒,包括依次布置的螺纹段一、圆柱段和球面段,设置于3D打印棒本体中心的贯通所述螺纹段一、圆柱段和球面段的贯通孔一;3D打印棒本体还包括若干个贯通所述螺纹段一和圆柱段的若干个营养孔;圆柱段包括交替设置的骨小梁区和实体区;若干个营养孔环绕所述贯通孔一对称设置,若干个所述营养孔与所述骨小梁区交叉,为骨小梁区提供营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贯通孔一和营养孔为新骨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在新骨的生长中持续减压,交替设置的骨小梁区和实体区为新骨生长提供充足的支撑,利于人体新骨生长和骨质恢复,解决了在骨的自然生长过程中,骨生长缓慢且又不能持续减压的技术问题。减压的技术问题。减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棒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3D打印棒。

技术介绍

[0002]股骨头关节面塌陷或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常采用钻孔减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死骨进行清除后再充填支撑塌陷或坏死的股骨头植入件。在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较多采用带或不带血管的骨瓣进行转移治疗,通过大量的实验及临床证实,单纯骨移植存在生物力学支撑不足,骨吸收等缺点,因而需要具有可提供生物力学支撑的骨植入物。
[0003]多孔医用金属植入材料具有治疗骨组织创伤和股骨组织坏死等重要而特殊的用途,现常见的这类材料有多孔不锈钢、多孔钛等。作为骨组织创伤和股骨组织坏死治疗使用的多孔植入材料,其孔隙度应达到30~85%,而且孔隙最好全部连通和均匀分布,或根据需要孔隙部分连通和均匀分布,使之既与人体的骨组织生长相一致,又减轻了材料本身的重量,以适合人体植入使用。而难熔金属钽,由于它具有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其多孔材料有望作为替代前述等传统医用金属生物材料,成为主要作为骨组织坏死治疗的生物材料。由于金属钽对人体的无害、无毒、无副作用,以及随着国内外医学的飞速发展,对钽作为人体植入材料认知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人体植入用多孔金属钽材料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作为多孔医用植入金属钽,如果能具有很高的均匀分布连通孔隙以及与人体相适应的物理机械性能,则是保证新生骨组织正常生长的重要连接件构成材料。
[0004]目前,采用现有的多孔钽材料制成的用于股骨头关节面塌陷或股骨头坏死部位充填的医用植入件,是一种一端带有螺纹的棒状实体物,业内人士习惯称其为“多孔钽棒”,在临床治疗中嵌入式植入,靠骨的自然生长挤压达到固定。这种结构的“多孔钽棒”在手术中不便准确定位,且在手术中植入它时,专用手术工具夹持它的螺纹段并用力旋入,造成螺纹后端固定在股骨头皮质骨的螺纹部分减少,导致“多孔钽棒”固定不稳定,术后易脱位;在骨的自然生长过程中,骨生长缓慢且又不能持续减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棒,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中至少一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棒,包括打印棒本体,所述打印棒本体包括:依次布置的螺纹段一、圆柱段和球面段,设置于所述3D打印棒本体中心的贯通所述螺纹段一、圆柱段和球面段的贯通孔一;
[0007]所述3D打印棒本体还包括贯通所述螺纹段一和圆柱段的若干个营养孔;所述圆柱段包括交替设置的骨小梁区和实体区一;若干个所述营养孔环绕所述贯通孔一对称设置,若干个所述营养孔与所述骨小梁区交叉。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段一为与人体皮质骨锁合固定的实体结构。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骨小梁区的宽度为3

5mm,每个所述实体区的宽度为 3

5mm,所述骨小梁区的孔径为100μm

400μm,且不均匀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营养孔的数量为4

8个,所述球面段不设置所述营养孔,所述营养孔的直径为1

2mm,所述贯通孔一的直径为3mm。
[0011]优选的,所述圆柱段的中间部分为实体区二,所述螺纹段一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段的直径,所述圆柱段的直径等于所述球面段的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3D打印棒本体的抗压强度与人体皮质骨强度相同,所述3D 打印棒本体的材质为磷酸三钙或镁白磷钙石。
[0013]优选的,所述3D打印棒本体还包括用于将所述3D打印棒本体拧入骨头的动力槽。
[0014]优选的,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
[0015]前盖:所述前盖为月牙状,所述前盖中部固定设有隔板,所述前盖与隔板贯穿设有固定孔一,所述前盖沿所述固定孔一左右对称设有若干螺纹孔二,所述若干螺纹孔二沿所述前盖弧面均布设置,所述螺纹孔二与所述螺纹段一螺纹连接;
[0016]后壳:所述后壳为半圆盖结构,所述后壳内侧上下贯穿设有固定孔二所述固定孔二与所述固定孔一垂直贯通,所述后壳外侧倾斜贯穿设有固定孔三,所述后壳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孔四;
[0017]所述前盖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构成辅助定位装置,所辅助定位装置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目标股骨头契合,通过所述固定孔一、固定孔二、固定孔三和固定孔四与目标股骨头连接。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棒的左示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卡紧装置与3D打印棒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卡紧装置结构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后的卡紧装置结构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定位装置侧视图。
[0027]其中,图中附图标记为:1、螺纹段一,2、圆柱段,3、骨小梁区,4、实体区一,5、球面段,6、贯通孔一,7、营养孔,8、实体区二,9、动力槽;10、螺纹段二;11、壳体;1101、开口槽;1102、卡块;1103、通孔;1104、螺纹孔一;1105、第二空腔;12、固定块一;13、固定块二;14、支铰座三; 15、推杆;16、支铰座二;17、滑动块;18、支铰杆;19、滑动轴;20、固定板;21、支铰座一;22、弹簧;23、伸缩板;24、贯通孔二;25、固定孔一; 26、前盖;27、螺纹孔二;28、后壳;29、
固定孔三;30、固定孔四;31、固定孔二;32、第一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棒本体,所述打印棒本体包括:依次布置的螺纹段一(1)、圆柱段(2)和球面段(5),设置于所述3D打印棒本体中心的贯通所述螺纹段一(1)、圆柱段(2)和球面段(5)的贯通孔一(6);所述3D打印棒本体还包括贯通所述螺纹段一(1)和圆柱段(2)的若干个营养孔(7);所述圆柱段(2)包括交替设置的骨小梁区(3)和实体区一(4);若干个所述营养孔(7)环绕所述贯通孔一(6)对称设置,若干个所述营养孔(7)与所述骨小梁区(3)交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一(1)为与人体皮质骨锁合固定的实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骨小梁区(3)的宽度为3

5mm,每个所述实体区一(4)的宽度为3

5mm,所述骨小梁区(3)的孔径为100μm

400μm,且不均匀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孔(7)的数量为4

8个,所述球面段(5)不设置所述营养孔(7),所述营养孔(7)的直径为1

2mm,所述贯通孔一(6)的直径为3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段(2)的中间部分为实体区二(8),所述螺纹段一(1)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段(2)的直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奎雪李喜旺康树靖史春宝史文超李明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