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守垒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透气口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522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透气口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所述抗菌透气口罩包括内罩和外罩,内罩设有拆卸口,拆卸口内装有抑菌过滤层;所述内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亚麻纤维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透气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透气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人类的某些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如SARS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这些病毒严重威胁着人的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很多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中,可借助空气、飞沫传播,另外与污染的食具也有一定关系,给预防带来很大的难度,容易发生流行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在相对密闭环境工作的人、经常处于人群密集环境中的人、大中小学学生最容易受到传染。当前对于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办法就是戴口罩,另外就是经常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有条件者接种疫苗。口罩是一种面罩,它的事业从古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市场上流通的普通口罩一般是脱脂棉纱或者无纺布制作而成,阻挡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但是并不能有效的抗菌、吸湿、祛味,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现有技术中,化工等通过呼吸道有害人体的行业所用口罩,结构都非常复杂。传统的医用口罩基本上是采用相同品种的无菌纱布制成,由于纱布孔隙大,阻挡作用有限,为了加强阻挡效果必须用很多层,例如8

12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阻挡借空气、飞沫传播的病毒进入人们呼吸道,长时间使用或热天使用会感到不舒服,影响正常呼吸。
[0003]目前竹炭功能的口罩很多都是采用竹炭纤维布,与传统的医用口罩相比,吸附功能提高不明显,而且依然采用的是很多层的结构,影响透气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环保竹炭口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为:ZL201510277423.2)”公开了一种环保竹炭口罩包括内罩和外罩,内罩设有拆卸口,拆卸口内装有过滤层,其中,所述过滤层包括竹炭粉。该专利技术将竹炭粉制成微胶囊,采用壳聚糖作为囊层,而且壳聚糖也具有抗菌杀菌作用,而且作为天然材料,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纳米竹炭粉包覆在微胶囊内,使其缓慢发挥作用,蜂蜡作为天然的粘合剂,将微胶囊整理到纺织品上,不易被洗涤脱去,赋予口罩持久的抗菌、吸湿、祛味、保健功能。但是该环保竹炭口罩仍然存在透气性和抑菌性有待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透气口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文献“环保竹炭口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为:ZL201510277423.2)”公开的基础上,如何优化组分、用量、工艺等,提高口罩透气性和抑菌性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以上技抗菌透气口罩保暖效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抗菌透气口罩,所述抗菌透气口罩包括内罩和外罩,内罩设有拆卸口,拆卸口内装有抑菌过滤层;
[0008]所述内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亚麻纤维60

80份、负载纳米银聚酰胺6
纤维4

8份、苎麻纤维25

36份;
[0009]所述外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壳聚糖纤维5

10份、罗布麻纤维20

30份、竹纤维30

45份和铜氨纤维4

8份;
[0010]所述负载纳米银壳聚糖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0011]a.将聚酰胺6母粒置于100

120℃真空箱中烘干水分,然后切片,切片在90

95℃烘箱中预结晶3h,烘干表面水分;
[0012]b.将切片、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二氧化银以2000

3000r/min的速度混合,再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得到纤维母粒;
[0013]c.将纤维母粒用螺杆挤出机挤出制成负载纳米银聚酰胺6纤维,调节螺杆四区的温度为260

270、270

280、265

275、265

275,螺杆转速为37

40/rpm,卷绕速度为810

820m/min,牵伸温度为55

65℃,牵伸倍速为3.4

3.6;
[0014]所述过滤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将块状竹炭破碎成3cm大小的竹炭块、接着放入40%的硝酸溶液中浸泡5h,然后烘干,接着锤式粉碎至120目,然后经过气流磨、双向旋转球磨,得到粒径小于100nm的竹炭粉,然后将竹炭粉作为芯材,壳聚糖作为壳材,制备成微胶囊,微胶囊的囊层厚度为1μm,直径为5μm,芯囊厚度比为12:1,通过蜂蜡作为粘结剂在75℃下将微胶囊粘合到抑菌无纺布上,得到抑菌过滤层。
[0016]优选地,所述内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亚麻纤维70份、负载纳米银聚酰胺6纤维6份、苎麻纤维30份。
[0017]优选地,所述外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壳聚糖纤维8份、罗布麻纤维25份、竹纤维38份和铜氨纤维6份。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切片烘干后的含水量小于0.05%。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2000

3000r/min的速度搅拌30

60min。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调节螺杆四区的温度为265、275、270、270,螺杆转速为38/rpm,卷绕速度为815m/min,牵伸温度为60℃,牵伸倍速为3.5。
[0021]优选地,所述抑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为:以二甲基苯甲酰氨为溶剂,将壳聚糖纤维和苎麻纤维的纺丝液倒入注射泵中,将亚麻纤维包裹在纳米纤维接收装置上,采用电纺丝机进行纺丝,将壳聚糖纤维和苎麻纤维复合在亚麻纤维表面,再采用压膜机进行压制,即得抑菌无纺布。
[0022]优选地,所述纺丝过程中,纺丝距离为12

18cm,纺丝速度为0.4

0.6mL/h,纺丝电压为16

20kV。
[0023]一种抗菌透气口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将亚麻纤维、负载纳米银聚酰胺6纤维和苎麻纤维置于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均匀,通过铺网机平铺成网,进行水刺,水刺工艺中时水压为110

130Bar,得内罩;
[0025]S2:将壳聚糖纤维、罗布麻纤维、竹纤维、铜氨纤维混合后置于千里光提取液中,充分搅拌均匀,通过铺网机将混合纤维平铺于内罩的表面,得外罩,再进行水刺加固,得口罩无纺布;
[0026]S3:在内罩上制作拆卸口,在拆卸口内装入抑菌过滤层;
[0027]S4:烘干,整理,添加全塑鼻梁条和耳带,灭菌,烘干,得抗菌透气无纺布医用口罩;
[0028]优选地,所述步骤S2使用千里光提取液高压喷射进行水刺加固,水压为140

160Bar。
[002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透气口罩包括内罩和外罩,内罩设有拆卸口,拆卸口内装有抑菌过滤层;所述内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亚麻纤维60

80份、负载纳米银聚酰胺6纤维4

8份、苎麻纤维25

36份;所述外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壳聚糖纤维5

10份、罗布麻纤维20

30份、竹纤维30

45份和铜氨纤维4

8份。其中,所述负载纳米银壳聚糖纤维的制备方法为:a.将聚酰胺6母粒置于100

120℃真空箱中烘干水分,然后切片,切片在90

95℃烘箱中预结晶3h,烘干表面水分;b.将切片、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二氧化银以2000

3000r/min的速度混合,再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得到纤维母粒;c.将纤维母粒用螺杆挤出机挤出制成负载纳米银聚酰胺6纤维,调节螺杆四区的温度为260

270、270

280、265

275、265

275,螺杆转速为37

40/rpm,卷绕速度为810

820m/min,牵伸温度为55

65℃,牵伸倍速为3.4

3.6;其中,所述过滤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块状竹炭破碎成3cm大小的竹炭块、接着放入40%的硝酸溶液中浸泡5h,然后烘干,接着锤式粉碎至120目,然后经过气流磨、双向旋转球磨,得到粒径小于100nm的竹炭粉,然后将竹炭粉作为芯材,壳聚糖作为壳材,制备成微胶囊,微胶囊的囊层厚度为1μm,直径为5μm,芯囊厚度比为12:1,通过蜂蜡作为粘结剂在75℃下将微胶囊粘合到抑菌无纺布上,得到抑菌过滤层;其中,所述的抗菌透气口罩的制备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亚麻纤维、负载纳米银聚酰胺6纤维和苎麻纤维置于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均匀,通过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四一D一三一一
申请(专利权)人:高守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