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加深时护坡桩的加固方法,步骤如下:在基坑加深前,对基坑上端边缘处的护坡进行开挖以向外扩容,护坡扩容后在止水帷幕外位于每个护坡桩背离基坑的一侧下入加固桩;在多个加固桩的上端设置环形的加固顶梁,且每个加固桩的上端与加固顶梁连接固定;在加固顶梁与原顶梁之间环向间隔设置多根连接梁,且多根连接梁与多根加固桩一一对应,每根连接梁的一端与对应加固桩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靠近对应加固桩的护坡桩的上端连接固定;对基坑的底壁进行开挖加深,在基坑加深完成后,在基坑内沿其底壁的边缘和其腰部的边缘分别设置底环梁和腰环梁,并分别在底环梁和腰环梁上设置下入到基坑旁边土壤中的锚索。其施工方便,且成本可控。且成本可控。且成本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加深时护坡桩的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支护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加深时护坡桩的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防止基坑边缘塌方,会在基坑上端边缘处设置护坡,并在基坑的边缘设置支护系统,如图1所示,支护系统包括绕基坑边缘环向分布并竖向下入地下的护坡桩,并在多个护坡桩的围成的环形区域外设置一环形的止水帷幕,所述基坑上端边缘处设有环形的并与每个所述护坡桩上端连接的原顶梁,且护坡桩上设有多个下入到基坑旁边土壤中的锚索,但若因工程变更需对基坑进行加深时,原有的支护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加深后基坑的支护需求,若在基坑加深后完全重建支护系统,其各项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基坑加深时护坡桩的加固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坑加深时护坡桩的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一:在基坑加深前,对所述基坑上端边缘处的护坡进行开挖以向外扩容,所述护坡扩容后在止水帷幕外位于每个护坡桩背离所述基坑的一侧分别下入一根加固桩;
[0006]步骤二:在多个所述加固桩的上端设置环形的加固顶梁,且每个所述加固桩的上端与所述加固顶梁连接固定;
[0007]步骤三:在所述加固顶梁与原顶梁之间环向间隔设置多根连接梁,且多根所述连接梁与多根所述加固桩一一对应,每根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对应所述加固桩的上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靠近对应所述加固桩的护坡桩的上端连接固定;
[0008]步骤四:对所述基坑的底壁进行开挖加深,在所述基坑加深完成后,在所述基坑内沿其底壁的边缘和其腰部的边缘分别设置环形的底环梁和腰环梁,并分别在所述底环梁和腰环梁上设置下入到所述基坑旁边土壤中的锚索。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通过在止水帷幕的外围下入多根环向间隔分布的加固桩,并在多根加固桩的上端设置环形的加固顶梁,且每个加固桩的上端与加固顶梁连接,同时在加固顶梁与原顶梁之间增设连接梁以将加固桩、护坡桩、原顶梁、加固顶梁以及连接梁连接为一体,如此由加固桩对护坡桩进行加固。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中基坑加深后底壁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护坡桩下端的水平高度。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避免基坑加深后护坡桩去支护效果。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固桩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护坡桩下端的水平高度。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加固桩的支护强度比护坡桩的支护效果
佳,从而对护坡桩进行的支护效果进行提升。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中基坑加深后底壁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止水帷幕下端的水平高度时,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不得超过基坑深度的1/10。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避免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失效。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中在所述基坑加深前对每个所述护坡桩上增设下入到所述基坑旁边土壤中的锚索。
[00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在基坑加深前通过增设锚索以对每个护坡桩的支护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中在所述基坑加深后对每个所述护坡桩下端新露出的部分增设下入到所述基坑旁边土壤中的锚索。
[00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在基坑加深后对护坡桩的下端进行进一步的加固。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护坡扩容后在新形成的护坡的坡面上浇施水泥浆层以对所述护坡的坡面进行硬化加固。
[00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避免新开挖的护坡出现塌方。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基坑加深前原支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坑加深后的支护系统的结构简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护坡桩、加固桩、止水帷幕、加固顶梁、原顶梁和连接梁的示意图。
[0025]图中:1基坑、2护坡、3止水帷幕、4护坡桩、5加固桩、6加固顶梁、7原顶梁、8连接梁、9底环梁、10腰环梁、11锚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坑加深时护坡桩的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一:在基坑1加深前,对所述基坑1上端边缘处的护坡2进行开挖以向外扩容,所述护坡2扩容后在止水帷幕3外位于每个护坡桩4背离所述基坑1的一侧分别下入一根加固桩5;
[0029]步骤二:在多个所述加固桩5的上端设置环形的加固顶梁6,且每个所述加固桩5的上端与所述加固顶梁6连接固定;
[0030]步骤三:在所述加固顶梁6与原顶梁7之间环向间隔设置多根连接梁8,且多根所述连接梁8与多根所述加固桩5一一对应,每根所述连接梁8的一端与对应所述加固桩5的上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靠近对应所述加固桩5的护坡桩4的上端连接固定;
[0031]步骤四:对所述基坑1的底壁进行开挖加深,在所述基坑1加深完成后,在所述基坑1内沿其底壁的边缘和其腰部的边缘分别设置环形的底环梁9和腰环梁10,并分别在所述底
环梁9和腰环梁10上环向间隔设置多个下入到所述基坑1旁边土壤中的锚索11,如此通过在止水帷幕的外围下入多根环向间隔分布的加固桩,并在多根加固桩的上端设置环形的加固顶梁,且每个加固桩的上端与加固顶梁连接,同时在加固顶梁与原顶梁之间增设连接梁以将加固桩、护坡桩、原顶梁、加固顶梁以及连接梁连接为一体,如此由加固桩对护坡桩进行加固。
[0032]其中,所述加固桩、护坡桩、原顶梁、加固顶梁以及连接梁可均为钢筋笼配混凝土浇筑而成。
[003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中基坑1加深后底壁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护坡桩4下端的水平高度,如此可避免基坑加深后护坡桩去支护效果。
[003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固桩5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护坡桩4下端的水平高度(如基坑加深后的深度为20m左右时,此时加固桩的长度宜为30
‑
35m),如此使得加固桩的支护强度比护坡桩的支护效果佳,从而对护坡桩进行的支护效果进行提升。
[003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中基坑1加深后底壁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止水帷幕3下端的水平高度时,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不得超过基坑深度的1/10,如此避免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失效。
[003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在所述基坑1加深前对每个所述护坡桩4上增设下入到所述基坑1旁边土壤中的锚索11,如此在基坑加深前通过增设锚索11以对每个护坡桩的支护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003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在所述基坑1加深后对每个所述护坡桩4下端新露出的部分增设下入到所述基坑1旁边土壤中的锚索11,如此在基坑加深后对护坡桩的下端进行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加深时护坡桩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基坑(1)加深前,对所述基坑(1)上端边缘处的护坡(2)进行开挖以向外扩容,所述护坡(2)扩容后在止水帷幕(3)外位于每个护坡桩(4)背离所述基坑(1)的一侧分别下入一根加固桩(5);步骤二:在多个所述加固桩(5)的上端设置环形的加固顶梁(6),且每个所述加固桩(5)的上端与所述加固顶梁(6)连接固定;步骤三:在所述加固顶梁(6)与原顶梁(7)之间环向间隔设置多根连接梁(8),且多根所述连接梁(8)与多根所述加固桩(5)一一对应,每根所述连接梁(8)的一端与对应所述加固桩(5)的上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靠近对应所述加固桩(5)的护坡桩(4)的上端连接固定;步骤四:对所述基坑(1)的底壁进行开挖加深,在所述基坑(1)加深完成后,在所述基坑(1)内沿其底壁的边缘和其腰部的边缘分别设置环形的底环梁(9)和腰环梁(10),并分别在所述底环梁(9)和腰环梁(10)上设置下入到所述基坑(1)旁边土壤中的锚索(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加深时护坡桩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雪林,郭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