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天线及其封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022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束天线,包括封装装置和封装装置内绕同一圆周均匀设置的n个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阵列分别完成360°/n角度范围的覆盖,各天线阵列均具有通过改变通信信号的相位以调节该天线阵列的垂直面方位角的调相装置。该集束天线的封装装置包括筒形腔体和设置在筒形腔体顶部的上法兰盘和下部的底盘,所述底盘和上法兰盘供与n个天线阵列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以上所述的结构方式实现了每个天线阵列所形成的覆盖扇区的非独立封装,三个扇区共用一个天线罩整体封装,以及,每个天线阵列各自独立进行水平角度调节及集束天线整体水平调节的功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束天线具有外径较小,重量轻、结构可靠、安装和维护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束天线及其封装装置,应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该集束天线能在立体空间完成360°的信号覆盖,其封装装置则对其进行封装并 进行隐蔽美化。技术背景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纵深发展,运营商在其网络建设中对网络优化提出 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天线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另一方面,移动通信天线与周 围环境的协调程度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所以天线做到隐蔽化越来越 受到重视。隐蔽天线它需要在保证各项通信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天 馈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同时满足网络优化和环境美观的双重要求。常规基站天线只能提供一个扇区覆盖,不能做到水平面360度覆盖。而 针对这种单扇区覆盖的隐蔽天线而言,实际是对基站天线进行隐蔽美化,给 它整体穿上外罩,进行修饰以期达到隐蔽美化效果,它是一个隐蔽美化工程。目前常规隐蔽天线的最大缺点是重复加外罩进行隐蔽美化会较大地削 弱辐射强度,影响覆盖效果。而且目前常规隐蔽天线的单扇区天线使用的是机械下倾调节方位角,这 样导致所加外罩半径^L大。天线下倾调节及维修需要打开外罩,致使安装、 维护非常麻烦。再者,由于机械调节下倾角的技术缺陷所影响,目前的隐蔽天线不能实 现水平方位角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辐射强度较高、便于安装 维护且可对水平方位角实现调整的集束天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第一目的所述的集束天线的封装装置,使该集束天线实现完美封装。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所述的集束天线,包括封装装置和封装装置内绕同一圆周均匀设置的n个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阵列分别完成360° /n角度范围的覆盖,各天线阵列均具有通过改变通信信号的相位以调节该天线阵列的垂直面方位角的调相装置。其中,每个天线阵列包括反射板和线性排列在反射板上的至少两个辐射单元,各辐射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调相装置进行功率分配实现并联馈电。此外,所述封装装置内具有一中轴,绕该中轴设置有n个塔顶放大器, 每个塔顶放大器与一个天线阵列电性连接,实现信号的上行和下行通信。较佳地,所述封装装置具有两个容置空间,分别容置所述n个天线阵列 和n个塔顶放大器。为此,所述封装装置在其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的容置空间处设置至少 一个可开合的窗门。一般地,所述11=3,每个天线阵列完成120。的角度范围的覆盖。此外,所述封装装置的顶端还设置有避雷针。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所述的集束天线的封装装置,适应于第一目的所述的集 束天线中,包括筒形腔体和设置在筒形腔体顶部的上法兰盘和下部的底盘, 所述底盘和上法兰盘供与n个天线阵列相连接。对应n个天线阵列,所述封装装置在其底盘和上法兰盘上设置用于原位 旋转调节各个天线阵列的n个调节装置。具体地,每个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腰形孔、设置在上法兰盘上 用于与一个天线阵列枢设的枢轴和活动装设在底盘上并与该天线阵列固设的腰形旋转盘。每个调节装置中,在所述底盘顶面设置一个轴件和偏离所述腰形孔的一 个弧形槽孔,所述旋转盘上设置一个与底盘的轴件对应的通孔和一个与底盘 的弧形槽孔相套接的突螺杆,旋转盘的通孔套入底盘的轴件内实现偏心旋转, 而旋转盘的突螺杆插置于底盘的弧形槽孔中, 一锁紧件与该突杆螺锁使底盘 与旋转盘相对固定。为便于调节,每个调节装置中,在所述底盘外周或底面设有刻度标尺,在所述旋转盘底面则设有用于指向该刻度标尺的刻度指针。所述筒形腔体中,由所述底盘和上法兰盘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 此外,该封装装置还包括第二腔体、下法兰盘和中轴,该中轴与所述筒 形腔体的中心轴线重合且贯通所述底盘,该第二腔体装设在下法兰盘和底盘 之间以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中轴固定在下法兰盘上,中轴上设有供固定n个塔顶放大器的安装装置。具体地,该安装装置包括n个安装板,螺锁在所述中轴上,每个安装板 供装设一个塔顶放大器。更进一步,所述底盘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轴孔和至少一个弧形门沿,所 述下法兰盘也对应底盘设置有相对应的轴孔和孤形门沿,所述第二容置空间 至少设有一个可开关的窗门,该窗门的门轴插置于底盘和下法兰盘的轴孔之 间实现枢设,窗门受底盘和下法兰盘的弧形门沿所限位。所述下法兰盘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腰形孔,此腰形孔为安装接口并 可使集束天线实现整体水平调节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优点1、 采用n个天线阵列,故可形成n个覆盖扇区,由于n个扇区共用一 个封装装置作为天线罩进行整体封装,而每个天线阵列表面不另外装设天线 罩,这样减少了多重天线罩对覆盖效果的影响。2、 由于每个扇区的天线阵列使用调相装置提供电下倾功能并且每扇区 可以各自独立通过调节装置进行水平角度调节及集束天线整体水平调节,这 样可以便于优化工作的进行,更好地进行网络覆盖。3、 由于集束天线利用其封装装置进行整体封装且避免机械调整时的复 杂结构,致使集束天线的外径较小,并提供了便于维护及调节的三窗门,可 使得集束天线重量轻,安装和维护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集束天线的组装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封装装置的组装结构立体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法兰盘、天线阵列与封装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天线阵列与旋转盘的组装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底盘底面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底盘的顶面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底盘的底面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旋转盘的底面示意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法兰盘的顶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集束天线的顶端设有避雷针1,可通过良导体将避雷 针1的引雷电流导入地表以达到防雷的目的。集束天线整体呈筒形,由封装 装置2和置于其内的三个天线阵列3和三个相应的塔顶放大器4组装而成。 本专利技术中天线阵列3和塔顶放大器4的个数可由代数式n表示,n为不小于1 的自然数,n的取值可依实际需要而定,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而言,由 于所采用的每个天线阵列3均能完成水平方向上的120°范围的覆盖,三个 天线阵列3恰好完成水平方向上的360。覆盖,因此11=3,对于具有不同角 度范围覆盖能力的天线阵列3而言,n值可灵活变动。参阅图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天线阵列3,为具有电下倾角调节的天线阵列 3,其包括一个金属反射板31,不少于两个的辐射单元32,多个辐射单元32 线性排列在纵长的金属反射板31上,天线阵列3不直接在其反射板31上设 置天线罩(未图示)。该种天线阵列3具有一个调相装置33,通过该调相装 置33对辐射单元32进行功率分配,在调相装置33中,可改变流经各辐射单 元32的通信信号的相位,从而改变该天线阵列3的整体波束在垂直面的下倾 角,从而实现方位角的调整,达到电下倾角调节的目的。该天线阵列3整体 纵长,在图4所示的上下两端,具有两个翻边311和312,用于通过一个调 节装置与封装装置2集成。参阅图1,为使产品的结构更为紧凑,本专利技术还利用其封装装置2使所 述塔顶放大器4和天线阵列3实现整体封装。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封装装置2共形成两个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 间90用于装设所述天线阵列3,第二容置空间98用于装设所述塔顶放大器4。封装装置2由其上法兰盘21、筒形腔体281和底盘22共同形成所述第 一容置空间卯。在第一容置空间卯所对应的筒形腔体281底部处开设有缺 口 。请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束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装置和封装装置内绕同一圆周均匀设置的n个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阵列分别完成360°/n角度范围的覆盖,各天线阵列均具有通过改变通信信号的相位以调节该天线阵列的垂直面方位角的调相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建军苏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