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89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路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依据所在城区降雨情况,确定新建排水路面的径流系数范围值;S20:设计透水系数检测模型,绘制径流系数与路面厚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S30:对照所述径流系数范围值,结合所述线性关系曲线,获得新建排水路面的厚度设计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其可有效指导设计部门针对某地区排水性沥青路面厚度进行设计规定,从而合理匹配建设资本。而合理匹配建设资本。而合理匹配建设资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路面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绵城市政策的落地,全国各地的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海绵城市配套技术都已经趋于成熟化和规模化应用。排水沥青路面是一种空隙率高达18%~25%的间断开级配高粘度沥青混合料铺筑的路面类型。这种路面具有大空隙、安全、降噪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多重功能,是海绵城市道路技术中的重要技术,在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城市市政特别是高架道路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上海的海绵城市政策要求新建高架道路100%采用排水性沥青路面技术。
[0003]排水性沥青路面在海绵城市配套技术中起到缓解城市雨水排泄压力,缓滞雨水进入市政排水设施,减轻市政排水设施在雨天的排水压力,其主要机理是雨水落到排水路面后,不直接沿路面横坡排入边沟,而是直接下渗至封水层后,再经横向流动过程进入边沟,该过程降低了雨水进入市政排水设施的每小时进入量,即降低了路面径流系数,根据经验值,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径流系数可降低40%左右,该作用的发挥与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大空隙结构密切相关,且与排水性沥青路面的竖向流水深度即沥青路面厚度密切相关。
[0004]针对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目前已经有国家、行业和地方规范,例如:《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

2012,《道路排水性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G/TJ08

2074
>‑
2016,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降雨量差别较大,特别是南北地区,当前规范针对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厚度设计灵活性较差,针对高架道路一般采用4

5cm的排水层设计,适应性较差,例如:对于少雨的北方地区,4cm的厚度已经满足当地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增加厚度只会浪费材料和建设资源;加上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成本较高,厚度方面相差1cm,成本变化幅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其可有效指导设计部门针对某地区排水性沥青路面厚度进行设计规定,从而合理匹配建设资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包括:S10:依据所在城区降雨情况,确定新建排水路面的径流系数范围值;S20:设计透水系数检测模型,绘制径流系数与路面厚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S30:对照所述径流系数范围值,结合所述线性关系曲线,获得新建排水路面的厚度设计值。
[000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步骤S10具体为:
[0009]依据所在城区降雨量,在满足新建排水路面面积及空隙率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排水路面径流系数的最大值。
[001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步骤S20具体为:
[0011]S21:依据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制备多个不同厚度的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S22:按照预设降雨强度模拟降雨;S23:测量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试件周围的出水量;S24:依据测量的所述出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获得相应厚度试件的径流系数并绘制线性关系曲线。
[00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步骤S22中,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所述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包括操作平台与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通过雨量计记录模拟降雨的瞬时雨强。
[001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预设降雨强度依据所在城区夏季年平均降雨量确定。
[0014]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步骤S23中,采用流量监测系统测量试件出水量,所述流量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流量计和数据传输设备,通过将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试件周围的多处出水汇集利用流量计测量流量。
[001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步骤S24中,通过对计算所得的径流系数与对应试件厚度的数据组进行拟合形成径流系数与试件厚度的线性关系曲线。
[001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范围值为:18

25%。
[001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步骤S30具体为:对照所在城区排水路面径流系数的最大值,结合拟合形成的径流系数与试件厚度的线性关系曲线,获得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最小值。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9]1.通过设计透水系数检测模型进行室内试验,获得排水路面厚度与径流系数的线性关系曲线,从而依据所在城区满足设计要求的该排水路面的径流系数最大值,结合该线性关系曲线,快速确定所在城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判定过程可操作性强,对排水路面设计部门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可起到节约人力、物力成本的作用;
[0020]2.通过指导排水路面设计工作,针对径流系数要求较低的地区,可减小路面厚度,降低建设成本,具有一定经济效益;针对径流系数要求较高的地区,可通过合理增加厚度设计,提高路面服务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其标记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建排水路面径流系数与路面厚度的线性关系曲线;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建排水路面径流系数与路面厚度的拟合回归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各种常用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0026]本申请提出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该判定方法可以快速确定某地区的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厚度,且判定过程可操作性强,对排水路面设计部门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0027]请参阅图1,示出了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
[0028]S10:依据所在城区降雨情况,确定新建排水路面的径流系数范围值;
[0029]S20:设计透水系数检测模型,绘制径流系数与路面厚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
[0030]S30:对照所述径流系数范围值,结合所述线性关系曲线,获得新建排水路面的厚度设计值。
[0031]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为:
[0032]依据所在城区降雨量,在满足新建排水路面面积及空隙率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排水路面径流系数的最大值。
[0033]需要说明的是,排水路面径流系数与路面面积、厚度、空隙率等因素相关,实际工程项目中,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依据所在城区降雨情况,确定新建排水路面的径流系数范围值;S20:设计透水系数检测模型,绘制径流系数与路面厚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S30:对照所述径流系数范围值,结合所述线性关系曲线,获得新建排水路面的厚度设计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具体为:依据所在城区降雨量,在满足新建排水路面面积及空隙率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排水路面径流系数的最大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具体为:S21:依据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制备多个不同厚度的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S22:按照预设降雨强度模拟降雨;S23:测量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试件周围的出水量;S24:依据测量的所述出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获得相应厚度试件的径流系数并绘制线性关系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确定新建排水路面设计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所述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包括操作平台与喷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飞徐韵淳夏庆宇闫国杰周维维袁月李烨东李华旭马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