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压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429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压测量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颅内导流与颅内压监测不能同时进行及颅内监测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颅内监测装置包括导流管、连接管、压力管、三通阀、引流装置、颅压传感器、连接电缆及监护控制器;导流管一端插入病人脑室内,另一端与三通阀的进液口连通;连接管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一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引流装置连通;压力管的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二出液口连通,压力管的另一端设有压力腔;颅压传感器内置于压力腔内,颅压传感器通过连接电缆与监护控制器连接,颅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病人的脑脊液压力;监护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并输出脑脊液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病人颅内压监测。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病人颅内压监测。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病人颅内压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压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颅压测量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又称脑压。由于存在于蛛网膜下腔和脑池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并与脑室和脊髓腔内蛛网膜下腔相通,所以脑脊液的静水压就可代表颅内压,通常以侧卧位时颅脑脊液压力为代表。
[0003]颅内压的监控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颅内压监测技术被应用于颅脑创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在颅脑伤患者中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大部分研究显示颅内压监测可连续反应患者颅内压变化,在对颅内伤情和脑肿胀严重程度的判断及指导治疗、评估预后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实时动态了解颅内压变化,利于病情观察,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颅内压监控是判断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测后果的重要依据;帮助计算和维持颅脑灌注压;脑室外导流、合理脱水起到良好的颅内压控制。
[0004]目前颅内压监测主要是通过在病人的脑室插入引流管,在引流管另一端外接颅压传感器来进行颅内压监测,这种监测方式只用于颅内压监测,并不能同时进行颅内导流,且颅内压监测结果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颅压测量装置,能够解决现有颅内导流与颅内压监测不能同时进行及颅内监测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
[0006]颅内压监测不够精确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颅压测量装置,包括导流管、连接管、压力管、三通阀、引流装置、颅压传感器、连接电缆及监护控制器;
[0008]所述三通阀包括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及第二出液口;
[0009]所述导流管一端插入病人脑室内,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引流装置连通;所述压力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压力管的另一端设有压力腔;所述颅压传感器内置于所述压力腔内,所述颅压传感器通过所述连接电缆与所述监护控制器连接,所述颅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病人的脑脊液压力;
[0010]所述监护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并输出所述脑脊液压力。
[0011]可选的,所述颅压传感器为薄膜传感器。
[0012]可选的,所述监护控制器为多参数脑科监护仪或重症监护室监护系统。
[0013]可选的,所述导流管、连接管及压力管均为弹性固体硅橡胶管或热塑性聚氨酯管。
[0014]可选的,所述颅压测量装置还包括冲洗管及阀门,所述冲洗管一端与所述压力腔通过阀门连通,另一端设有冲洗腔,所述冲洗腔用于接入冲洗液,所述冲洗管上设有控制
阀。
[0015]可选的,所述冲洗管为输液管,所述控制阀为输液调节阀,所述冲洗腔的高度高于所述压力腔。
[0016]可选的,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刻度挂齿及压力调节瓶,所述刻度挂齿竖直设置,所述压力调节瓶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刻度挂齿上。
[0017]可选的,所述刻度挂齿侧壁设置有传感器固定架,所述传感器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压力腔外部,用于夹持、固定所述颅压传感器。
[0018]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9]本技术通过导流管对病人脑脊液进行引流,通过三通阀控制导流管与连接管连通或控制导流管与压力管连通,从而实现颅内导流或颅内压监测,有效地解决现有颅内导流与颅内压监测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
[0020]本技术通过内置在压力腔内的颅压传感器对压力管内的液体压力进行采集,即病人颅内压;相比于颅压传感器设置在压力管外部的情况,颅压传感器设置在压力腔内采集到的压力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颅压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0023]1、导流管;2、连接管;3、压力管;4、三通阀;5、引流装置;51、刻度挂齿;52、压力调节瓶;6、颅压传感器;7、连接电缆;8、监护控制器;9、冲洗管;10、控制阀;11、传感器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颅压测量装置,包括导流管1、连接管2、压力管3、三通阀4、引流装置5、颅压传感器6、连接电缆7及监护控制器8。
[0026]导流管1、连接管2及压力管3均为弹性固体硅橡胶管或热塑性聚氨酯管。引流装置5包括刻度挂齿51及压力调节瓶52,刻度挂齿51竖直设置,压力调节瓶52上下滑动设置在刻度挂齿51上。
[0027]三通阀4包括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及第二出液口;导流管1一端插入病人脑室内,另一端与三通阀4的进液口连通;连接管2一端与三通阀4的第一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引流装置5连通;压力管3的一端与三通阀4的第二出液口连通,压力管3的另一端设有压力腔;颅压传感器6内置于压力腔内,颅压传感器6通过连接电缆7与监护控制器8连接,颅压传感器6用于采集病人的脑脊液压力,优选的,颅压传感器6为薄膜传感器。
[0028]通过导流管1对病人脑脊液进行引流,通过三通阀4控制导流管1与连接管2连通或控制导流管1与压力管3连通,从而实现颅内导流或颅内压监测,有效地解决现有颅内导流与颅内压监测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
[0029]监护控制器8用于接收、处理并输出脑脊液压力。
[0030]优选的,监护控制器8为多参数脑科监护仪或重症监护室监护系统。
[0031]通过内置在压力腔内的颅压传感器6对压力管3内的液体压力进行采集,即病人颅
内压;相比于颅压传感器6设置在压力管3外部的情况,颅压传感器6设置在压力腔内采集到的压力更加精确。
[0032]颅压测量装置还包括冲洗管9及阀门,冲洗管9一端与压力腔通过阀门连通,另一端设有冲洗腔,冲洗腔用于接入冲洗液,冲洗管9上设有控制阀10。冲洗管9为输液管,控制阀10为输液调节阀,冲洗腔的高度高于压力腔。开启阀门,使冲洗管9与压力管3连通,通入冲洗水对压力管3进行冲洗,通过输液调节阀调节冲洗水的流速。
[0033]刻度挂齿51侧壁设置有传感器固定架11,传感器固定架11设置在压力腔外部,用于夹持、固定颅压传感器6。
[0034]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管(1)、连接管(2)、压力管(3)、三通阀(4)、引流装置(5)、颅压传感器(6)、连接电缆(7)及监护控制器(8);所述三通阀(4)包括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及第二出液口;所述导流管(1)一端插入病人脑室内,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4)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连接管(2)一端与所述三通阀(4)的第一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引流装置(5)连通;所述压力管(3)的一端与所述三通阀(4)的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压力管(3)的另一端设有压力腔;所述颅压传感器(6)内置于所述压力腔内,所述颅压传感器(6)通过所述连接电缆(7)与所述监护控制器(8)连接,所述颅压传感器(6)用于采集病人的脑脊液压力;所述监护控制器(8)用于接收、处理并输出所述脑脊液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颅压传感器(6)为薄膜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控制器(8)为多参数脑科监护仪或重症监护室监护系统。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政范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长久康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