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门控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404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门控管理系统和方法,其包括装在作业门上的摄像头总成、锁舌联动杆及电锁总成。锁舌联动杆能随锁舌同步移动且一端形成有臂板。电锁总成包括吸板和电锁体承载结构,吸板装在臂板上,电锁体承载结构固定在作业门上。服务器能远程控制电锁体的通断电。锁舌联动杆的往复移动能使吸板对应移动到电锁体的上方和从上方移开。处于通电状态下的电锁体能与处于其上方的吸板以电磁力相吸。服务器能将录入并存储的作业人员人脸信息与作业门对应匹配,能将匹配到作业门的人脸信息与摄像头总成传送来的人脸信息作比对处理,在满足设定阈值则控制电锁体进入一段时长的断电状态。本专利能实现对作业门开启权限的精准、灵活配置。灵活配置。灵活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门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高铁作业安全门
,具体涉及到在铁路线网沿途布置的作业门上使用的锁控结构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铁/铁路作业门是进出沿线作业区域的保护屏障。按照铁路作业管理相关规定,进入作业区域需要在天窗期,安规、按时进入作业门工作施工作业,不仅对保证列车高效、安全运行尤为重要,而且还极大程度地保障着作业人员的安全。
[0003]以往的高铁作业门门锁开闭远程控制系统主要由作业门、自动门锁机构、门禁卡、远程管理端等组成。使用时,可通过管理端的发卡器制作门禁卡,实现刷卡开锁。管理端能够实时地远程接受作业门传来的门禁信息,这样作业人员需要进入作业门时,通过刷门禁卡便能解除限制使自动门锁机构的锁舌动作而将作业门打开。锁舌从门框上设置的锁舌孔中移出、移入的过程中,锁舌在左右方向上有往复移动的动作行程。
[0004]在以往的作业门远程控制系统下作业人员能凭刷卡进入不同的作业门,换言之门禁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实际应用中对作业人员的管控精准性较粗糙,灵活性有限。此外,一旦门禁卡遗失会遗留不易控和无法预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往高铁作业门系统对作业人员管控精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控管理系统和方法,其借助在门体内设置的内控结构,能将门禁卡与作业人员在远程随时进行关联,不仅实现对作业门开启权限的精准、灵活配置,而且还有助提升作业门开锁操作的安全性、显著降低作业门随意被打开的风险。/>[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人脸识别门控管理系统,包括作业门、自动门锁机构、门禁卡和远程管理端。
[0008]所述远程管理端包括服务器、发卡器和远程通讯总成。
[0009]所述自动门锁机构包括锁舌、电控传动总成和磁卡感应器。其中的锁舌结构可以是仅仅包含斜舌的门锁结构,也可以是既包括斜舌同时又包括方舌/圆柱舌的门锁结构。
[0010]作业门上装有摄像头总成、与锁舌相连的锁舌联动杆,以及装在作业门内的电锁总成。
[0011]摄像头总成与远程管理端的服务器之间建立有远程通讯连接关系,这样摄像头总成便能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传送到服务器。
[0012]锁舌联动杆能随锁舌的往复移动而同步移动且插入作业门内的一端形成有臂板。
[0013]电锁总成包括吸板和电锁体承载结构,该吸板装在锁舌联动杆的臂板上,该电锁体承载结构固定在作业门上。
[0014]固定在电锁体承载结构上的电锁体与装在作业门上的通断电控制器相连,该通断电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建立有通讯连接关系,而使服务器能够远程控制电锁体的通断电情
况。
[0015]在打开作业门、关闭作业门的操作中,自动门锁机构的锁舌会有移出、移入门框上的锁舌孔的动作,故而锁舌有往复移动的动作行程。将锁舌联动杆与锁舌连接起来,便能实现锁舌联动杆能随锁舌的往复移动作同步移动的设计目的。
[0016]锁舌联动着锁舌联动杆的动作,应满足锁舌联动杆的往复移动能使吸板对应移动到电锁体的上方和从电锁体的上方移开的设计目的,吸板对应移动到电锁体的上方时作业门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的锁舌处于门框上的锁舌孔内),吸板从电锁体的上方(向右)移开时作业门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的锁舌处于门框上设置的锁舌孔外部)。
[0017]吸板移动到电锁体的上部时,处于通电状态下的电锁体能与吸板以电磁力相吸连接而对锁舌联动杆的移动形成限制,这样锁舌便不能移动出门框上的锁舌孔,此时,即便刷门禁卡作业门也不能够被打开。
[0018]电锁体处于断电状态下时,当锁舌向右移动,从门框上的锁舌孔中移出来时,吸板移动到电锁体的上部右侧。
[0019]在本专利方案下所谓锁舌联动杆与锁舌相连,可以是与斜舌相连,也可以是与方舌/圆柱舌相连。故而锁舌联动杆可以是与斜舌实现同步联动动作的连接配合关系,也可以是与方舌/圆柱舌实现同步联动动作的连接配合关系。
[0020]服务器能将录入并存储起来的作业人员人脸信息与处在天窗期的各作业门分别对应匹配。而且,服务器能将匹配到各作业门的人脸信息与由该作业门的摄像头总成采集并传送来的人脸信息作比对处理,经服务器处理后如满足设定的匹配性阈值则能控制着该作业门的电锁体进入一段时间长度的断电状态,经过该段时间长度后服务器便撤销为该作业门匹配作业人员人脸信息的行为。
[0021]可以是为每个处于天窗期中的作业门均匹配一个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待各作业门上的摄像头总成采集到的人脸信息被传送至服务器后,服务器会将匹配到该作业门的人脸信息与该作业门上的摄像头总成传来的人脸信息作比对处理,如果摄像头总成采集的作业人员人脸信息与匹配到该作业门上的作业人员人脸信息是同一人的人脸信息,服务器便会发出动作指令而使与该作业门对应的电锁体进入短时间的断电状态。而且,经过一定时间后,服务器能控制该电锁体从断电状态恢复通电状态,此时作业门已经关闭(此时的锁舌已插入到锁舌孔内)。断电的时间长度可以是与满足完成作业所需时间长度相当的一段时长,超出该时长后服务器撤回为相应作业门匹配作业人员人脸信息的行为。
[0022]进一步,吸板与臂板间的匹配结构能使吸板相对臂板上下浮移和/或电锁体与电锁体承载结构间的匹配结构能使电锁体相对电锁体承载结构上下浮移。
[0023]吸板移动到电锁体上方时,吸板与电锁体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借助吸板和/或电锁体的上下浮移动作来保证电锁体通电时能与吸板相吸接触而结合成一体。
[0024]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吸板相对电锁体作相对移动的动作过程中,靠二者相对面间形成非接触关系,消除了相对面间形成的摩擦,有助于延长配件的使用寿命。
[0025]再进一步,电锁体与电锁体承载结构间的匹配结构能使电锁体相对电锁体承载结构上下浮移。
[0026]电锁体承载结构包括与作业门固定连接的承托块和装在承托块上部的装配块,电锁体固定在装配块上。
[0027]装配块与承托块之间通过弹性支撑连接结构匹配,使得装配块能够相对承托块在竖直方向上升降浮动。
[0028]承托块与装配块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对应匹配的凸台一和凸台二,来对装配块相对承托块朝背离锁舌方向的移动形成限制,而在电锁体与吸板相吸连接为一体时起到限制锁舌联动杆向背离锁舌的方向移动的目的。
[0029]装配块相对承托块在竖直方向上作升降浮动的过程中,凸台一的上端面能够始终保持在凸台二的下端面上方。
[0030]更进一步,所述承托块的上端面形成有沉槽。装配块通过在其两端设置的弹性臂与承托块的左、右壁板相连而支撑在沉槽内。承托块的右壁板上配置有U形块,该U形块的两臂插入在右壁板上设置的型孔中。右壁板上设有螺杆,该螺杆的端部能够旋入沉槽内而推动U形块朝远离右壁板的方向移动。装配块上设置的弹性臂与U形块匹配。
[0031]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方便了装配块与承托块之间的装配作业,一方面便于两端的弹性臂分别插入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门控管理系统,包括作业门、自动门锁机构、门禁卡和远程管理端;所述远程管理端包括服务器、发卡器和远程通讯总成;所述自动门锁机构包括锁舌、电控传动总成和磁卡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在作业门上的摄像头总成、与锁舌相连接的锁舌联动杆,及装在作业门内的电锁总成;摄像头总成与服务器建立有远程通讯连接;锁舌联动杆能随锁舌的往复移动而同步移动且插入作业门内的一端形成有臂板;电锁总成包括吸板和电锁体承载结构,该吸板装在臂板上,该电锁体承载结构固定在作业门上;固定在电锁体承载结构上的电锁体与装在作业门上的通断电控制器相连,该通断电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建立有通讯连接关系,而使服务器能够远程控制电锁体的通断电情况;锁舌联动杆的往复移动能使吸板对应移动到电锁体的上方和从电锁体的上方移开;吸板移动到电锁体的上部时,处于通电状态下的电锁体能与吸板以电磁力相吸连接而对锁舌联动杆的移动形成限制;服务器能将录入并存储起来的作业人员人脸信息与处在天窗期的作业门对应匹配;服务器能将匹配到作业门的人脸信息与由该作业门的摄像头总成采集并传送来的人脸信息作比对处理,且处理后如满足设定的匹配性阈值则能控制着电锁体进入一段时长的断电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门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板与臂板间的匹配结构能使吸板相对臂板上下浮移和/或电锁体与电锁体承载结构间的匹配结构能使电锁体相对电锁体承载结构上下浮移;吸板移动到电锁体上方时,吸板与电锁体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借助吸板和/或电锁体的上下浮移动作来保证电锁体通电时能与吸板相吸接触而结合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脸识别门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电锁体与电锁体承载结构间的匹配结构能使电锁体相对电锁体承载结构上下浮移;电锁体承载结构包括与作业门固定连接的承托块和装在承托块上部的装配块,电锁体固定在装配块上;装配块与承托块之间通过弹性支撑连接结构匹配,使得装配块能够相对承托块在竖直方向上升降浮动;承托块与装配块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对应匹配的凸台一和凸台二,来对装配块相对承托块朝背离锁舌方向的移动形成限制,而在电锁体与吸板相吸连接为一体时起到限制锁舌联动杆向背离锁舌的方向移动的目的;装配块相对承托块在竖直方向上作升降浮动的过程中,凸台一的上端面能够始终保持在凸台二的下端面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识别门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块的上端面形成有沉槽;装配块通过在其两端设置的弹性臂与承托块的左、右壁板相连而支撑在沉槽内;承托块的右壁板上配置有U形块,该U形块的两臂插入在右壁板上设置的型孔中;右壁板上设有螺杆,该螺杆的端部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嘉张宇博匡雅妮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