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兆成专利>正文

玻璃防雾擦洁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7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清洁透明玻璃表面的清洁擦洁巾,这种擦洁巾由一种吸附力强的无纺纤维材料为载体吸附一种清洁液构成。用这种擦洁巾擦拭后表面洁净透亮,且具有防雾性能,使用方便,省水、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清洁用具,这种用具特别适用于清洁需高度透明,无划痕的玻璃表面。人们都知道一些玻璃表面,如照相机镜头,眼镜镜片,汽车前风挡,仪表表盘,居室门窗和镜面等,这些表面必须保持清洁高度透明无沾污。在雨季,冬季或有雾的环境下,往往由于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薄雾膜,而使表面的透明度降低,这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允许的,甚至是极危险的,如汽车前风挡有不透明的水雾。为保持这些表面的清洁透明,人们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棉布和棉纱沾水或洗涤剂进行擦试。这种借助于洗涤剂和棉布等用具进行清洁的过程,往往需首先用洗涤剂清洗,然后用水冲净,费时费力费水;且往往由于洗涤剂本身的性能和擦试用具(如棉布或刷子)的表面粗糙度和硬度过高或使用者使用不当,在擦试后的表面往往留下水痕或斑迹或纤维屑,以及划伤表面、破坏了表面原有的光洁度和透明度。显然,对于擦试需保持高度清洁透明的、且希望这些表面具有无水雾性能的玻璃表面,这些清洁制品和清洁工具达不到所需的效果。美国专利3,711,884中公开了一种可用于玻璃表面的清洁抛光擦布,这种清洁抛光擦布由吸附了多孔氧化物的抛光剂和粘结剂的载体构成。尽管这种擦布中所用的抛光剂细度极小,但在擦试过程中,仍能造成表面的细小的划痕,且擦试后的表面不能防雾气。欧洲专利申请0392,316A2(1990年4月2日申请)公开了一种吸附有主要由有机聚氧烷等七种组份为清洁液的载体构成的清洁擦布,但这种擦布的载体和清洁液组份都不易制备,成本高,制备擦布的过程也很复杂,尤其是擦试后的表面不具有防水雾的性能。综上所述,目前清洁玻璃表面的清洁制品,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方便,高效清洁玻璃表面,且使其具有防雾性能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清洁透明玻璃表面的清洁制品,这种清洁制品除可洁净透明表面外,还可使表面具有防雾,防水,防尘沾污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洁净和防雾玻璃表面的制品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清洁制品,为使用方便,以纸状薄层的形式使用,故在下文中将本专利技术的清洁制品称为擦洁巾。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擦洁巾是一种由无纺纤维材料为载体,吸附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合成防雾清洁组合物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防雾擦洁巾的载体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流体吸附能力和分散能力,足够的润湿强度和柔软性能。良好的流体吸附能力保证纸巾能够吸附足够量的防雾清洁液。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无纺纤维材料的饱和吸附量为材料本身重量的3~7倍;足够的润湿强度保证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擦洁巾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且无残留物于被擦试的玻璃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用的这种无纺纤维材料湿态时的横向拉力强度为1.6kg/cm2,纵向拉力强度为2.9kg/cm2。且具有良好的流体分散能力。这种无纺纤维材料的重量为18~22克/m2,即以薄层的纸状物形式使用。该材料由10-70%醋酸丁酸纤维和30-90%的木浆纤维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擦洁巾掺有一种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清洁液。这种防雾清洁液由(a)0.4~1.2%重量的低级烷基醇;(b)0.10~0.90%重量的多糖酸类碱金属盐;(c)0.05~0.3%的糊精和其余为水组成。所用的低级烷基醇为C2-C4的一元、二元、三元醇的混合物;一元醇如乙醇、丙醇和异丙醇及类似物;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及类似物;三元醇如丙三醇、正丁三醇及其类似物。优选的一元醇为异丙醇;二元醇为丙二醇、乙二醇,三元醇为丙三醇;所用的混合液中一元、二元、和三元醇的体积比例为(1~3)∶(1~3)∶1,优选为2∶2∶1。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清洁液中的多糖类的碱金属盐为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钾、钠和铵盐,其中以钠盐为优选,最好使用葡糖酸钠。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糊精为通常的糊精,最好是β-环糊精,而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的清洁液中各物质的优选范围为(a)低级烷基醇为0.5~1.0%;(b)多糖酸类碱金属盐为0.2~0.8%;(c)糊精为0.1~0.2%,其余为平衡水。本专利技术的清洁防雾巾是这样制备的第一步制备防雾清洁液。按上述比例制备醇的混合液,然后在常温下先将经研磨细的糊精和多糖类碱金属盐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如此制备好混合液,待完全溶解后加入平衡蒸馏水。第二步,将制备好的清洁液转入衬底材料中,这种转移的方法可用常规的浸渍、喷淋和刷涂方法将已制好的清洁液掺入其中,掺入量为达到饱和吸附量的30~80%,优选为60~70%,然后封装入袋中。本专利技术的擦洁巾可以两种方式使用,即干式擦洁巾或湿式擦洁巾。湿式擦洁巾即用上述制备好的擦洁巾封入密封袋中,使用时取出后,就可擦试表面。另一种为干式擦洁巾,即将上述制备好的湿态擦洁巾烘干,使用前在所需擦试的表面先用水或含0.5~10%左右的醇溶液润湿即可,或者使用时先润湿擦巾,润湿程度为达到其擦洁巾饱和吸附量的30~80%即可。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擦洁巾之所以能够具有防雾,防尘粘污的功能是由于在用本擦洁巾擦试表面的过程中在被擦试的表面形成了一层透明的极薄的膜,这层膜在有雾的环境中可使水雾凝结成液滴而从表面自然脱落,故具有防雾性能。另外这层膜具有排斥尘粒作用,故还有防尘作用。因而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清洁巾具有如下优点(1)对于需擦试的玻璃表面,可将洁净、防雾、防尘一次完成,省时、省力、省水;(2)可保护玻璃表面,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擦洁巾在表面无任何划痕和印迹,且可在被擦试的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3)本清洁用具,使用和携带方便,对皮肤无刺激、无毒、且手感柔适。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更详细在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使用由异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体积比为2∶2∶1)0.7%(重量);葡糖酸钠为0.45%(重量)、0.1%的糊精和其余为水,按上述方法制备防雾清洁液;然后将制得的清洁液喷淋到本专利技术选用的上述无纺纤维材料上,吸附量为3~6ml/27×27cm2。湿态密封包装后使用。将上面制备的防雾擦洁巾用于下述表面;(A)、处于雾气环境中的玻璃面。取浴室的二镜面,其中一个镜面用本防雾擦洁巾擦试后放在约80℃水蒸汽的气氛中观察1~2小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擦洁巾擦试后的镜面透亮照人,无水雾;而另一镜面用常规方法擦试后一层水雾,一片模糊。(B)处于水雾气氛中的玻璃表面,如汽车前风挡。试验如下将一汽车前风挡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纸巾擦试三次;另一个前风挡用水擦净,作为比较,然后将两玻璃面在相当于多雨时节的小雨中或大雨中观察3~5小时;用本巾擦试过的汽车前风挡雨滴或水雾落于表面时,水雾凝结,在表面自然脱落,整个玻璃表面清洁透亮,无水珠悬挂。而另一个用通常抹布擦试后的前风挡一层水雾,一片模糊。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无划痕透明表面的擦洁巾,这种擦洁巾由一种无纺纤维材料吸附了一合成清洁液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无纺纤维材料是一种由10~70%重量的醋酸丁酸纤维和30~90%的木浆纤维的混合材料构成;(b)所述的合成清洁液由重量百分比为0.4~1.2%的低级烷基醇,0.10~0.90%的多糖酸类碱金属盐和0.05~0.30%的糊精,其余为水构成。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擦洁巾,其中复合清洁液中的低级烷基醇为C2~C4的一元、二元和三元醇的混合液,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的体积比为(1~3)∶(1~3)∶1。3.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低级烷基醇,一元醇为乙醇,丙醇和异丙醇;二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三元醇为丙三醇、正丁三醇;所述醇溶液中一元醇、二元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划痕透明表面的擦洁巾,这种擦洁巾由一种无纺纤维材料吸附了一合成清洁液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无纺纤维材料是一种由10~70%重量的醋酸丁酸纤维和30~90%的木浆纤维的混合材料构成;(b)所述的合成清洁液由重量百分比为0.4~1.2%的低级烷基醇,0.10~0.90%的多糖酸类碱金属盐和0.05~0.30%的糊精,其余为水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淑云许莉
申请(专利权)人:王兆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