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69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减速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包括减速器机壳,所述减速器机壳的顶部右侧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前端活动设置双连杆,所述双连杆的活动端连接传动杆,所述减速器机壳的顶部设置定位板架,且传动杆活动设置在定位板架的前侧外壁,所述传动杆靠近顶部右侧设置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右端连接活塞,所述减速器机壳的顶部设置导管,所述导管的右侧外壁设置空腔壳体,减速器机壳的顶部设置空腔壳体,且在固定座上设置连杆驱动,在空腔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抽送装置,可以将减速机壳中的润滑油抽送,可以实现对润滑油的更换和循环输送,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增强减速器整体的实用性。有效的增强减速器整体的实用性。有效的增强减速器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减速器
,具体为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

技术介绍

[0002]减速器在使用时,减速器中的运行元件都是安装在机壳中使用,减速机机壳中的零部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使用较多的润滑油,则在减速机机壳中的润滑油不方便进行更换,且润滑油循环流动没有良好的流畅度,使得减速机在长时间使用后会有一些卡顿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包括减速器机壳,所述减速器机壳的顶部右侧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前端活动设置双连杆,所述双连杆的活动端连接传动杆,所述减速器机壳的顶部设置定位板架,且传动杆活动设置在定位板架的前侧外壁,所述传动杆靠近顶部右侧设置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右端连接活塞,所述减速器机壳的顶部设置导管,且活塞活动设置在导管的内侧,所述导管的右侧外壁设置空腔壳体。
[0005]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壳体的内腔设置内隔板,所述空腔壳体的内腔设置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的外壁连通分流管,所述内隔板的左侧外壁设置抽送装置,所述空腔壳体的右侧内壁设置出油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抽送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内隔板左侧外壁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的内腔设置活动轴杆,所述活动轴杆的底部设置活塞板,所述活动轴杆的外壁设置通管,所述中空管体的外壁设置与内隔板相连通的通孔。<br/>[0007]进一步的,所述通管共有两组,所述活动轴杆为中空杆架,两组通管设置在活动轴杆的上下两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吸油管的外壁设置单向阀,且分流管设置在吸油管的顶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壳体的顶部设置与活动轴杆匹配的开口槽,且活动轴杆与开口槽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塞。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减速器机壳的顶部设置空腔壳体,且在固定座上设置连杆驱动,在空腔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抽送装置,可以将减速机壳中的润滑油抽送,可以实现对润滑油的更换和循环输送,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增强减速器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空腔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抽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减速器机壳;2、固定座;3、双连杆;4、定位板架;5、传动杆;6、缓冲杆;7、活塞;8、导管;9、空腔壳体;10、吸油管;11、分流管;12、内隔板;13、抽送装置;131、中空管体;132、活动轴杆;133、活塞板;134、通管;135、通孔;14、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包括减速器机壳1,减速器机壳1的顶部右侧设置固定座2,固定座2的内壁设置有轴杆,轴杆连接在减速机上驱动轴杆上,可以通过链条与齿轮啮合驱动,固定座2的前端活动设置双连杆3,双连杆3随着轴杆旋转运动,然后双连杆3带动传动杆5在定位板架4上限位摆动,双连杆3的活动端连接传动杆5,减速器机壳1的顶部设置定位板架4,且传动杆5活动设置在定位板架4的前侧外壁,传动杆5靠近顶部右侧设置缓冲杆6,缓冲杆6的右端连接活塞7,从而传动杆5带动缓冲杆6与活塞7在导管8中伸缩移动,从而压缩移动,对导管8内腔抽压送压,减速器机壳1的顶部设置导管8,且活塞7活动设置在导管8的内侧,导管8的右侧外壁设置空腔壳体9。
[0018]请参阅图3,空腔壳体9的内腔设置内隔板12,空腔壳体9的内腔设置吸油管10,吸油管10的外壁连通分流管11,内隔板12的左侧外壁设置抽送装置13,空腔壳体9的右侧内壁设置出油管14,在空腔壳体9中设置吸油管10可以将减速器机壳1内腔中的润滑油液吸收至空腔壳体9的内腔中,并且通过缓冲杆6带动活塞7移动将吸油管10中的油液再通过分流管11排放至空腔壳体9的内腔中,最后通过抽送装置13将油液完成更换或循环输送;
[0019]请参阅图4,抽送装置13包括固定设置在内隔板12左侧外壁的中空管体131,中空管体131的内腔设置活动轴杆132,活动轴杆132的底部设置活塞板133,活动轴杆132的外壁设置通管134,中空管体131的外壁设置与内隔板12相连通的通孔135,抽送装置13中的中空管体131与内隔板12连通,将空腔壳体9分为两组空腔体,然后活动轴杆132可以在中空管体131的内腔中升降运动,从而带动活塞板133升降运动,使得活塞板133位于通孔135的下方或者上方,位于下方时可以更换油液,而位于通孔135的上方时,可以实现油液循环输送;
[0020]请再次参阅图4,通管134共有两组,活动轴杆132为中空杆架,两组通管134设置在活动轴杆132的上下两端,通过两组通管134可以实现换油的功能,方便将减速器机壳1内部的油液更换;
[0021]请再次参阅图3,吸油管10的外壁设置单向阀,且分流管11设置在吸油管10的顶部,设置单向阀使得油液不会在吸油管10的内腔中回流,且分流管11可以将油液排放至空腔壳体9的内腔中;
[0022]请再次参阅图1,空腔壳体9的顶部设置与活动轴杆132匹配的开口槽,且活动轴杆132与开口槽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塞,通过密封塞使得空腔壳体9中的油液不会渗出,保证良
好的密封性。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包括减速器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机壳(1)的顶部右侧设置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前端活动设置双连杆(3),所述双连杆(3)的活动端连接传动杆(5),所述减速器机壳(1)的顶部设置定位板架(4),且传动杆(5)活动设置在定位板架(4)的前侧外壁,所述传动杆(5)靠近顶部右侧设置缓冲杆(6),所述缓冲杆(6)的右端连接活塞(7),所述减速器机壳(1)的顶部设置导管(8),且活塞(7)活动设置在导管(8)的内侧,所述导管(8)的右侧外壁设置空腔壳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循环的新型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壳体(9)的内腔设置内隔板(12),所述空腔壳体(9)的内腔设置吸油管(10),所述吸油管(10)的外壁连通分流管(11),所述内隔板(12)的左侧外壁设置抽送装置(13),所述空腔壳体(9)的右侧内壁设置出油管(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恩耿秀强宋波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东方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