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69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包括底模和与该底模垂直拼装的侧模;侧模包括侧模模板,侧模模板内侧竖向设有若干侧板加固小梁,各侧板加固小梁顶部设有侧板背方;底模包括底模模板,底模模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设有透气装置,其内侧板面上还设有若干底板横、纵向加固小梁,各底板横、纵向加固小梁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侧模模板上的各相对应的侧板加固小梁连接固定;底模模板四边边沿处与四块侧模模板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小梁并连接固定;相邻侧模模板拐角处竖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小梁并连接固定;四面侧模之间设置有内支撑,顶部的各侧板背方之间设置有十字支撑。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集水井施工速度慢和施工质量低的问题。工质量低的问题。工质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集水井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功能性地下室的普遍应用,地下室集水井的施工在工程施工中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事情,但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地下工程集水井的施工质量往往难以控制,经常出现成型质量差、混凝土结构不密实等现象,极其影响观感质量,项目交工后经常发生因为此类问题而被投诉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成本且严重的影响力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基于上述问题,需要一种简便有效的、实用性强的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来提高施工质量,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集水井施工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以解决集水井传统施工速度慢,施工质量难以把控等难题,通过该模具进行施工,不仅操作简便,提高施工质量,而且模具可重复利用起到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它包括呈方形的底模和与该底模四边依次垂直拼装的侧模;所述侧模包括侧模模板,该侧模模板内侧板面竖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侧板加固小梁,各侧板加固小梁的顶部设置有侧板背方;所述底模包括底模模板,该底模模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设置有透气装置,其内侧板面上还分别设置有若干底板横向加固小梁和底板纵向加固小梁,各底板横向加固小梁和底板纵向加固小梁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侧模模板上的各相对应的侧板加固小梁连接固定;所述底模模板的四边边沿处与相对应的四块侧模模板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小梁并连接固定;相邻侧模模板拐角处竖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小梁并连接固定;四面侧模之间设置有内支撑,顶部的各侧板背方之间设置有十字支撑。
[0006]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模板内侧相邻侧板加固小梁的间距不大于300mm。
[0007]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气装置分别设置在底模模板的中心位置和四个角的中心位置。
[0008]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气装置为密孔钢丝网。
[0009]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撑由若干横向加固小梁和纵向加固小梁组成;所述横向加固小梁分别竖向间隔设置在横向的两块侧模模板内侧相对应侧板加固小梁之间;所述纵向加固小梁分别竖向间隔设置在纵向的两块侧模模板内侧相对应侧板加固小梁之间。
[0010]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横向加固小梁的间距以及相邻纵向加固小
梁的间距均不大于60mm。
[0011]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十字支撑包括设置在纵向两块相对应侧模的侧板背方中部之间的顶部纵向加固小梁和横向两块相对应侧模的侧板背方中部之间的顶部横向加固小梁,该顶部纵向加固小梁和顶部横向加固小梁中部垂直固定连接。
[0012]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模模板和底模模板的厚度均为16mm;所述侧板加固小梁、底板横向加固小梁、底板纵向加固小梁、第一定位小梁、第二定位小梁、纵向加固小梁、横向加固小梁、侧板背方、顶部纵向加固小梁和顶部横向加固小梁均采用5cm*10cm的木方制作,且第一定位小梁、第二定位小梁和侧板背方与侧板模板的侧面均为宽为5cm的侧面。
[0013]应用时,首先,根据集水井的设计图纸,采用木质模板和木方分别组装成本技术所述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的底模和四块侧模,每块侧模均通过侧模模板及其背后的侧板加固小梁组成,底模的底模模板在板底居中位置及四角的中心位置各开孔并布置一块密孔钢丝网;其次,通过该底模和四块侧模垂直拼装成模具外壳,拼装时侧模与侧模、侧模与底模相交处分别设置第一定位小梁和第二定位小梁进行定位和加固;最后,在四块侧模之间设置内支撑,内支撑从底模开始设置,支撑中间间距不大于60cm,并在定型模具的上口和侧板背方上设置十字支撑固定。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组装成功后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安装并在模具上方压以重物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定型模具上浮,混凝土养护成型后可取出定型模具重复利用。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其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洁,可有效解决集水井施工慢、施工质量不高等问题,其通过在底模模板居中位置及四角的中心位置设置密孔钢丝网,可有效排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及多余水泥浆,避免模具上浮,其通过内支撑、十字支撑以及各加固小梁、定位小梁等,有效确保集水井混凝土浇筑时的稳固性,并且该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组装简单,可以重复使用,有效降低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底模及各侧模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内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侧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十字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侧模;11、侧模模板;12、侧板加固小梁;13、侧板背方;2、底模;21、底模模板;22、底板横向加固小梁;23、底板纵向加固小梁;24、透气装置;31、第一定位小梁;32、第二定位小梁;4、内支撑;41、纵向加固小梁;42、横向加固小梁;5、十字支撑;51、顶部纵向加固小梁;52、顶部横向加固小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它由呈方形的底模2和与该底模2四边依次垂直拼装的侧模1组合而成;所述侧模1包括侧模模板11,该侧模模板11内侧板面竖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侧板加固小梁12,相邻侧板加固小梁12的间距不大于300mm以确保每块侧模模板11使用时的稳固性,各侧板加固小梁12的顶部设置有侧板背方13;所述底模2包括底模模板21,该底模模板2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设置有透气装置24,该透气装置24可以为密孔钢丝网,分别设置在底模模板21的中心位置和四个角的中心位置,可有效排除集水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及多余水泥浆,避免该抗浮定型模具上浮;所述底模模板21内侧板面上还分别设置有若干底板横向加固小梁22和底板纵向加固小梁23,以增加底模模板21使用时的稳固性,各底板横向加固小梁22和底板纵向加固小梁23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侧模模板11上的各相对应的侧板加固小梁12连接固定;所述底模模板21的四边边沿处与相对应的四块侧模模板11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小梁31并连接固定;相邻侧模模板11拐角处竖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小梁32并连接固定;四面侧模1之间设置有内支撑4,顶部的各侧板背方13之间设置有十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方形的底模(2)和与该底模(2)四边依次垂直拼装的侧模(1);所述侧模(1)包括侧模模板(11),该侧模模板(11)内侧板面竖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侧板加固小梁(12),各侧板加固小梁(12)的顶部设置有侧板背方(13);所述底模(2)包括底模模板(21),该底模模板(2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设置有透气装置(24),其内侧板面上还分别设置有若干底板横向加固小梁(22)和底板纵向加固小梁(23),各底板横向加固小梁(22)和底板纵向加固小梁(23)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侧模模板(11)上的各相对应的侧板加固小梁(12)连接固定;所述底模模板(21)的四边边沿处与相对应的四块侧模模板(11)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小梁(31)并连接固定;相邻侧模模板(11)拐角处竖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小梁(32)并连接固定;四面侧模(1)之间设置有内支撑(4),顶部的各侧板背方(13)之间设置有十字支撑(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模板(11)内侧相邻侧板加固小梁(12)的间距不大于3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装置(24)分别设置在底模模板(21)的中心位置和四个角的中心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装置(24)为密孔钢丝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井抗浮定型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超刘宝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