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3D全息测量仪,包括支撑模组、设于所述支撑模组的支撑柱、及设于所述支撑柱内的相机,所述支撑柱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柱围设形成测量区域,所述相机朝向所述测量区域,所述支撑模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彼此首尾均设置有固定结构、且通过所述固定结构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测量方法需要量体师的经验反复的调整,容易出现测量误差,加工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3D全息测量仪
[0001]本技术涉及测量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体3D全息测量仪。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服装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越高,企业对市场反馈灵敏度也越高,这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体尺寸测量数据能够指导整个服装制作流程。就消费者个体来说,量体裁衣会带来更好的着装体验,这也依赖于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是否合身、舒适是消费者评价服装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直接影响着服装产品的销售状况和企业的发展。
[0003]人体尺寸测量的主要方法有:手工测量法:测量者借助皮尺、测高计等传统测量设备对被测量者各身体部位手工测量尺寸数值并记录,该方法的测量结果精确度与测量者的技术水平相关,测量时间与测量者的熟练程度有关,通常情况下,测量误差较大,测量时间长。
[0004]但是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需要量体师的经验反复的调整,容易出现测量误差,且要多次试样,加工周期长,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人体3D全息测量仪,该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手动测量,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且拆卸、组装简单灵活,便于携带。
[0006]一种人体3D全息测量仪,包括支撑模组、设于所述支撑模组的支撑柱、及设于所述支撑柱内的相机,所述支撑柱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柱围设形成测量区域,所述相机朝向所述测量区域,所述支撑模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彼此首尾均设置有固定结构、且通过所述固定结构相互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铰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组,各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彼此的连接处。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组件包括第四支撑板,所述支撑柱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均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大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
位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限位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嵌设于所述卡槽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两组的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包括若干组折叠件,各所述折叠件通过活动结构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结构为铰链,各所述折叠件通过铰链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折叠件开设有与所述相机对应的通孔。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设置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手动测量,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支撑柱安装在支撑模组上,支撑模组起到一定的固定支撑作用,相机安装在支撑柱内用于测量用户人体每个部位的曲线、在放松情况下的站姿状态的形体尺寸,打破了现行的量体标准以及人工量体不准确的方法,提出一种依靠相机3D扫描人体体态特征的装置,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体态的人群经常测量,整体测量的方式使其每个尺寸的误差减小,不需要量体师经验判断,可以将量体步骤标准化、程序化,提高量身精度,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彼此首尾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拆卸、组装简单灵活,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支撑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第一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支撑柱第一支撑组件的折叠状态图;
[0022]图5为图4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图;
[0023]图6为图1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支撑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支撑柱的折叠状态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支撑模组10、第一支撑组件11、第一支撑板11a、第一连接板11b、第一转轴11c、卡槽11d、第二支撑组件12、第二支撑板12a、第二连接板12b、第二转轴12c、第三支撑组件13、第三支撑板13a、第四支撑组件14、第四支撑板14a、定位孔14b、固定结构20、第一限位块21、弹簧柱22、支撑柱30、折叠件31、通孔31a、定位柱32、活动结构33、相机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9]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人体3D全息测量仪,该人体3D全息测量仪的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手动测量,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且拆卸、组装简单灵活,便于携带。
[0030]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该人体3D全息测量仪包括支撑模组10、设于支撑模组10的支撑柱30、及设于支撑柱30内的相机40,支撑柱30设有多组,多组支撑柱30围设形成测量区域,相机40朝向所述测量区域,支撑模组10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1、第二支撑组件12、第三支撑组件13和第四支撑组件14,第一支撑组件11、第二支撑组件12、第三支撑组件13和第四支撑组件14彼此首尾均设置有固定结构20、且通过固定结构20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撑模组10起到一定的固定支撑作用,相机40安装在支撑柱30内用于测量用户人体每个部位的曲线、在放松情况下的站姿状态的形体尺寸,第一支撑组件11、第二支撑组件12、第三支撑组件13和第四支撑组件14彼此首尾通过固定结构20连接,拆卸、组装简单灵活,便于携带。
[0031]第一支撑组件11包括第一支撑板11a、第一连接板11b和第一转轴11c,第一支撑板1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3D全息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模组、设于所述支撑模组的支撑柱、及设于所述支撑柱内的相机,所述支撑柱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柱围设形成测量区域,所述相机朝向所述测量区域,所述支撑模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彼此首尾均设置有固定结构、且通过所述固定结构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3D全息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组,各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彼此的连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3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胜雄,黄展宏,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優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