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349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养殖系统,包括用于形成圈养空间的围闭体、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围闭体的底部设有供所述过滤装置抽吸的底孔;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底孔连通的第一水泵、可拆卸的过滤器和用于储存滤后液体的储液容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水泵连接,污水通过所述第一水泵依次流经所述过滤器和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消毒装置连通,以消毒所述储液容器的滤液。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杂质和微生物,并提高水体的水质。水体的水质。水体的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网箱养殖主要是通过人工投喂饵料来加快养殖鱼类的生长,而投喂的饵料不可避免的部分散失在水体中,对水体理化因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生化耗氧量(BOD)、总氮(TN)、三态氮、总磷(TP)、透明度等。他们是水体水质的决定性因子,而在网箱养殖水体中,部分散失在水体中饵料和鱼类排泄物使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溶度增加,悬浮物增多,从而使网箱区的透明度明显降低,网箱养殖区散失的饵料和鱼类排泄物等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养殖区化学需氧量和生化耗氧量增大主要原因。化学耗氧量的增加会使水中的溶氧减少,从而使水体中的部分有机物氧化不完全,产生H2S、NH3等有毒气体,危害养殖鱼类的健康,严重时会引起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养殖系统,能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杂质和微生物,并提高水体的水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体养殖系统,包括用于形成圈养空间的围闭体、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围闭体的底部设有供所述过滤装置抽吸的底孔;
[0005]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底孔连通的第一水泵、可拆卸的过滤器和用于储存滤后液体的储液容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水泵连接,污水通过所述第一水泵依次流经所述过滤器和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消毒装置连通,以消毒所述储液容器的滤液。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消毒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反应液的供液装置和用于电解污水和反应液的混合物的电解槽,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电解槽连通,以向所述电解槽输送反应液。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消毒装置还包括抽液管、第二水泵和用于检测所述抽液管流量的水流开关,所述第二水泵通过所述抽液管将所述储液容器内的液体抽至所述电解槽内。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供液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溶液的反应液容器和用于控制输送量的第三水泵,所述反应液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三水泵输送至所述电解槽内。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箱体和滤网,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储液容器相对应的出液口,所述滤网设于所述出液口处,所述第一水泵将污水泵至所述过滤箱体内。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箱体至少设有2个,相邻两所述过滤箱体上下套接,以使污水由上至下依次流过各个过滤箱体的出液口;
[0011]由上至下,各个过滤箱体设有的滤网的网孔孔径逐渐缩小。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或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包括箱体和隔板;
[0013]在所述箱体内,由左至右设有多个隔板,以形成多个沉淀室,所述箱体设有与所述第一水泵相对应的的进液口和用于流入储液容器的出液口;
[0014]所述进液口设于左端沉淀室的侧壁底部,所述出液口位于右端沉淀室的侧壁顶部。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围闭体包括浮架、用于形成圈养空间的圈养袋和用于撑开所述圈养袋底部的底撑架,所述底孔设于所述圈养袋的底部;
[0016]所述浮架设有用于悬挂所述圈养袋的圈养口,所述圈养袋的袋口与所述圈养口相对应设置。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用于喂养的自动投料机,所述自动投料机、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设于所述浮架上;
[0018]所自动投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圈养口相对应,以将饲料投入所述圈养空间内。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储液容器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工作的液位感应器。
[0020]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养殖系统,包括用于形成圈养空间的围闭体、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底孔连通的第一水泵、可拆卸的过滤器和用于储存滤后液体的储液容器,所述围闭体的底部设有供所述过滤装置抽吸的底孔,故所述底孔的设置,可利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集中抽吸,以降低圈养空间内沉降的饵料和排泄物;
[0022]而且,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消毒装置连通,可缓存待消毒的污水,以配合所述消毒装置的正常消毒工作,避免因所述第一水泵抽吸的流量过大,而直接影响消毒装置的消毒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案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案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案例的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案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案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9]参见图1、2和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案例,一种水体养殖系统,包括用于形成圈养空间的围闭体1、过滤装置2和消毒装置3,所述围闭体1的底部设有供所述过滤装置2抽吸的底孔11;
[0030]其中,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与所述底孔11连通的第一水泵21、可拆卸的过滤器22和
用于储存滤后液体的储液容器23,所述过滤器22与所述第一水泵21连接,污水通过所述第一水泵21依次流经所述过滤器22和储液容器23,所述储液容器23与所述消毒装置3连通,以消毒所述储液容器23的滤液。
[0031]具体地,所述围闭体1包括浮架12、用于形成圈养空间的圈养袋13和用于撑开所述圈养袋13底部的底撑架14,所述底孔11设于所述圈养袋13的底部。所述浮架12配设有多个浮箱15,以对所述浮架12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所述浮架12设有用于悬挂所述圈养袋13的圈养口121,所述圈养袋13的袋口与所述圈养口121相对应设置,所述圈养袋13的袋口部位连接于所述圈养口121处,相应地,所述圈养袋13的袋口根据所述圈养口121的形状敞开,以完全接取从所述圈养口121掉落的物体。
[0032]所述水体养殖系统还包括用于喂养的自动投料机4,所述自动投料机4、过滤装置2和消毒装置3设于所述浮架12上;所自动投料机4的出料口与所述圈养口相对应,以将饲料投入所述圈养空间内,从而实现养殖的全自动。
[0033]优选地,所述圈养袋13由带网孔的防水材料制成,更佳地,所述圈养袋13由尼龙网制成。
[0034]优选地,所述底撑架14呈锥形,以使所述圈养袋13的底部具有漏斗的功能,以将底部所有的杂物引导至所述底孔11处。
[0035]优选地,所述储液容器为防水袋,更佳地,所述储液容器为土工布。
[0036]对于圈养空间内的水体处理,所述消毒装置3包括用于提供反应液的供液装置31和用于电解污水和反应液的混合物的电解槽32,所述供液装置31与所述电解槽32连通,以向所述电解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圈养空间的围闭体、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围闭体的底部设有供所述过滤装置抽吸的底孔;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底孔连通的第一水泵、可拆卸的过滤器和用于储存滤后液体的储液容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水泵连接,污水通过所述第一水泵依次流经所述过滤器和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消毒装置连通,以消毒所述储液容器的滤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反应液的供液装置和用于电解污水和反应液的混合物的电解槽,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电解槽连通,以向所述电解槽输送反应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还包括抽液管、第二水泵和用于检测所述抽液管流量的水流开关,所述第二水泵通过所述抽液管将所述储液容器内的液体抽至所述电解槽内。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体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溶液的反应液容器和用于控制输送量的第三水泵,所述反应液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三水泵输送至所述电解槽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箱体和滤网,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储液容器相对应的出液口,所述滤网设于所述出液口处,所述第一水泵将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林台明栋池天能卢洪贤向华莫树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原之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