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速仪支架及测速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49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速仪支架及测速仪,其中,测速仪支架包括:底座、固定立柱、转动立柱和调节组件,底座与待测速物体的表面连接;固定立柱的第一端与底座连接;转动立柱的第一端与固定立柱的第二端转动连接;调节组件与固定立柱和转动立柱分别连接,用于在转动立柱相对固定立柱转动至预设角度时,使转动立柱与固定立柱保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测速仪支架及测速仪,转动立柱与固定立柱转动连接,转动立柱相对固定立柱转动至预设角度时,利用调节组件以使转动立柱与固定立柱保持固定,使测速仪支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底座直接与待测速物体的表面连接,方便测速仪整体操作以及安装。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速仪支架及测速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关门速度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测速仪支架及测速仪。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以及电梯等制造行业中,车门或电梯门的关闭速度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为满足工效设计、关门轻便以及确保使用安全,设计人员需要准确掌握车门或电梯门关闭速度的临界值,同时关闭速度需要控制在人力可承受的范围内,因此,需要借助相关的设备来测试关门的速度。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测试关门速度的设备,在实用性和便捷性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测试推拉门或扇形门等不同种类的门的关闭速度,需要配置不同种类的测试仪器或测试组件。
[0005](2)测试仪器操作不便利。
[0006](3)在使用过程时,为将测试仪器固定在车上,需要进行复杂的安装操作。
[0007]因此,一种通用性强、且方便操作与安装的测速仪支架及测速仪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速仪支架及测速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速仪通用性差且不便于操作与安装的问题。
[0009]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速仪支架,包括:
[0010]底座,与待测速物体的表面连接;
[0011]固定立柱,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0012]转动立柱,所述转动立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0013]调节组件,与所述固定立柱和所述转动立柱分别连接,用于在所述转动立柱相对所述固定立柱转动至预设角度时,使所述转动立柱与所述固定立柱保持固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槽、定位孔和定位部,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二端端部开设有多个所述限位槽;所述转动立柱的第一端端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孔连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沿所述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可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球,所述定位球与所述定位孔活动连接;所述定位球随所述转动立柱的转动沿所述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所述定位孔内随所述转动立柱移动至与所述限位槽相对位置时,所述定位球向所述限位槽移动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连接,以使所述转动立柱与所述固定立柱保持固定。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定位孔的远离所述固定立柱的一端端部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球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二端端部中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动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轮廓呈半圆弧状,且沿所述连接件的外周侧均匀开设多个所述限位槽。
[001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吸盘和压气杆,所述压气杆设在所述吸盘上表面,且与所述吸盘连通,用于排出所述吸盘内空气。
[0019]本技术提供的测速仪支架,转动立柱与固定立柱转动连接,当转动立柱相对固定立柱转动至预设角度时,利用调节组件以使转动立柱与固定立柱保持固定,使测速仪支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底座直接与待测速物体的表面连接,方便测速仪整体操作以及安装。
[0020]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速仪,包括:
[0021]第一测速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测速仪支架、支撑板和传感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转动立柱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0022]第二测速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测速仪支架和阻断装置,所述阻断装置与所述转动立柱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阻断装置通过所述传感器产生脉冲以测速。
[0023]进一步的,所述测速仪还包括手持设备,所述手持设备与所述第一测速装置有线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测速仪开关机、脉冲检测、速度计算以及储存并显示数据信息。
[0024]进一步的,所述手持设备包括面板、保护壳体、主板和防护装置,所述保护壳体包括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所述上保护壳和所述下保护壳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板设在所述上保护壳和所述下保护壳之间,所述面板设在所述保护壳体外表面上,所述防护装置套设在手持设备除所述面板外的其余外表面。
[0025]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的一端上还开设有充电口。
[0026]本技术提供的测速仪,包括第一测速装置和第二测速装置,利用第一测速装置中与一所述测速仪支架连接的阻断装置,通过第二测速装置中与另一所述测速仪支架连接的传感器所产生的脉冲时间和距离计算待测速物体的速度。
[002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为第一测速装置与第二测速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31]图2为测速仪支架的结构图;
[0032]图3为固定立柱的结构图;
[0033]图4为转动立柱的结构图;
[0034]图5为固定立柱与转动立柱连接的结构图;
[0035]图6为手持设备的外观图;
[0036]图7为手持设备的结构爆炸图。
[0037]图中:
[0038]10

底座,11

吸盘,12

压气杆;
[0039]20

固定立柱,21

限位槽,22

连接件,23

连接轴;
[0040]30

转动立柱,31

定位球,32

连接臂,33

弹性连接件,34

定位孔;
[0041]40

第一测速装置,41

支撑板,42

传感器;
[0042]50

第二测速装置,51

阻断装置;
[0043]60

手持设备,61

面板,62

保护壳体,63

上保护壳,64

下保护壳,65
‑ꢀ
主板,66

防护装置,67

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速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与待测速物体的表面连接;固定立柱(20),所述固定立柱(20)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10)连接;转动立柱(30),所述转动立柱(30)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立柱(2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调节组件,与所述固定立柱(20)和所述转动立柱(30)分别连接,用于在所述转动立柱(30)相对所述固定立柱(20)转动至预设角度时,使所述转动立柱(30)与所述固定立柱(20)保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速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槽(21)、定位孔(34)和定位部,所述固定立柱(20)的第二端端部开设有多个所述限位槽(21);所述转动立柱(30)的第一端端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定位孔(34);所述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孔(34)连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沿所述定位孔(34)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可与所述限位槽(21)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速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球(31),所述定位球(31)与所述定位孔(34)活动连接;所述定位球(31)随所述转动立柱(30)的转动沿所述定位孔(34)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所述定位孔(34)内随所述转动立柱(30)移动至与所述限位槽(21)相对位置时,所述定位球(31)向所述限位槽(21)移动并与所述限位槽(21)配合连接,以使所述转动立柱(30)与所述固定立柱(20)保持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速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还包括弹性连接件(33),所述弹性连接件(33)的第一端与所述定位孔(34)的远离所述固定立柱(20)的一端端部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33)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球(3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速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柱(20) 的第二端端部中间设有连接件(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辉王国庆余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鹏景泰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