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面板、显示面板、显示器及驱动面板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面板、显示面板、显示器及驱动面板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平面显示领域中的各类显示器已经能够充分满足各种市场需求,但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显示器更高的屏占比追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提升现有显示器的屏占比,通常会采用对显示器周侧边框进行压缩的方式,获得窄边框结构,进而扩大显示屏的占比,实现屏占比的提升。然而在目前显示器领域中,给出的周侧边框架构,所得显示器的周侧边框宽度仍然较宽,不能满足本领域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面板、显示面板、显示器及驱动面板制造方法,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面板,具有像素电路区和位于所述像素电路区周侧的周边区,其还包括:
[0005]基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周边区设置有第一信号线段,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周边区设置有第二信号线段,所述侧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
[0006]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一表面一侧设置于所述像素电路区;
[0007]连接线,用于连接与自身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段及所述第二信号线段,至少部分的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凹槽内。
[000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9]阵列基板,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面板,具有像素电路区(101)和位于所述像素电路区周侧的周边区(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板包括:基板(10),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1)、第二表面(2)和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和所述第二表面(2)的侧表面(3),所述第一表面(1)在所述周边区(102)设置有第一信号线段(4),所述第二表面(2)在所述周边区(102)设置有第二信号线段(5),所述侧表面(3)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沿所述基板(10)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10);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一表面(1)一侧设置于所述像素电路区(101);连接线(7),用于连接与自身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段(4)及所述第二信号线段(5),至少部分的所述连接线(7)位于所述凹槽(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包括对接面(21),所述对接面(21)与所述侧表面(3)对接连接,所述连接线(7)间隔分布于所述对接面(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还包括位于所述对接面(21)至少一侧的辅助连接面(22),所述连接线(7)进一步延伸至所述辅助连接面(22),所述连接线(7)位于所述辅助连接面(22)上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一信号线段(4),和/或所述第二信号线段(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板(10)厚度方向,所述连接线(7)在所述第一表面(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段(4)在所述第一表面(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和/或,与所述第二信号线段(5)在所述第一表面(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和/或所述第二表面(2)通过倒角面(8)与所述侧表面(3)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段(4)和/或所述第二信号线段(5)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倒角面(8)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面(8)为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面(8)为平面,所述第一表面(1)和/或所述第二表面(2)与所述倒角面(8)的夹角大于90
°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芯片(30),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2),所述驱动芯片(20)与所述第二信号线段(5)电连接。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100),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面板;发光器件层(200),设置于所述像素电路背向所述第一表面(1)的一侧;封装保护层(300),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背向所述第一表面(1)的一侧。10.一种显示器(400),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拼接对位设置;集成电路板,与至少两个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11.一种驱动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板(10),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文,尧璐,李侠,毛琼琴,李莉燕,刘金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