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属于源头企业综合执法技术领域。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包括:源头企业监管点,通过建立基础档案并与采集的车辆信息、司机信息进行匹配、相符判断超限;不停车检测站,通过采集车辆信息并与原始电子磅单比对来判断车辆是否超限;高速入口监管点,用于监测车辆信息及引导超限货物卸载;执法管控平台,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归集、数据审核、信息推送,所述信息推送施行联网互通治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源头治理、联网布控、多点位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管控源头企业车辆运输超限问题,有助于识别车辆违规加货问题,利于执法人员有效执法管控,保障了道路安全,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源头企业综合执法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剧增,交通事故发生频繁,交通管理压力剧增,实现智能化、有效化的交通管控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至关重要,因此,对于货物运输需求源头企业(以下简称源头企业)的运输管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源头企业多且分散,违法运输成本低,源头监管难,判别行驶车辆特别是源头企业运输是否超限超载,通常采用人工拦截检测,再引入停车场对其进行处理。这种传统方式落后,会造成执法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且容易危害执法人员的安全,并且不能做到全天候不间断检测。再者,全国未形成联网治超,信息共享难;同时过境车辆信息获取难,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事后追责难;传统超限治理与科技治理未形成合力,处罚不到位,难以形成约束,导致车辆超载、道路寿命缩短以及严重的交通事故等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通过设置源头企业监管点、不停车检测站、卸货现场复核点、高速入口监管点、执法管控平台,将源头治理、联网布控、多点位监测相结合,达到有效管控源头企业车辆运输超限问题,有助于识别车辆违规加货问题,利于执法人员有效执法管控,保障了道路安全,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0004]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包括:
[0005]源头企业监管点,其设于源头企业所在地,建立车辆基本信息、源头企业、运输企业、车主信息基础档案并将其通过执法管理端输入到执法管控平台;通过监管设备采集车辆信息、司机信息并传输至执法管控平台;执法管控平台判断车辆信息与基础档案是否匹配相符,若是,则车辆可上路,所述基础档案、车辆信息与司机信息形成原始电子磅单;若否,则不允许上路;
[0006]不停车检测站,其设于重点路段,通过监管设备采集车辆信息及司机信息并与原始电子磅单比对来判断车辆是否匹配相符;若否,则引导其进入卸货现场复核点;若是,则无需引导;
[0007]卸货现场复核点,对进入车辆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与原始电子磅单比对来判断车辆是否匹配相符;若否,则记录违规或违法,同时提示车辆进入卸货区卸货并处理后再进行复核,直至复核结果与原始电子磅单匹配相符为止,即可驶离;
[0008]高速入口监管点,用于监测车辆信息及引导超限货物卸载;通过监管设备采集车辆信息及司机信息并与原始电子磅单比对来判断车辆是否匹配相符;若是,即可放行;若否,则记录违规或违法,同时提醒其进入卸货区卸货并处理后再进行复核,直至复核结果与
原始电子磅单匹配相符为止,即可放行;
[0009]执法管控平台,其贯穿于整个管控过程,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归集、数据审核、信息推送,所述信息推送施行联网互通治理。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还包括S106.虚拟电子围栏,其监测重点或过境车辆,将重点或过境车辆信息输入北斗GPS定位系统,并在交运地图上圈定监测区,当重点或过境车辆驶入监测区时,监测设备实时收集重点或过境车辆信息并将其以通讯的形式反馈于执法管控平台。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基本信息为行驶证信息,包括类型、车牌、车辆颜色、车重、核载、轮轴数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类型、车牌、车辆颜色、载重、司机、轮轴数信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匹配相符为:车辆信息与基础档案一致,载重≤核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监管设备包括抓拍器,其用于抓取车牌、车辆颜色;轮轴识别器,其采集车辆的轮轴数;称重传感器,其采集车辆载重;宽高仪,其识别车辆类型;人脸识别器,其识别司机人脸,采集司机信息;数据控制器,其收集监管设备采集的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执法管控平台。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不停车检测站所述的引导的方式为:通过大屏、路旁广播或短信提醒超限车辆前往卸货现场复核点精检,在规定时间内多次提醒车辆前往卸货现场复核点精检;若执法管控平台未收到其精检信息,将记录车辆违规或违法,将违规或违法信息推送至相关联的执法部门进行拦截;若闯岗,次日提醒其路政局将以不停车检测站监测数据为执法依据,请违法人员前往路政局办理处罚手续;若未办理处罚手续,则通过邮寄或邮件的方式将违法详情发到运输单位,并将运输单位、源头企业、车主、司机纳入黑名单,同时推送至国家征信系统。
[0015]进一步地,所述执法管控平台由市/县级治超综合执法管理平台、省级治超综合执法管理平台、国家征信平台联网互通形成;所述执法管控平台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
‑
6中任一种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0016]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实时迭代模块、数据限时删减模块,数据实时迭代模块包括监测站点信息、数据记录、实时违法信息、数据更新功能模块,所述数据限时删减模块设有删减时段、删减库;所述数据归集包括数据汇聚分析模块,其生成归档信息、报表、图表;所述数据审核,即对执法管控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处理,将数据汇聚分析生成归档信息、报表、图表与数据更新进行匹配来判定是否违规、违法,对于违法、违规主体由审核人员通过执法管理端给予数次信息推送,若在限定时间段违法、违规主体并未采取措施,审核人员通过终端设备将其纳入黑名单,并推送至相关联的执法部门及国家征信系统;对于无法获取车辆源头的主体,将其推送至相关联的执法部门;同时完善审核人员、审核时间、案件回审信息。
[0017]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通过设置源头企业监管点、不停车检测站、卸货现场复核点、高速入口监管点、执法管控平台,将源头治理、联网布控、多点位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有效管控源头企业车辆运输超限问题,利于执法人员有效执法管控,保障了道路安全,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优化源头企业监管,从源
头上遏制超限超载现象;通过不停车检测站、卸货现场复核点来监测、消除超限不良信息,形成超限等级、超限阶段执法,将超限分级处理,提醒车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利于减少车辆事故发生,减少了人力消耗,节约执法成本,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通过不停车检测站、卸货现场复核点来监测,与原始电子磅单比对,有助于识别车辆违规加货问题,完备违法证据链,利于执法人员有效执法管控。
[002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设置执法管控平台,其贯穿于整个管控过程,通过对执法管控平台施行联网互通治理,将所述信息推送至相关联的执法部门,达到了联网互通,信息共享的目的,避免了执法存在盲区,执法不到位现象,利于执法人员有效执法管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全过程车辆管控系统说明框图;
[0023]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头企业监管点,其设于源头企业所在地,建立车辆基本信息、源头企业、运输企业、车主信息基础档案并将其通过执法管理端输入到执法管控平台;通过监管设备采集车辆信息、司机信息并传输至执法管控平台;执法管控平台判断车辆信息与基础档案是否匹配相符,若是,则车辆可上路,所述基础档案、车辆信息与司机信息形成原始电子磅单;若否,则不允许上路;不停车检测站,其设于重点路段,通过监管设备采集车辆信息及司机信息并与原始电子磅单比对来判断车辆是否匹配相符;若否,则引导其进入卸货现场复核点;若是,则无需引导;卸货现场复核点,对进入车辆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与原始电子磅单比对来判断车辆是否匹配相符;若否,则记录违规或违法,同时提示车辆进入卸货区卸货并处理后再进行复核,直至复核结果与原始电子磅单匹配相符为止,即可驶离;高速入口监管点,用于监测车辆信息及引导超限货物卸载;通过监管设备采集车辆信息及司机信息并与原始电子磅单比对来判断车辆是否匹配相符;若是,即可放行;若否,则记录违规或违法,同时提醒其进入卸货区卸货并处理后再进行复核,直至复核结果与原始电子磅单匹配相符为止,即可放行;执法管控平台,其贯穿于整个管控过程,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归集、数据审核、信息推送,所述信息推送施行联网互通治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虚拟电子围栏,其监测重点或过境车辆,将重点或过境车辆信息输入北斗GPS定位系统,并在交运地图上圈定监测区,当重点或过境车辆驶入监测区时,监测设备实时收集重点或过境车辆信息并将其以通讯的形式反馈于执法管控平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基本信息为行驶证信息,包括类型、车牌、车辆颜色、车重、核载、轮轴数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类型、车牌、车辆颜色、载重、司机、轮轴数信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相符为:车辆信息与基础档案一致,载重≤核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称重的综合执法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世友,戴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奇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