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19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工艺,属于罗拉车技术领域。步骤一:获取坯料;步骤二:加工套管孔,去除套管孔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步骤三:加工1号面以及1号面上所有通孔,去除1号面以及腰形调节孔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加工制得b孔、c孔、d孔、α孔共4个螺纹孔;步骤四:加工β孔,以套管孔为中心来定位并制得β孔;步骤五:加工6号面和送料轴安装孔,去除6号面以及送料轴安装孔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步骤六:加工5号面,去除5号面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工艺工序复杂且对技工经验水平要求高的问题,提高了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罗拉车
,尤其涉及一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1所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是单针罗拉车的下送料总成机构;罗拉车下送料组件一般由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单针齿轮轴、送料盘等组成,其中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是单针齿轮轴、送料盘等部件的安装基座。
[0003]如图2~7所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A有1号面、2号面、3号面、4号面、5号面、6号面、7号面共7个面以及一个尖端顶部8;其中7号面设置有套管孔f,1号面有5个孔,分别为腰形调节孔a、b孔、c孔、d孔、α孔,尖端顶部8的顶部设置有β孔,尖端顶部8的侧面设置有送料轴安装孔e;这些孔中,腰形调节孔a,b孔、c孔、d孔、α孔、β孔均为螺纹孔;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A目前都采用铸造加机械加工的方式来制造。
[0004]现今,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厂商的一般加工工艺为铸造初始坯料,3号面去余量,1号面去余量,4号面去余量,以4号面为基准去除2号面余量,以1号面和2号面为基准去除套管孔f余量,加工1号面的腰形调节孔a、b孔、c孔、d孔、α孔,去除5号面、6号面以及送料轴安装孔e的余量,最后去除尖端顶部8的余量以及加工β孔共9道工序;如图8~10所示,其中初始坯料保留1、2、3、4、5、6共6个面的余量和套管孔f、腰形调节孔a以及送料轴安装孔e共3个孔,并且这3个孔均保留有待加工余量;这种加工工艺虽然也能够制造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但是存在加工效率低,产品尺寸误差大,产品的一致性无法得到保证等问题;具体问题如下:首先,这种工艺工序众多,需要的加工时间长,产品的生产效率低;第二,这种工艺采用技工手工加工为主且工序复杂,导致产品的生产速度慢;第三,这种工艺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且劳动强度大,然而现在社会的主要产业工人是80后、90后以及00后,这些年轻人生长环境相对优越,大部分不能接受手工技术复杂且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导致使用这种工艺制造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工厂招人困难,无法顺利提高产量,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无法维持工厂的正常经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工艺工序复杂且对技工经验水平要求高的问题,提高了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获取坯料,所述坯料初始设置有套管孔、腰形调节孔、送料轴安装孔共3个孔且3个孔均保留有待加工余量,所述坯料的1号面、5号面、6号面均保留有待加工余量;步骤二:加工套管孔,去除套管孔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
步骤三:加工1号面以及1号面上所有通孔,去除1号面以及腰形调节孔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加工制得b孔、c孔、d孔、α孔共4个螺纹孔;步骤四:加工β孔,以套管孔为中心来定位并制得β孔;步骤五:加工6号面和送料轴安装孔,去除6号面以及送料轴安装孔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步骤六:加工5号面,去除5号面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
[0007]进一步的,所述坯料的2号面也保留有待加工余量,所述步骤一至步骤六中任一步骤去除2号面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获取坯料的方式为铸造。
[0009]进一步的,所述b孔、c孔、d孔、α孔、β孔均为通过加工中心钻孔且攻丝所得的螺纹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1号面、5号面、6号面去除余量的方式为铣削。
[0011]进一步的,所述铣削的设备为加工中心或者铣床。
[0012]进一步的,所述铸造为脱蜡铸造。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专利技术减少了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步骤,简化了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加工的工艺流程使得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得到降低,降低了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难度,使得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效率得以提高;其次,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省去了3号面、4号面的余量加工,在获取坯料步骤时就使得3号面和4号面达到产品标准尺寸,提高了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然后,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加工中心来加工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加工精度高,加工速度快,相对于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生产效率;最后,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技工操纵加工中心来进行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作业,相较于现有的主要以技工手工加工为主的工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对技工的加工经验要求更低,不但降低了工厂新技工的培养成本,而且这种工艺更加适合目前社会主要劳动力的工作方式,为工厂招人降低了难度,从而为工厂长期稳定地经营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成品的正视图;图3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成品的右视图;图4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成品的后视图;图5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成品的左视图;图6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成品的仰视图;图7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成品的俯视图;图8为坯料的正视图;图9为坯料的右视图;图10为坯料的俯视图;图11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6]如图1~11所示,一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获取坯料B,通过脱蜡铸造获取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坯料B,所述坯料B初始设置有套管孔f、腰形调节孔a、送料轴安装孔e共3个孔且3个孔均保留有待加工余量,所述坯料B的1号面1、5号面5、6号面6均保留有待加工余量,保留待加工余量一方面使得同一批坯料B能够根据客户对于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多种尺寸的要求去除对应程度的余量来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另一方面,保留待加工余量为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高精度地开孔和制作螺纹做好准备;步骤二:加工套管孔f,在加工中心内去除套管孔f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步骤三:加工1号面1以及1号面1上所有通孔,通过加工中心来铣削1号面1以及腰形调节孔a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接着在加工中心上对1号面1上进行钻孔和攻丝来制得b孔b、c孔c、d孔d、α孔α共4个螺纹孔,然后使用加工中心对b孔b、c孔c、d孔d、α孔α以及腰形调节孔a进行倒角来去除毛刺,不但能够提高1号面1上所有孔的精度,还能够防止毛刺影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产品的后期组装作业;步骤四:加工β孔β,在加工中心上通过套管孔f的中心轴线与尖端顶部8交点来确定β孔的位置,接着再通过加工中心进行钻孔和攻丝来制取螺纹孔β孔;步骤五:加工6号面6和送料轴安装孔e,通过加工中心铣去6号面以及送料轴安装孔e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步骤六:加工5号面5,在加工中心上铣削去除5号面5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获取坯料,所述坯料初始设置有套管孔、腰形调节孔、送料轴安装孔共3个孔且3个孔均保留有待加工余量,所述坯料的1号面、5号面、6号面均保留有待加工余量;步骤二:加工套管孔,去除套管孔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步骤三:加工1号面以及1号面上所有通孔,去除1号面以及腰形调节孔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加工制得b孔、c孔、d孔、α孔共4个螺纹孔;步骤四:加工β孔,以套管孔为中心来定位并制得β孔;步骤五:加工6号面和送料轴安装孔,去除6号面以及送料轴安装孔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步骤六:加工5号面,去除5号面的待加工余量至产品标准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拉车下送料组件安装座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豪齿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