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星天线转座的微调座结构,其主要在蜗杆一端的蜗杆座一侧端及底端的倾斜面处,分别设有一微调座,二微调座的一侧面与顶面分别形成具有斜度的倾斜面与蜗杆座的倾斜面相抵触,当二微调座利用螺丝的推抵而顺势将蜗杆中心位置偏移时,可以不同方向微调蜗杆与蜗轮的啮合,以达到蜗杆与蜗轮紧密啮合的功效,从而减少间隙,在整体组装上还可免除更换零件等缺失。(*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卫星天线转座的微调座结构。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及图2所示,目前卫星天线架的利用主要是为使广泛收集不同轨道的卫星信号更加便利及精确,而由于卫星天线的碟形盘体在运转搜寻卫星时,系利用转座A1内的蜗轮A3、蜗杆A4啮合运转,该习用卫星天线转座结构内,系用转座A1及盖体A2内包覆蜗轮A3及蜗杆A4,利用蜗杆A4与蜗轮A3啮合运转,顺势将转座A1上的管体A5将碟形盘体沿角度方向转动,蜗杆A4与蜗轮A3皆固定设置于转座A1上,如图2所示,其中并无任何调整装置,因此在实际使用上,往往因为尺寸的误差,而造成间隙的产生,进而使运转时产生动作不顺,或极易损坏的缺失。因此习用结构在组装使用时,须考量有无间隙,通常业界会将蜗杆A4与蜗轮A3一个一个套配啮合,如果在啮合度上有间隙形成,即要将蜗轮A3抽换,换另一蜗轮A3组装,如此一一对正啮合,直到啮合度上无间隙才完成,因此在组装作业上不但麻烦,浪费时间,同时亦造成生产上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天线转座的微调座结构,其可令蜗杆座朝不同方向微调,以达到蜗杆与螺轮啮合,减少间隙产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卫星天线转座的微调座结构,包括转座、盖体、蜗轮、蜗杆、二微调座;其中蜗杆与二微调座安装在转座的上槽孔上,蜗杆一端的蜗杆轴套置于蜗杆座内、另一端穿置一蜗杆齿轮而置于另一蜗杆轴套内,蜗杆座的一侧面及底面分别形成具斜度的倾斜面,二微调座上分别具有穿透的螺孔,且二微调座与蜗杆座相抵触的一侧面与顶面同样形成具斜度的倾斜面,二螺丝分别锁固在微调座的螺孔内。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在卫星天线转座上加设了两微调座,该上、下二微调座分别以其倾斜面与蜗杆座的倾斜面相抵触,利用微调螺丝穿置在二微调座的螺孔内,即可以不同方向地微调蜗杆座,从而使蜗杆与蜗轮紧密地啮合,以减少间隙产生,在整体组装上也可免除更换零件等缺失。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产品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习用产品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组合的平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转座11套管12 上槽孔13 下槽孔 14轴座盖 141 按键防水槽2 盖体3 蜗轮4蜗杆41 蜗杆轴套42蜗杆座 421 倾斜面422 倾斜面 43蜗杆齿轮44 蜗杆轴套5 开关座板61、62、63微动开关7、8微调座 71、81螺孔72、82 倾斜面 9 PC板A1 转座A2 盖体A3蜗轮A4 蜗杆A5 管体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是由转座1、盖体2、蜗轮3、蜗杆4、开关座板5、三微动开关61、62、63、二微调座7、8及PC板9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转座1的一端具有一套管11,另一端开放式的上槽孔12内可供蜗轮3、开关座板5及三微动开关61、62、63依序地装设,该转座1的下槽孔13内可供一轴座盖14嵌置,轴座盖14一端可塞入按键防水罩141、另一端与PC板9衔接;再者,蜗杆4与二微调座7、8安装在转座1的上槽孔12下方,其中蜗杆4一端的蜗杆轴套41可置入蜗杆座42内、另一端穿套一蜗杆齿轮43而置入另一蜗杆轴套44内;本技术主要特征在于二微调座7、8的结构设计,其中蜗杆座42的一侧面及底面上分别形成具斜度的倾斜面421、422,而微调座7、8上分别设有穿透的螺孔71、81;其中上方的微调座7一侧同样形成斜度的倾斜面72,当该微调座7的螺孔71内锁上螺丝时(图中未显示),微调座7受调整螺丝推抵移动,利用倾斜面72与螺杆座42的倾斜面421相抵触并推抵,使蜗杆座42可受推抵而朝另一方向移动,以顺势将蜗杆4中心位置偏移,来达到与蜗轮3啮合的微调动作。再者,下方的微调座8顶面同样形成斜度的倾斜面82,当该微调座8的螺孔81内锁上螺丝时(图中未显示),微调座受调整螺丝推抵移动,利用倾斜面82与螺杆座42的倾斜面422相抵触并推抵,使蜗杆座42可受推抵而朝另一方向移动,以顺势将蜗杆4中心位置偏移,来达到与蜗轮3啮合的微调动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可调整卫星天线转座的微调座结构,是利用二微调座的倾面与蜗杆座的倾斜面相抵触,利用调整微调座螺孔内的螺丝,可达到蜗杆座朝不同方向的微调功能,从而使蜗杆与蜗轮紧密啮合、以减少间隙,在整体组装上可免除更换零件等缺失。权利要求1.一种卫星天线转座的微调座结构,包括转座、盖体、蜗轮、蜗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二微调座;其中蜗杆与二微调座安装在转座的上槽孔上,蜗杆一端的蜗杆轴套置于蜗杆座内、另一端穿置一蜗杆齿轮而置于另一蜗杆轴套内,蜗杆座的一侧面及底面分别形成具斜度的倾斜面,二微调座上分别具有穿透的螺孔,且二微调座与蜗杆座相抵触的一侧面与顶面同样形成具斜度的倾斜面,二螺丝分别锁固在微调座的螺孔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卫星天线转座的微调座结构,其主要在蜗杆一端的蜗杆座一侧端及底端的倾斜面处,分别设有一微调座,二微调座的一侧面与顶面分别形成具有斜度的倾斜面与蜗杆座的倾斜面相抵触,当二微调座利用螺丝的推抵而顺势将蜗杆中心位置偏移时,可以不同方向微调蜗杆与蜗轮的啮合,以达到蜗杆与蜗轮紧密啮合的功效,从而减少间隙,在整体组装上还可免除更换零件等缺失。文档编号H01Q3/02GK2821891SQ200520111630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荣真 申请人:模帝科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星天线转座的微调座结构,包括转座、盖体、蜗轮、蜗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二微调座;其中蜗杆与二微调座安装在转座的上槽孔上,蜗杆一端的蜗杆轴套置于蜗杆座内、另一端穿置一蜗杆齿轮而置于另一蜗杆轴套内,蜗杆座的一侧面及底面分别形成具斜度的倾斜面,二微调座上分别具有穿透的螺孔,且二微调座与蜗杆座相抵触的一侧面与顶面同样形成具斜度的倾斜面,二螺丝分别锁固在微调座的螺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真,
申请(专利权)人:模帝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