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天线,具体地说是一种振子为混合式结构的U、V兼容阳台式转向天线。它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振子,位于支架与其下部的机身连接部位的混合器与电动机及机身下面的固定机构与放大器、控制器与红外遥控发射器。振子为混合式结构,在振子中至少有三组半波折合引向振子及六根抛物面反射振子以及两个环状高端有源振子和一个半波折合低端有源振子。所有振子均对称分布于支架两侧,反射振子上下对称分布。(*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天线,具体地说是一种振子为混合式结构的U、V兼容阳台式转向天线。电视机接收信号的清晰度受电视发射台的发射功率,发射天线的增益、信号传播的地理条件以及电视发射台的有效服务范围等因数的限制,在远离电视发射台的地区或接收处有较强干扰的地区,通常需用高增益的室外天线,才能接收到比较清晰的画面。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天线有很多种类,但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天线增益不够理想,有的结构不够合理,有的天线重心偏离天线的回转中心,造成转动不灵活,有的接触不良,影响收视效果等。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转动灵活、接收效果好的U、V兼容阳台式转向天线。其主要技术方案是该天线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振子,在支架与其下部的机身的连接部位的混合器与电动机及机身下面的固定机构与放大器、控制器与红外遥控发射器。振子为混合式结构,由环状、半波折合状及抛物面结构组成。在振子中至少有三组半波折合引向振子及六根抛物面反射振子,两个串接环状高端有源振子,一个低端半波折合有源振子,所有振子均对称分布于支架两侧,抛物面反射振子上下对称分布。本技术的优点是1、增益高,天线的增益是电视机用户最关心的指标,一般半波振子的天线,其增益为2.15dB,圆环振子天线的增益为3.5dB。在同样场强下,低端增益要求低于高端,故本技术的低端用较大尺寸的半波折合振子,高端用两只串接环状振子,加上本技术采用六根抛物面反射振子及三组半波折合引向振子,相当于一个天线阵,显著地提高了高低端的增益。2、频带宽,天线技术上所讲的频带,通常指天线接收的信号功率能有效地传输到电视机,也就是天线与馈线相连接时,馈线的特性阻抗与天线的输入阻抗相等时,天线向馈线输送功率才能最大。因此在全频道范围内,天线的输入阻抗相等时,天线向馈线输送功率才能最大,因此在全频道范围内,天线的输入阻抗变化越小,它的工作频带就越宽。在整个接收频率范围内,低端频率范围较窄,高端较宽。本技术高端采用园环振子。而环状振子天线的输入阻抗变化远小于半波振子天线,因此本技术频带宽。3、方向性强,本技术采用混合式结构,相当于一个天线阵。根据电磁波传播原理,本专利在中心频率上具有单指向性,从而具有尖锐的方向性。因此只要适当旋转天线,就能有效地避免各类干忧,可靠地接收远距离和超远距离的电视信号。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如图所示,三组半波折合引向振子(10)、两个环状高端有源振子(3)、一个半波折合低端有源振子(9)及六根抛物面反射振子(1)均安装于支架(2)上,并对称分布于支架两侧,抛物面反射振子上下对称分布。支架(2)的下面为机身(11)。电动机(5)固定在机身的上部,电动机的转轴与支架联接,并在电动机的支架间放置混合器(4),机身下面为固定机构(13),在固定机构上还设有放大器(12),电动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合用同轴电缆(6),同轴电缆的另一端为控制器(8),在控制器(8)上还连接有电源插头(14)和输出插头(7),以及红外遥控发射器。权利要求1.U、V兼容阳台式转向天线,包括安装于支架(2)上的振子,在支架(2)与其下部的机身(11)的连接部位的混合器(4)与电动机(5)及机身下面的固定机构(13)与放大器(12),控制器(8)与红外遥控发射器(15),其特征是振子为混合式结构,由环状、半波折合状及抛物面结构组成,在振子中至少有三组半波折合引向振子(10)及六根抛物面反射振子(1),两个串接环状高端有源振子(3),一个低端半波折合有源振子(9),所有振子均对称分布于支架两侧,反射振子上下对称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天线,具体地说是一种振子为混合式结构的U、V兼容阳台式转向天线。它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振子,位于支架与其下部的机身连接部位的混合器与电动机及机身下面的固定机构与放大器、控制器与红外遥控发射器。振子为混合式结构,在振子中至少有三组半波折合引向振子及六根抛物面反射振子以及两个环状高端有源振子和一个半波折合低端有源振子。所有振子均对称分布于支架两侧,反射振子上下对称分布。文档编号H01Q21/30GK2251201SQ95224978公开日1997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杨仁兴 申请人:杨仁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U、V兼容阳台式转向天线,包括安装于支架(2)上的振子,在支架(2)与其下部的机身(11)的连接部位的混合器(4)与电动机(5)及机身下面的固定机构(13)与放大器(12),控制器(8)与红外遥控发射器(15),其特征是振子为混合式结构,由环状、半波折合状及抛物面结构组成,在振子中至少有三组半波折合引向振子(10)及六根抛物面反射振子(1),两个串接环状高端有源振子(3),一个低端半波折合有源振子(9),所有振子均对称分布于支架两侧,反射振子上下对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仁兴,
申请(专利权)人:杨仁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