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化天线馈电片及使用该馈电片的双极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99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化天线馈电片及使用该馈电片的双极化天线,该馈电片包括成对的相对边,该馈电片的至少一对相对边的边沿各设置有位置和尺寸对称的连接片,该连接片覆盖于所述馈电片的上面或下面,并突出于所述相对边的边沿;该双极化天线包括设置在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包括有馈电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片馈电片为包括有成对的相对边和由所述相对边围成的馈电片,所述馈电片的至少一对相对边的边沿各设置有位置和尺寸对称的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馈电片在进一步提高天线馈电端口隔离度的同时,改善了天线方向图的畸变,有利于天线设计中实现方向图的设计控制。(*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的天线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提高双极化天线隔离度的同时改善天线方向图畸变的馈电片结构和使用带该结构的馈电片的双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基站天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双极化天线的端口隔离度。作为结构单元的阵列天线,单元设计的端口隔离度,直接影响了天线阵列的端口隔离度。而目前提高双极化天线阵列的端口隔离度的方法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单元上设计出提高隔离度的装置;一种是在单元之间添加提高隔离度的装置;另外一种是在馈电网络中添加提高隔离度的设计。而在一个阵列天线中,这三种方法往往被交叠使用。但以网络设计来提高隔离度,受到带宽的限制,在阵列单元之间添加隔离装置,又会影响天线的方向图控制效果,所以在单元中设计提高端口隔离度的装置成为首选。图1所示是现有一种常用的改善和提高天线馈电端口隔离度的馈电片结构,该馈电片在相对的两条边上设计出两个对称的矩形隔离缺口。现有馈电片提高天线馈电端口隔离度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如果隔离缺口或隔离突出的长度边与宽度边过大,将会造成天线方向图的畸变,特别是,对于阵列天线将加大方向图的设计难度,对方向图的副瓣、零值影响极大。而采用现有结构馈电片的天线也存在方向图畸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馈电片,在提高天线馈电端口隔离度的同时,改善天线方向图的畸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馈电片的双极化天线,具有高馈电端口隔离度并能改善天线方向图畸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极化天线馈电片,包括成对的相对边和由所述相对边围成的馈电片,所述馈电片的至少一对相对边的边沿各设置有位置和尺寸对称的连接片。在本技术所述的双极化天线馈电片中,所述连接片覆盖于所述馈电片的上面或下面,并突出于所述相对边的边沿。在本技术所述的双极化天线馈电片中,所述连接片为矩形连接片、半圆形连接片、半椭圆形连接片、三角形连接片或梯形连接片。在本技术所述的双极化天线馈电片中,所述馈电片的二对相对边或多对相对边设置有连接片。在本技术所述的双极化天线馈电片中,所述任何一对相对边上的连接片的覆盖方向相同或相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极化天线,包括设置在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包括有馈电片,至少一片馈电片为包括有成对的相对边和由所述相对边围成的馈电片,所述馈电片的至少一对相对边的边沿各设置有位置和尺寸对称的连接片。在本技术所述的双极化天线中,所述连接片覆盖于所述馈电片的上面或下面,并突出于所述相对边的边沿。在本技术所述的双极化天线中,所述馈电片的二对相对边或多对相对边设置有连接片。在本技术所述的双极化天线中,所述任何一对相对边上的连接片的覆盖方向相同或相反。在本技术所述的双极化天线中,所述辐射单元沿所述反射板阵列构成阵列天线。与现有技术比较,实施本技术的双极化天线馈电片及使用该馈电片的双极化天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端口隔离度; 2.改善了天线方向图的畸变,有利于天线设计中实现方向图的设计控制,如赋形等;3.辐射单元结构紧凑简洁。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双极化天线中一种常用的馈电片;图2是本技术馈电片的一种实施方式;图3是本技术馈电片的连接片放大图;图4是由本技术馈电片构成的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图5是由本技术馈电片构成的辐射单元组成的阵列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2示出了本技术馈电片的一种实施方式,馈电片包括成对的相对边和由所述相对边围成的馈电片,在馈电片1的一对相对边上,设置连接片2,该连接片2的位置和尺寸对称,两连接片2覆盖于馈电片1上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即图2中的左右连接片可以同时覆盖于馈电片1的上面或下面;或者左边的覆盖于上面,右边的在下面;或者左边的覆盖于下面,右边的在上面。在本技术馈电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图中未示出),在馈电片1的两对相对边上,分别设置连接片2,连接片2的位置和尺寸分别对称,每一相对的连接片2覆盖于馈电片1上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两对相对边之间上的连接片2覆盖于馈电片1上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即一对相对边上的连接片2全部覆盖于馈电片1上的一面,而另一对相对边上的连接片2全部覆盖于馈电片1上的同一面或全部位于另一面,或者交错分布。所述连接片2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正方形、半圆、半椭圆、三角形或梯形。在馈电片1的同一相对边上可以设置一对连接片2,也可以设置多对连接片2。图3是本技术馈电片采用矩形连接片时的放大图,矩形连接片的长边、宽边和连接片的厚度分别为22、23、21。图4示出了辐射双极化天线的一种实施例。第一馈电片3和第二馈电片1之间通过支撑柱5保持第一馈电片3、第二馈电片1和反射板100相互平行,并在一馈电片上设置两馈电端口4,第一、二馈电片和反射板100通过接地柱6进行接地。第一馈电片3和第二馈电片1构成一个辐射单元,并连接在反射板100上。图4中示出了第二馈电片1采用了上述双极化馈电片,第一馈电片3为普通馈电片。在辐射双极化天线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第一馈电片3为上述双极化馈电片,第二馈电片1为普通馈电片。如图5所示,辐射单元200在反射板100上沿反射板100组成阵列,构成双极化阵列天线。反射板100带有折边101,在两端的折边上还设置有电缆头孔位102。实验证明,在天线辐射单元馈电片上覆盖连接一对对称矩形连接片2,通过上述连接片的电场扰动来提高辐射单元的端口隔离度,在450M频段,天线的端口隔离度可达到30dB以上;而在馈电片的对边采用现有的缺口或者突边结构,天线的端口隔离度只能在25dB左右跳动,而很难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基站天线的网络优化中,对天线的方向图要求越来越高,如方向图的赋形效果,上第一副瓣要求抑制到大于20dB,下第一零值要求填充小于15dB,这样,在天线阵列的设计中,就需要对辐射单元的馈电幅度和相位进行控制,而单元的相位会受到天线阵列中的一些外在干扰物影响,如天线阵列的反射板上添加的隔离装置等,这些相位的干扰在软件的优化中很难进行准确的仿真,这样就增加了天线设计的难度。本技术通过采用新的馈电片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端口隔离度,而采用高隔离度的天线辐射单元,就减少对天线方向图效果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赋形天线设计中的难度。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端口隔离度; 2.改善了天线方向图的畸变,有利于天线设计中实现方向图的设计控制,如赋形等;3.辐射单元的外部形状未进行较大的改变,满足单元结构紧凑,简洁的要求;4.本技术不仅适用于探针馈电,也适用于其它馈电的结构,如开槽耦合激励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双极化天线馈电片,包括成对的相对边和由所述相对边围成的馈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片的至少一对相对边的边沿各设置有位置和尺寸对称的连接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天线馈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覆盖于所述馈电片的上面或下面,并突出于所述相对边的边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天线馈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为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极化天线馈电片,包括成对的相对边和由所述相对边围成的馈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片的至少一对相对边的边沿各设置有位置和尺寸对称的连接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元荣段德钦赵拙蒋金晶王彬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