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287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包括第一柔性结构单元、隔音层和第二防爆结构单元,所述隔音层设置在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和第二柔性结构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包括第一柔性防爆层、第二柔性防爆层和第三柔性防爆层;所述第二柔性防爆层设置于第一柔性防爆层和第二柔性防爆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爆罐重量轻、不产生二次附带伤害且制备效率高,防爆能力强,实现了防爆罐柔性化,更安全环保。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方法,通过改制备方法能够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重量轻、柔性隔音降噪特点的防爆罐。防爆罐。防爆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爆


技术介绍

[0002]防爆罐是一类可防范并减弱爆炸物品爆炸时对周边人员或设施造成损伤的一种器材装置。防爆罐主要用于爆炸物安全运输、转移、临时储存,其形状有箱型、圆桶型、T型、球型和手提微型等五种防爆罐,通常有固定式、移动式便携式之分,也可配装牵引车用于野外爆炸物收集;爆炸物的主要来源于战争残留爆炸遗留物和恐怖袭击爆炸犯罪爆炸物,爆炸物一旦爆炸,爆炸自身的威力对现场将产生极大的破坏,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爆炸飞溅物等将对爆炸周围极大的二次杀伤和破坏。无论是来自渠道不同的爆炸物,均已成为严重威胁全球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便捷高效安全处置爆炸物的装置及方法,是全球社会公共安全亟需解决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
[0003]在此之前,防爆罐由高强度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以阻抗炸药爆炸时反射大部分冲击波及爆炸碎片的飞溅,中国专利ZL201320048175.0、ZL201120226519.3及ZL201310035735.3分别公布了不同用途的刚性防爆罐;而中国专利CN202022928958.0、CN202020963497.8、CN202022918455.5也分别公布了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刚性防爆罐,上述诸多刚性防爆结构主要针对爆炸产生的强冲击波,利用刚性防爆罐自身的高波阻抗反射大部分冲击波,将爆炸能量进行分散转移,在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的同时,存在重量大、机动性差、不便于移动的缺点,且刚性防爆罐自身作为破片可能产生二次破片伤害,因而对简易爆炸物的处置装置逐步呈现轻质化、不产生二次伤害,已成为亟需替代传统的防爆罐的发展趋势。
[0004]中国专利CN202110643589.7公开的一种蜂窝式防爆罐、中国专利CN202010996794.7公开的一种空心环形柔性防爆罐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及中国专利202010456600.4公开的一种基于聚氨酯/液体的复合防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上述防爆罐结构中虽然使用高分子材料,具有空心环形柔性结构的防爆罐,炸药爆炸后明显减弱了冲击波的破坏效应,起到了一定的防爆能力,但爆炸时防爆罐本体全部会成为爆炸碎片飞溅于爆炸点的周围。
[0005]针对上述问题,亟需研究一种重量轻、便于移动、隔音效果好,爆炸无碎片飞溅的防爆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和解决防爆罐存在的上述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及其制备方法,该防爆罐质量轻、便于移动、防护能力强,且炸药在防爆罐内爆炸后,飞溅的碎片全部会束缚于罐体内,罐体自身不会产生爆炸碎片,能够保持防爆罐的基本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包括第一柔性结构单元、隔音层和第二防爆结构单元,所述隔音层设置在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和第二柔性结构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包括第一柔性防爆层、第二柔性防爆层和第三柔性防爆层;所述第二柔性防爆层设置于第一柔性防爆层和第二柔性防爆层之间。
[0008]前述的这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中,所述第二柔性结构单元也包括第一柔性防爆层、第二柔性防爆层和第三柔性防爆层,所述第二柔性防爆层设置于第一柔性防爆层和第二柔性防爆层之间。
[0009]前述的这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中,还包括卸爆层,所述卸爆层由无卤阻燃聚氨酯硬泡剂构成,所述卸爆层设置于隔音层和第二柔性结构单元之间。
[0010]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S01:缠绕30~90层的第一柔性结构料,作为防爆罐的第一柔性防爆层,所述第一柔性结构料由超分子聚乙烯先纤维改性制成的厚度为0.06

0.3mm、密度为80

170g/m2的无纺布,无纺布的表面含3

6g/m
2 PVB胶液。
[0012]步骤S02:缠绕4~12层的第二柔性结构料于所述第一柔性防爆层上,作为第二柔性防爆层,第二柔性结构料是由芳纶1414和芳纶1313混纺后织成厚度为2

4mm、面密度为200

300g/m2的芳纶布,芳纶布表面含5

45g/m
2 PVB胶液。
[0013]步骤S03:缠绕5~40层第三柔性结构料于所述第二柔性防爆层上,作为第三柔性防爆层,第三柔性结构料采用厚度为3

6mm的SMC软片;
[0014]步骤S04:按照固化温度为100

125℃,固化时间为10

30min的条件,固化处理缠绕于内套模具上的第一柔性结构料、第二柔性结构料和第三柔性结构料;
[0015]步骤S05:在第三柔性防爆层外表面铺满隔音层;
[0016]步骤S06:在隔音层外表面形成卸爆层,所述卸爆层由密度为60

420kg/m3、基体内部含有85%~90%开孔结构的无卤阻燃聚氨酯硬泡剂固化形成;
[0017]步骤S07:在卸爆层表面依层次缠满所述第一柔性结构料、第二柔性结构料和第三柔性结构料;
[0018]步骤S08:按照固化温度为100

135℃,固化时间为10

40min的条件,固化处理缠绕于卸爆层的第一柔性结构料、第二柔性结构料和第三柔性结构料;得到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防爆罐通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和第二柔性结构单元作为防弹层,采用防弹材料,主要吸收爆炸破片,抵抗冲击波对防爆罐内膨胀作用引起对防爆罐的撕裂;通过隔音层能够大幅降低爆炸声,通过卸爆层能够降低冲击波的传播强度。爆炸后本专利技术防爆罐的基本结构仍然存在,爆炸碎片通过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吸收,无碎片飞溅;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和第二柔性结构单元采用防弹高分子结构材料实现结构全柔性;本专利技术防爆罐结构重量轻、不产生二次附带伤害且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效率高,防爆能力强,实现了防爆罐柔性化,更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包括第一柔性结构单元、隔音层和第二防爆结构单元,所述隔音层设置在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和第二柔性结构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包括第一柔性防爆层、第二柔性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结构单元、隔音层和第二防爆结构单元,所述隔音层设置在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和第二柔性结构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柔性结构单元包括第一柔性防爆层、第二柔性防爆层和第三柔性防爆层;所述第二柔性防爆层设置于第一柔性防爆层和第二柔性防爆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结构单元也包括第一柔性防爆层、第二柔性防爆层和第三柔性防爆层,所述第二柔性防爆层设置于第一柔性防爆层和第二柔性防爆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爆层,所述卸爆层由无卤阻燃聚氨酯硬泡剂构成,所述卸爆层设置于隔音层和第二柔性结构单元之间。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柔性材料复合隔音防爆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缠绕30~90层的第一柔性结构料,作为防爆罐的第一柔性防爆层,所述第一柔性结构料由超分子聚乙烯先纤维改性制成的厚度为0.06

0.3mm、密度为80

170g/m2的无纺布,无纺布的表面含3

6g/m2PVB胶液。步骤S02:缠绕4~12层的第二柔性结构料于所述第一柔性防爆层上,作为第二柔性防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市天康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