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66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天线,其具有一天线主体、一馈入部及一接地端。天线主体具有一横向水平延伸的呈长方形的第一辐射部,与第一辐射部的一端间隔一段空隙的横向水平延伸的第二辐射部及与第二辐射部的一端间隔一段空隙的横向水平延伸的第三辐射部,其中,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之间连接有一第一连接部,第二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之间连接有一第二连接部。馈入部位于天线主体下方并连接在天线主体的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上。接地端设置于第一辐射部下方及馈入部的一侧。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控制流经天线主体的电流大小,从而该多频天线可以收发不同频带的讯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产品 上的多频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希望其 使用的笔记型计算机或其它的电子产品能够收发多种不同频带的信号,所以 许多具有不同设计和功能的通讯产品不断出现,例如具有双频、三频天线的 电子产品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通讯产品中,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种组件, 一般可用操作频带(Operation Frequency)、辐射场型 (Radiation Pattern)、反射损失(Reflected Loss)及天线增益(Ante謹 Gain)等参数来确定天线的特性。现有的天线多为倒F形天线(Planar Inverted-F Antenna, FIFA)、单 极天线(Monopole Antenna)及回路天线(Loop Antenna)。上述天线均无 法涵盖多种不同的频带,然而现在用于通讯领域的频带则包括GSM85(K EGSM、 DCS1800、 PCS1900、 W-CDMA2100等,现有的天线仅具有双频或者三 频收发的功能,也有将上述多种天线结合成一种装置后收发电磁信号,其产 生的信号会相互干扰而影响天线的效能,降低天线的增益值。另外随着手持 式电子产品的日趋小型化,更需要一种可以收发不同频带电磁信号的且适于 安装在手持式电子产品上的小面积的多频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频天线。该天线具有一天线主体、 一馈入部及一接地端。天线主体具有一横向水 平延伸的呈长方形的第一辐射部,与第一辐射部的一端间隔一段空隙的横向水平延伸的第二辐射部及与第二辐射部的一端间隔一段空隙的横向水平延 伸的第三辐射部,其中,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之间连接有一第一连接部, 第二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之间连接有一第二连接部。馈入部位于天线主体下 方并连接在天线主体的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上。接地端设置于第一辐射 部下方及馈入部的一侧。当电流经由天线主体的馈入点至第一辐射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辐射部 时由于电流流经路途较短,故该天线可以收发较高频率的信号。当电流经由 天线主体的馈入点至第二辐射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辐射部时由于电流流经 路途较长,故该天线可以收发较低频率的信号。同时,由于第一连接部与第 二连接部的设计减小了馈入部与辐射部之间的面积因此该天线更加容易安 装于电子设备中。该天线经过上述设计既可以收发不同频率的信号又缩小了 天线整体的面积。附图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多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频天线组装于笔记型计算机上的立体图。图中各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多频天线10天线主体100第一辐射部110第二辐射部120第一延伸部121第三辐射部130第二延伸部131第一连接部140第二连接部150馈入部200馈入点210第一馈入条220第二馈入条230第三馈入条240接地端300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效果,以下列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多频天线10由金属材质制成,例如以金属片冲压制威或者由印刷于电路板上的铜箔蚀刻而成。多频天线10具有一天线主体100以 及一位于天线主体100下方的馈入部200和一接地端300。天线主体100包括一横向水平延伸的呈长方形的第一辐射部110,与第 一辐射部110的右端间隔一段空隙的横向水平延伸的并与第一辐射部110 的宽度相同的第二辐射部120及与第二辐射部120的右端间隔一段空隙的横 向水平延伸的并与第二辐射部120的宽度相同的第三辐射部130。第一辐射 部110、第二辐射部120及第三辐射部130均为金属片状体,它们主要作为 流经天线电流的导体之用。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20的中间空隙处 设有连接该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20的第一连接部140,第一连接 部140可以为一电容组件,因此第一连接部140呈电容性,其实质为一呈电 容性的滤波器,由于第一连接部140对不同频率交流电的电抗不同,因此它 可以对交流电进行分流,从而达成陷波的目的。多频天线10通过该第一连 接部140,第一辐射部110与第二辐射部120的设计可以辐射较高频带的信 号。第二辐射部120右端向下垂直延伸出一长方条状的第一延伸部121。第 三辐射部130的左端向下垂直延伸出一长方条状的第二延伸部131。第三辐 射部130的第二延伸部131下端与第二辐射部120的第一延伸部121下端之 间连接有第二连接部150,该第二连接部150为一电感组件,因此第二连接 部150呈电感性,它同样为一滤波器,由于第二连接部150对不同频率交流 电的电抗不同,因此它亦可以对交流电进行分流,从而达成陷波的目的。多 频天线10通过第二连接部150,第二辐射部120和第三辐射部140的设计 可以辐射出较低频率的信号。馈入部200大致呈"U "形,其具有垂直连接在天线主体100的第一 辐射部110中部偏左处的第一馈入条220、垂直连接在天线主体100的第二 辐射部120左端的第二馈入条230及连接在第一馈入条220和第二馈入条 230末端的与第一辐射部110平行的第三馈入条240,其中第二馈入条230 的宽度大于第一馈入条220的宽度。该馈入部200的第一馈入条220与第三 馈入条240的连接处设有一馈入点210。在临近馈入点210与第一辐射部110 后端下方处设有一接地端300。请参阅图2,多频天线10装设于笔记型计算机400时,天线主体100 大致设于笔记型计算机40的显示屏顶端410。其中第二辐射部120的第一 延伸部121和第三辐射部130的第二延伸部131设置于笔记型计算机400的显示屏背面420上,同样连接第一延伸部121与第二延伸部131的第二连 接部150也设置于笔记型计算机400的显示屏背面420上。馈入部200与接 地端300也设置于笔记型计算机400的显示屏背面420上,且在接地端300 与馈入点之间连接有一导线430,同时接地端300与笔记型计算机400的金 属壳体(图未示)形成电性连接。这样笔记型计算机40可以透过本实用新 型多频天线10的馈入点210及接地端30连接的导线430来收发电磁信号。 本技术多频天线10用于通讯时,当电流经由该多频天线10的馈入 点210至第一辐射部110、第一连接部140和第二辐射部120时,由于电流 流经路线较短,故该多频天线IO可以收发较高频率的信号。当电流经由该 多频天线10的馈入点210至第二辐射部120、第二连接部150和第三辐射 部130时,由于电流流经路线较长,故该多频天线10可以收发较低频率的 信号。例如电流通过天线主体100的馈入点210然后经过第一馈入条220 再流经第一辐射部110时可以收发1800Hz左右的电磁信号;当电流通过馈 入点210再流经第三馈入条、第二馈入条最后流经第二辐射部120时,该天 线10可以收发2100Hz左右的电磁信号;当电流经过馈入点210、馈入部200 的三个馈入条220、 230及240、第一辐射部110以及第二连接部150时, 该天线10可以收发900Hz左右的电磁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天线主体、具有一横向水平延伸的呈长方形的第一辐射部,与第一辐射部的一端间隔一段空隙的横向水平延伸的第二辐射部及与第二辐射部的一端间隔一段空隙的横向水平延伸的第三辐射部,其中,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之间连接有一第一连接部,第二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之间连接有一第二连接部;一馈入部,该馈入部位于天线主体下方并连接在天线主体的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上;及一接地端,该接地端设置于第一辐射部下方及馈入部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敬基苏嘉宏施凯吴裕源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