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22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5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移动充电桩,包括壳体、桩体以及盖板,所述壳体将所述桩体包裹在内,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桩体的顶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桩体的两侧,所述桩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与所述壳体连通。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将桩体包裹在内部,完成对充电桩的一体式设计,不需要利用额外的配件对充电桩进行固定,使得充电桩可以灵活移动,此外,借助吊装孔进一步的方便对充电桩的移动与运输搬运。与运输搬运。与运输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充电桩


[0001]本申请属于充电桩的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配套的充电桩同样需要普及,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0003]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0004]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用充电桩,大多都是固定式的,在进行充电时,需要将车开到指定的充电的位置,但是对于没有充电桩的停车场地,在电动汽车急需补充电量时,车主还需要专门寻找充电站进行充电,或者车辆现有电量不足以支撑至充电站时,还需要借助拖车,给电动汽车的车主的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可以移动的充电桩,在将车停下之后,可以通过移动充电桩到汽车的位置进行充电,这样可以随时调动派遣相应的移动充电桩到指定的汽车的位置为汽车充电,同时充电时也更加方便。
[0005]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方便且实用的移动充电桩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充电桩无法灵活移动导致使用不方便、适用性低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充电桩,以解决充电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问题。
[0007]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移动充电桩,包括壳体、桩体以及盖板,所述壳体将所述桩体包裹在内,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桩体的顶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桩体的两侧,所述桩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与所述壳体连通。类似的此种移动充电桩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将桩体包裹在内部,完成对充电桩的一体式设计,不需要利用额外的配件对充电桩进行固定,使得充电桩可以灵活移动,此外,借助吊装孔进一步的方便对充电桩的移动与运输搬运。
[0008]优选的,所述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器控制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以及顶部均开口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底壁连通设置有接线孔。安装板方便对充电桩必备的电器控制组件的安装,安装板的顶部开口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器控制组件的检修,通过安装板的两端方便对桩体的充电与放电作业。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桩体的底部设置底板,所述桩体内设置有两组散热组件,两组所述散热组件内均竖直设置有散热通道,两组所述散热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以及盖板连通,所述散热组件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与所
述散热通道连通的连通孔。通过两组散热组件形成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通过连通孔与散热组件外部连通,而且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底板以及盖板连通,从而确保桩体内部的散热效果好,保证桩体的工作正常运行。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桩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电池组件的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安装单元沿所述散热组件对称设置,所述安装单元分别与所述连通孔连通。若干安装单元用于安装电池组件,保证桩体的工作正常运行,安装单元分别与连通孔连通,保证对安装单元内安装的电池组件的散热效果好。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板包括固定部与翻盖部,所述翻盖部与固定部之间铰接。翻盖部与固定部之间铰接,方便对盖板的开启与关闭,从而方便对桩体内部的检修。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翻盖部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通过通风孔将散热通道与外部连通,确保桩体内部的散热效果好。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远离的侧壁均设置有与所述桩体连通的散热窗口,所述散热窗口位于所述桩体的两侧。散热窗口的设置,保证桩体充电桩桩体的散热效果好,保证充电桩工作的正常运行。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充电桩的拆卸与安装,从而方便对充电桩的检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成果在于:
[0016](1)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将桩体包裹在内部,完成对充电桩的一体式设计,不需要利用额外的配件对充电桩进行固定,使得充电桩可以灵活移动,此外,借助吊装孔进一步的方便对充电桩的移动与运输搬运。
[0017](2)安装板方便充电桩必备的对电器控制组件的安装,安装板的顶部开口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器控制组件的检修,通过安装板的两端方便对桩体的充电与放电作业。
附图说明
[0018]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0019]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移动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移动充电桩的爆炸图;
[0021]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移动充电桩中凸显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移动充电桩中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各编号的含义:1、壳体;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2、桩体;3、盖板;301、固定部;302、翻盖部;4、底板;5、连接组件;501、插接槽;502、插块;503、插槽;6、散热窗口;7、吊装孔;8、立柱;9、安装板;10、接线孔;11、散热组件;12、散热通道;13、连通孔;14、通风孔;15、安装单元;16、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该附图形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其中可实
践本申请的说明性具体实施例来示出。对此,参考描述的图的取向来使用方向术语,例如“顶”、“底”、“左”、“右”、“上”、“下”等。因为实施例的部件可被定位于若干不同取向中,为了图示的目的使用方向术语并且方向术语绝非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或可以做出逻辑改变,而不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当在限制的意义上被采用,并且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0025]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移动充电桩,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移动充电桩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充电桩包括壳体1、桩体2以及盖板3,壳体1将桩体2包裹在内,盖板3设置在桩体2的顶部,桩体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盖板3包括固定部301与翻盖部302,翻盖部302与固定部 301之间铰接固定,方便打开盖板3对充电桩内部的检修。
[0026]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桩体以及盖板,所述壳体将所述桩体包裹在内,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桩体的顶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桩体的两侧,所述桩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与所述壳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器控制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以及顶部均开口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底壁连通设置有接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底部设置底板,所述桩体内设置有两组散热组件,两组所述散热组件内均竖直设置有散热通道,两组所述散热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以及盖板连通,所述散热组件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深魏建邱国文林子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深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