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片、结构体及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208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着片1,其具备由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及紫外线吸收性的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11,对粘着剂层11的单面照射光量为2000mJ/cm2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后,通过全反射测定法测定照射面及非照射面的红外吸收光谱时,由照射面的红外吸收光谱减掉非照射面的红外吸收光谱而得到的差光谱中,波数为700~100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着片、结构体及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使用于电子车牌等结构体的粘着片、使用该粘着片得到的结构体及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研究了用电子车牌(也被称为“电子式车牌”、“数位车牌”等)取代安装于车辆的传统车牌(例如,专利文献1及2)。该电子车牌具备能够电子显示车辆号码的显示装置。通过使用电子车牌,能够更改号码和设计而不用更换车牌,而且能够向周围显示信息和广告。电子车牌不仅应用于车辆,目前也在探讨将其应用于多旋翼机(multicopter)之类的无人机(drone)等中。
[0003]由于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电子车牌可能会暴露在风雨中或被飞石等击中,因此为了保护上述显示装置,通常会在其显示面侧经由粘着剂层来层叠覆盖材料。此外,由于电子车牌大多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因此为了赋予能够防止显示装置因该紫外线而变色/变质的特性、即耐光性,有时会在上述覆盖材料的与显示装置相反的一面侧设置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涂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23779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2686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然而,在制造具备上述涂层的电子车牌时,必须设置形成涂层的工序,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6]此外,由于电子车牌在被安装于车辆的外部装饰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在户外,因此大多也暴露于高温高湿条件下。在这种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时会由构成覆盖材料和显示装置的树脂制的构件产生脱气(outgas),气体聚集在覆盖材料与粘着剂层的界面或粘着剂层与显示装置的界面,进而产生气泡、浮起、剥落等的起泡(blister)。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实现耐光性与抗起泡性的兼顾的粘着片、良好地实现耐光性与抗起泡性的结构体、及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着片,其至少具备由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且同时具有紫外线吸收性的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所述粘着片的特征在于,对所述粘着剂层的单面照射光量为2000mJ/cm2的紫外线而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后,针对固化后的所述粘着剂层中的作为照射了紫外线的面的照射面及作为与所述照射面为相反侧的
面的非照射面,通过全反射测定法分别测定红外吸收光谱时,在由所述照射面的红外吸收光谱减掉所述非照射面的红外吸收光谱而得到的差光谱(difference spectrum)中,波数为700~1000cm
‑1的范围内的吸光度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为0.0001以上且0.012以下,对所述粘着剂层照射光量为2000mJ/cm2的紫外线而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时,构成所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的凝胶分率在所述照射前后的差为5个百分点以上且50个百分点以下(专利技术1)。
[0009]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的粘着片中,由于粘着剂层由具有紫外线吸收性的粘着剂构成,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耐光性而无需另外设置涂层。此外,由于粘着剂层由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且同时满足上述的与差光谱相关的条件的粘着剂构成,因此虽然该粘着剂具有紫外线吸收性,但通过在将构成构件彼此贴合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能够使粘着剂层良好地固化并发挥出适当的内聚性,且同时该粘着剂层中的活性能量射线照射面和非照射面均发挥出适当的密合性。特别是由于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前后的粘着剂层的凝胶分率的差为上述范围,因此密合性变得更加优异。由此,能够实现优异的抗起泡性。
[0010]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中,所述粘着剂层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专利技术2)。
[0011]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2)中,对所述粘着剂层照射光量为2000mJ/cm2的紫外线而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时,构成该固化后的粘着剂层的粘着剂的凝胶分率优选为40%以上且95%以下(专利技术3)。
[0012]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3)中,对所述粘着剂层照射光量为2000mJ/cm2的紫外线而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时,该固化后的粘着剂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优选为0.03MPa以上且2.00MPa以下(专利技术4)。
[0013]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4)中,优选构成所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具有由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与交联剂构成的交联结构,且同时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成分及紫外线吸收剂(专利技术5)。
[0014]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5)中,优选构成所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专利技术6)。
[0015]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6)中,优选粘着片具备两片剥离片、及以与所述两片剥离片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剥离片夹持的所述粘着剂层(专利技术7)。
[0016]第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体,其具备第一构成构件、第二构成构件、及将所述第一构成构件与所述第二构成构件相互贴合的固化后粘着剂层,所述结构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后粘着剂层通过使所述粘着片(专利技术1~7)的所述粘着剂层固化而得到(专利技术8)。
[0017]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8)中,优选所述第一构成构件及所述第二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与所述固化后粘着剂层接触的面由树脂材料构成(专利技术9)。
[0018]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8、9)中,优选所述第一构成构件为覆盖材料、所述第二构成构件为显示装置、且所述结构体为被安装于移动体的外部装饰的显示体(专利技术10)。
[0019]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0)中,优选所述移动体为车辆(专利技术11)。
[0020]第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为所述结构体(专利技术8~11)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过所述粘着片(专利技术1~7)的所述粘着剂层,将所述第一构成构件与所述第二构成构件相互贴合的贴合工序;及隔着所述第一构成构件及所述第二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贴合后的所述粘着剂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所述粘着剂层固
化,从而得到所述固化后粘着剂层的照射工序(专利技术12)。专利技术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粘着片能够良好地实现耐光性与抗起泡性的兼顾,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体能够良好地实现耐光性与抗起泡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粘着片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粘着片]本实施方案的粘着片为至少具备由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且同时具有紫外线吸收性的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的粘着片,优选为在该粘着剂层的单面或两面层叠有剥离片的粘着片。
[0024]图1示出作为本实施方案的粘着片的一个实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方案的粘着片1由两片剥离片12a、12b与粘着剂层11构成,该粘着剂层11以与这两片剥离片12a、12b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这两片剥离片12a、12b夹持。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剥离片的剥离面是指剥离片中具有剥离性的面,而且也包括实施了剥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粘着片,其至少具备由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且同时具有紫外线吸收性的粘着剂构成的粘着剂层,所述粘着片的特征在于,对所述粘着剂层的单面照射光量为2000mJ/cm2的紫外线而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后,针对固化后的所述粘着剂层中的作为照射了紫外线的面的照射面及作为与所述照射面为相反侧的面的非照射面,通过全反射测定法分别测定红外吸收光谱时,在由所述照射面的红外吸收光谱减掉所述非照射面的红外吸收光谱而得到的差光谱中,波数为700~1000cm
‑1的范围内的吸光度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为0.0001以上且0.012以下,对所述粘着剂层照射光量为2000mJ/cm2的紫外线而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时,构成所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的凝胶分率在所述照射前后的差为5个百分点以上且50个百分点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粘着剂层照射光量为2000mJ/cm2的紫外线而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时,构成该固化后的粘着剂层的粘着剂的凝胶分率为40%以上且95%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粘着剂层照射光量为2000mJ/cm2的紫外线而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时,该固化后的粘着剂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0.03MPa以上且2.00MPa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粘着剂层的粘着剂具有由(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洋一小鲭翔藤井结加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