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77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8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向压缩室(S)的外侧室(S1)供油的外侧供油机构(80)和向内侧室(S2)供油的内侧供油机构(85)。内侧供油机构(85)具有供油槽(86)和连通口(87)。在动侧涡卷(72)的吸入侧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2)位于比静涡旋盘(60)的涡卷的相邻部分的间隔的中央位置(C1)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时的规定期间内,连通口(87)与供油槽(86)连通。连通口(87)与供油槽(86)连通。连通口(87)与供油槽(86)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涡旋式压缩机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涡旋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涡旋式压缩机,该涡旋式压缩机构成为:在动涡旋盘被驱动着旋转的过程中,在仅静侧油槽与动侧油槽连通的状态、和动侧油槽与静侧油槽及压缩室这两者同时连通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776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中,由于使动侧油槽与压缩室中的比动涡旋盘更靠径向外侧的空间连通,因此难以向压缩室中的比动涡旋盘更靠径向内侧的空间供油。
[000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能够将油供往压缩室中的比动涡旋盘更靠径向内侧的空间以及比动涡旋盘更靠径向外侧的空间。
[0009]-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一种涡旋式压缩机为对象,其包括静涡旋盘60、和在与该静涡旋盘60之间形成压缩室S的动涡旋盘70。涡旋式压缩机包括:背压室54,所述背压室54使所述压缩室S的吸入压力与喷出压力之间的中间压力作用于所述动涡旋盘70的与滑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外侧供油机构80,所述外侧供油机构80向所述压缩室S中的比所述动涡旋盘70的动侧涡卷72更靠径向外侧的外侧室S1供油;以及内侧供油机构85,所述内侧供油机构85向所述压缩室S中的比所述动涡旋盘70的动侧涡卷72更靠径向内侧的内侧室S2供油。所述内侧供油机构85具有供油部86和连通口87,所述供油部86设置在所述静涡旋盘60的滑动面上并与所述压缩室S的吸入区域连通,所述连通口87贯穿所述动涡旋盘70的滑动面而与所述背压室54连通,在所述动涡旋盘70旋转一周的旋转动作中,在该动涡旋盘70的吸入侧涡卷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2位于比所述静涡旋盘60的涡卷的相邻部分的间隔的中央位置C1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时的规定期间内,所述连通口87与所述供油部86连通。
[0011]在第一方面中,包括向压缩室S的外侧室S1供油的外侧供油机构80、和向内侧室S2供油的内侧供油机构85。内侧供油机构85具有供油部86和连通口87。在动涡旋盘70的吸入侧涡卷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2位于比静涡旋盘60的涡卷的相邻部分的间隔的中央位置C1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时的规定期间内,连通口87与供油槽86连通。
[0012]这样一来,能够将油供往压缩室S中的比动涡旋盘70更靠径向内侧的空间以及比动涡旋盘70更靠径向外侧的空间。
[0013]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包括中压部83,所述
中压部83设置在所述静涡旋盘60的滑动面上,并与压缩过程中的所述压缩室S连通,在所述动涡旋盘70旋转一周的旋转动作中,所述连通口87交替地与所述供油部86和所述中压部83连通。
[0014]在第二方面中,在动涡旋盘70旋转一周的旋转动作中,使连通口87交替地与供油部86和中压部83连通。
[0015]这样一来,就能够从处于中压状态下的压缩室S向背压室54间歇地供给中压制冷剂,而使背压室54成为具有规定的中间压力的环境。
[0016]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当将完全阻止向所述外侧室S1吸入的阻止吸入角度设为0
°
时,在所述动涡旋盘70在0
°
以上且100
°
以下的范围内旋转时的规定期间内,所述连通口87与所述供油部86连通。
[0017]在第三方面中,以完全阻止向外侧室S1吸入的阻止吸入角度为基准,来设定连通口87与供油部86连通的期间。这样一来,就能够在规定时刻将油供往压缩室S的内侧室S2。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0019]图2是示出静涡旋盘的结构的仰视图;
[0020]图3是示出动涡旋盘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4是将涡旋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后示出的纵向剖视图;
[0022]图5是示出连通口与静侧油槽开始连通时油的流动情况的图;
[0023]图6是示出在连通口与静侧油槽连通的过程中油的流动情况的图;
[0024]图7是示出连通口与静侧油槽的连通即将结束之前油的流动情况的图;
[0025]图8是示出正在进行外侧供油动作和背压调节动作的状态的图;
[0026]图9是用于说明连通口与供油槽连通的期间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方式)
[0028]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9]如图1所示,涡旋式压缩机10设置在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剂回路中,由涡旋式压缩机10压缩后的制冷剂由冷凝器冷凝,再由减压机构减压后,在蒸发器中蒸发,然后被吸入到涡旋式压缩机10中。
[0030]涡旋式压缩机10包括:机壳20、以及收纳在机壳20中的电动机30及压缩机构40。机壳20形成为纵向长度较长的圆筒状,并构成为密闭拱顶式机壳。
[0031]电动机30包括:固定在机壳20中的定子31、和布置在定子31的内侧的转子32。转子32固定在驱动轴11上。
[0032]在机壳20的底部形成有贮存油的贮油部21。在机壳20的上部连接有吸入管12。在机壳20的躯干部连接有喷出管13。
[0033]在机壳20上固定有固定部件50。固定部件50布置在电动机30的上方。在固定部件50的上方布置有压缩机构40。喷出管13的流入端位于电动机30与固定部件50之间。
[0034]驱动轴11沿着机壳20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驱动轴11具有主轴部14、和设
置在主轴部14的上端的偏心部15。
[0035]主轴部14的下部由下部轴承22支承着可进行旋转。下部轴承22固定在机壳20的内周面上。主轴部14的上部贯穿固定部件50而延伸,并且由固定部件50的上部轴承51支承着可进行旋转。
[0036]压缩机构40包括静涡旋盘60和动涡旋盘70。静涡旋盘60固定在固定部件50的上表面上。动涡旋盘70布置在静涡旋盘60与固定部件50之间。
[0037]在固定部件50上设置有环状部52和凹部53。环状部52设置在固定部件50的外周部。凹部53设置在固定部件50的中央上部。在凹部53的下侧设置有上部轴承51。
[0038]固定部件50被固定在机壳20的内部。机壳20的内周面与固定部件50的环状部52的外周面在整个一周上保持气密性地紧贴在一起。固定部件50将机壳20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上部空间23和下部空间24,在该上部空间23内收纳有压缩机构40,在该下部空间24内收纳有电动机30。
[0039]静涡旋盘60包括:静侧端板61、竖立设置在静侧端板61的下表面的外缘上的近似筒状的外周壁63、以及竖立设置在静侧端板61的外周壁63内部的旋涡状的静侧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包括静涡旋盘(60)、和在与该静涡旋盘(60)之间形成压缩室(S)的动涡旋盘(70),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包括:背压室(54),所述背压室(54)使所述压缩室(S)的吸入压力与喷出压力之间的中间压力作用于所述动涡旋盘(70)的与滑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外侧供油机构(80),所述外侧供油机构(80)向所述压缩室(S)中的比所述动涡旋盘(70)的动侧涡卷(72)更靠径向外侧的外侧室(S1)供油;以及内侧供油机构(85),所述内侧供油机构(85)向所述压缩室(S)中的比所述动涡旋盘(70)的动侧涡卷(72)更靠径向内侧的内侧室(S2)供油,所述内侧供油机构(85)具有供油部(86)和连通口(87),所述供油部(86)设置在所述静涡旋盘(60)的滑动面上并与所述压缩室(S)的吸入区域连通,所述连通口(87)贯穿所述动涡旋盘(70)的滑动面而与所述背压室(54)连通,在所述动涡旋盘(70)旋转一周的旋转动作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义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