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转向灯和光导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圆柱形的第一光导体和圆柱形的第二光导体,所述第一光导体的后端与第二光导体的中间部分相连,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位于第一光导体的前端以及第二光导体的前端,所述第三支架位于第一光导体和第二光导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用于与灯壳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消除了二光导聚光处点光亮问题,点亮效果更加细腻柔和,显著提升了侧转向灯的外观效果。灯的外观效果。灯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转向灯和光导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转向灯和光导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设计领域的技术更新,侧转向灯越来越多的汇集在后视镜上,不仅外观时尚美观且更显眼、容易识别。经过多年的更新换代,后视镜侧转向灯实现方式多种多样,由传统灯具的卤素光源到现在的LED光源,LED光源又分直射、圆柱光导等多种形式。
[0003]以LED光源采用圆柱光导进行传导来说,主要由灯罩、壳体、饰框、LED模组总成、单根圆柱光导及线束构成,这种后视镜侧转向灯结构简单、部件少、开发成本低、装配工艺简单、工时短,但采用单光导时存在亮度相对较低,容易看清内部第二花纹以及单调、视觉效果不佳等缺陷。
[0004]因此,现有的侧转向灯逐渐开始采用二光导,这样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由于二光导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如图1所示,使得光导首后端存在明暗差,而且还存在端部过亮以及入射端亮线等问题;另外,二光导需要设置两个模具,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光源并采用圆柱光导进行传导的侧转向灯和光导件,既能够有效解决单光导时存在亮度相对较低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二光导之间相互影响以及成本高昂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光导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圆柱形的第一光导体和圆柱形的第二光导体,所述第一光导体的后端与第二光导体的中间部分相连,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位于第一光导体的前端以及第二光导体的前端,所述第三支架位于第一光导体和第二光导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用于与灯壳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光导体和第二光导体上靠近灯壳的一侧设有第二花纹,所述第二花纹由多个间隔分布的小凸起形成。
[0009]作为优选,所述小凸起包括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一发光面位于第二发光面的前侧,所述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所述第一发光面与第一光导体/第二光导体之间形成不小于75
°
的锐角;所述第二发光面与第一光导体/第二光导体之间形成不大于45
°
的锐角。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光导体和第二光导体之间形成一大于20
°
并小于40
°
的夹角。
[0011]一种侧转向灯,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光导件。
[0012]作为优选,还包括灯壳和透明灯罩,所述灯壳包括长条状的第一灯壳部和第二灯壳部,所述第一灯壳部和第二灯壳部之间形成30
°‑
60
°
的夹角并且两者间圆滑过渡;所述透明灯罩包括长条状的第一灯罩部和第二灯罩部,所述第一灯罩部和第二灯罩部之间形成
30
°‑
60
°
的夹角并且两者间圆滑过渡;所述灯壳与透明灯罩固定连接并形成一安装腔,所述光导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透明灯罩包括一后侧壁,所述后侧壁与第二灯壳部焊接固定,所述后侧壁与光导件的后端面平行并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后侧壁的外表面向外垂直延伸形成一圆柱形的延伸轴,所述延伸轴与第一光导体同轴分布。
[0013]作为优选,所述延伸轴的外表面包括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连接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均从下往上逐渐向外倾斜,所述第一外表面位于第二外表面的外侧。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花纹,所述第一花纹由多个彼此间形成夹角的倾斜面构成。
[0015]作为优选,所述透明灯罩的外表面上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还设有第一条形凸起和第二条形凸起,所述第一条形凸起的形状与第一光导体的形状相适应并位于第一光导体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条形凸起的形状与第二光导体的形状相适应并位于第二光导体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条形凸起与第一条形凸起的中间部分相连。
[0016]作为优选,还设有用于使得光导件通电进而发光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0017]所述灯壳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竖向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电路板垂直安装在两个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一电路板相抵以限制第一电路板向上移动;
[0018]所述灯壳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竖向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电路板垂直安装在两个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二电路板相抵以限制第二电路板向上移动。
[001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0020]1)、消除了二光导聚光处点光亮问题,点亮效果更加细腻柔和,显著提升了侧转向灯的外观效果;
[0021]2)、还克服了单光导存在亮度相对较低,容易看清内部第二花纹以及单调、视觉效果不佳等缺陷;
[0022]3)、只需一个模具即可制造光导件,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原有的二光导的发光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侧转向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3是本技术侧转向灯的结构示意图二(省略透明灯罩);
[0026]图4是本技术侧光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6是本技术中灯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的发光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中透明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灯壳;2、透明灯罩;3、第一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50、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第三支架;53、第一光导体;54、第二光导体;55、小凸起;550、第一发光面;551、第二发光面;10、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20、第一条形凸起;21、第二条形凸起;22、延伸轴;220、第一外表面;22、第二外表面;23、后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导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圆柱形的第一光导体和圆柱形的第二光导体,所述第一光导体的后端与第二光导体的中间部分相连,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位于第一光导体的前端以及第二光导体的前端,所述第三支架位于第一光导体和第二光导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用于与灯壳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体和第二光导体上靠近灯壳的一侧设有第二花纹,所述第二花纹由多个间隔分布的小凸起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凸起包括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一发光面位于第二发光面的前侧,所述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所述第一发光面与第一光导体/第二光导体之间形成不小于75
°
的锐角;所述第二发光面与第一光导体/第二光导体之间形成不大于45
°
的锐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体和第二光导体之间形成一大于20
°
并小于40
°
的夹角。5.一种侧转向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导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转向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壳和透明灯罩,所述灯壳包括长条状的第一灯壳部和第二灯壳部,所述第一灯壳部和第二灯壳部之间形成30
°‑
60
°
的夹角并且两者间圆滑过渡;所述透明灯罩包括长条状的第一灯罩部和第二灯罩部,所述第一灯罩部和第二灯罩部之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龙,周小伟,张智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