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127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U形架,U形架上转动安装有与底板平行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U形架外并固定有手轮,第一螺纹杆两侧螺纹的旋向相反,第一螺纹杆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U形架上固定有与第一螺纹杆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与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板上固定有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远离第一移动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该装置能够在医护人员实施介入手术时,对患者的头部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地实施。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地实施。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地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头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
‑‑
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目前,绝大部分的介入手术都在局麻下进行,需要患者高度配合,要求术中头部相对固定,不能转头、抬头等活动,否则会影响图像成像清晰以及介入手术操作。目前医疗市场上对于介入手术没有专用的头部固定装置,医院常采用绷带等材料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手术台上,但是绷带固定效果较差,无法满足手术的制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头部固定装置,用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采用绷带固定头部效果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U形架,所述U形架上转动安装有与底板平行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U形架外并固定有手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两侧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U形架上固定有与第一螺纹杆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固定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第一移动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
[000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医护人员固定患者的头部上,首先将患者的头部放置在底板上并位于两块第一固定板之间,然后转动手轮,带动两块第一固定板往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使得两块第一固定板抵靠在患者的头部上,从而将患者的头部固定,该装置不仅便于调节,其制动效果也比较好。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架与底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U形架内固定有与第二螺纹杆平行设置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固定于U形架的顶端,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限位杆上,所述第二限位杆与第二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上固定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二移动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固定有蜗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中部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两块第一固定板相互靠拢固定患者的头部上,通过蜗杆与蜗轮的相互配合,同时也能带动第二固定板往下侧移动,使得第二固定板抵靠在患者的额头部位,进一步加强固定效果。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为弧形板,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内
凹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内凹的一侧朝向底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更加适配患者头部的形状,进一步加强固定效果。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内凹的一侧均设有柔性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患者被固定头部时,能够具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柔性部为硅胶垫或者气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加强患者的舒适程度。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上设有枕头,所述枕头位于第二固定板的正下方。
[00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患者被固定头部时,能够具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两块第一固定板、第一螺纹杆、第一限位杆等结构,不仅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还能够匹配不同头部大小的患者,并且操作便捷。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板、第二螺纹杆、第二限位杆、蜗轮、蜗杆等结构,使得两块第一固定板相互靠拢时,也能够带动第二固定板向下移动,固定在患者的额头部,加强对患者头部的固定效果。
[0020]3、本技术通过设置硅胶垫和枕头,使得患者被固定头部时,能够具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底板;2、U形架;3、第一螺纹杆;4、手轮;5、第一移动板;6、第一限位杆;7、第一连接臂;8、第一固定板;9、第二螺纹杆;10、第二移动板;11、第二限位杆;12、蜗轮;13、蜗杆;14、第二连接臂;15、第二固定板;16、柔性部;17、枕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和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的U形架2,U形架2位于底板1上靠近后侧的位置,U形架2上转动安装有与底板1平行设置的第一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3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U形架2内的左右两侧上,第一螺纹杆3的右端延伸至U形架2外并焊接固定有手轮4,用于辅助第一螺纹杆3转动,第一螺纹杆3左右两侧螺纹的旋向相反,第一螺纹杆3的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5,U形架2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螺纹杆3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杆6,第一限位杆6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U形架2内的左右两侧上,本实施中第一限位杆6的数量为两
根,两根第一限位杆6分别位于第一螺纹杆3的上下两侧,第一移动板5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孔,两根第一限位杆6分别穿过两个第一限位孔,并通过第一限位孔与第一移动板5滑动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第一螺纹杆3转动时,第一移动板5能够沿着第一螺纹杆3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一移动板5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臂7,第一连接臂7为L形结构,第一连接臂7远离第一移动板5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板8,第一固定板8为弧形板,并且两块第一固定板8内凹的一侧相对设置,以此适配患者头部的形状。
[0027]U形架2与底板1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9,第二螺纹杆9与底板1垂直设置并位于第一螺纹杆3后侧,第二螺纹杆9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U形架2的顶端上,第二螺纹杆9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底板1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螺纹杆9只有上侧的杆面上设有螺纹,第二螺纹杆9的上侧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板10,U形架2内还固定安装有与第二螺纹杆9平行设置的第二限位杆11,第二限位杆11的上端焊接于U形架2的顶端,第二限位杆11的底端焊接于上侧的第一限位杆6上,第二限位杆11的数量也为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U形架,所述U形架上转动安装有与底板平行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U形架外并固定有手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两侧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U形架上固定有与第一螺纹杆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固定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第一移动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与底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U形架内固定有与第二螺纹杆平行设置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固定于U形架的顶端,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颖徐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