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泵及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20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泵及无人机,该液泵包括泵体和压电驱动器,泵体包括泵壳,泵壳上形成有用于与进液管道连通的进液口和用于与出液管道连通的出液口,泵壳内形成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液腔,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进液口连通,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与液腔连通,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液腔连通,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与出液口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沿与泵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沿从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的方向,第一流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沿从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的方向,第二流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压电驱动器设置在泵壳上,用于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以增大或减小液腔的容积。减小液腔的容积。减小液腔的容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泵及无人机


[0001]本公开涉及流体泵送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泵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处理单元等电子器件或模组性能的不断提升,无人机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散热风险,大量热量会使元器件工作于较高的温度,严重威胁无人机的可靠性和性能。作为强制对流换热中的液冷散热,液泵是一种常见的液流驱动装置,但是现有的液泵大多为电磁驱动,电磁泵的重量较大,且在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会为无人机的通讯功能部件带来较大的影响,引起无人机定位精度及数据传输等模块性能的下降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泵及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液泵,包括:
[0005]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壳,所述泵壳上形成有用于与进液管道连通的进液口和用于与出液管道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泵壳内形成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液腔,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液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液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沿与所述泵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沿从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的方向,所述第一流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沿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的方向,所述第二流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
[0006]压电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泵壳上,所述压电驱动器用于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液腔的容积。
[0007]可选地,所述泵壳包括沿所述泵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进液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流道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出液口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液腔均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压电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流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流道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围绕所述进液口设置,所述第二流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围绕所述液腔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液腔连通。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沿所述泵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一封板,所述进液口形成在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一封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多个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围绕所述进液口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一封板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流道;
[0009]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沿所述泵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封板位于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出液口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所
述压电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多个所述第二凸块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凸块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心轴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和第二封板共同限定出所述液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端板和第二封板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流道;
[0010]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封板连接,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第二封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间隙与所述液腔的通孔。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封板的第一环形集液槽,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位于所述第一封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与所述进液口之间,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所述间隙均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连通;
[0012]所述第二端板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封板的第二环形集液槽,所述第二流道位于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与所述液腔之间,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连通;
[0013]所述第二封板朝向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封板朝向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和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配合。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环形集液槽,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与所述进液口之间,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所述间隙均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连通;
[0015]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环形集液槽,所述第二流道位于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与所述液腔之间,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连通。
[0016]可选地,所述泵壳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液腔和所述压电驱动器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底壁的两侧,所述压电驱动器连接于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压电驱动器能够在往复振动时带动所述凹槽的底壁产生形变,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液腔的容积。
[0017]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削弱槽。
[0018]可选地,所述压电驱动器包括变幅杆和压电片,所述压电片用于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所述变幅杆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大头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头端的外径,所述压电片设置在所述大头端,所述小头端连接于所述泵壳。
[0019]可选地,所述泵体为两个,所述变幅杆为两个,所述压电片为多个,所述压电驱动器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变幅杆连接,多个所述压电片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夹持在两个所述变幅杆之间。
[0020]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液泵。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泵通过压电驱动器驱动液腔的容积增大或者减小,泵体和外部的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之间产生液体压力差,从而使得液体能够进入或者流出泵体,由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通流面积沿第一端口到其第二端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利用液体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进入或者流出泵体时受到的流动阻力不同,使得在整个“吸液”和“出液”的过程中,进液管道内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流道进入液腔,液腔中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二流道流出至出液管道,而从液腔倒流回进液管道和从出液管道倒流回液腔的液体的量是很少的,从而实现了液泵能够“单向”泵送液体的功能。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液泵是依靠压电驱动器的振动来改变液腔的容积,从而造成压差来泵送液体的,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电
磁驱动的液泵相比,其工作过程不会产生电磁干扰,且压电驱动器的质量相比传统的电磁泵中的电磁驱动机构的质量更小,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液泵应用至无人机时,不会对无人机的通讯功能部件带来较大的影响,保证无人机定位精度、数据传输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液泵整体质量更小,减小无人机的负重从而保证其续航能力。
[0022]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泵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包括泵壳(10),所述泵壳(10)上形成有用于与进液管道(31)连通的进液口(11)和用于与出液管道(32)连通的出液口(12),所述泵壳(10)内形成有第一流道(13)、第二流道(14)以及液腔(15),所述第一流道(13)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液腔(15)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4)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液腔(15)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4)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出液口(12)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3)和所述第二流道(14)均沿与所述泵体(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沿从所述第一流道(13)的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的方向,所述第一流道(13)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沿从所述第二流道(14)的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流道(14)的第二端口的方向,所述第二流道(14)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压电驱动器(2),设置在所述泵壳(10)上,所述压电驱动器(2)用于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液腔(15)的容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0)包括沿所述泵体(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6)和第二壳体(17),所述进液口(11)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16)上,所述第一流道(13)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16)内,所述出液口(12)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17)上,所述第二流道(14)和所述液腔(15)均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17)内,所述压电驱动器(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7)上;所述第一流道(13)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流道(13)沿所述第一壳体(16)的周向围绕所述进液口(11)设置,所述第二流道(14)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流道(14)沿所述第二壳体(17)的周向围绕所述液腔(15)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6)与所述第二壳体(17)之间具有间隙(18),所述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间隙(18)与所述液腔(1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6)包括沿所述泵体(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161)和第一封板(162),所述进液口(11)形成在所述第一端板(161)上,所述第一端板(161)与所述第一封板(16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163),多个所述第一凸块(163)沿所述第一壳体(16)的周向围绕所述进液口(11)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块(163)与所述第一端板(161)和所述第一封板(162)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流道(13);所述第二壳体(17)包括沿所述泵体(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所述第二封板(172)位于所述第一封板(162)与所述第二端板(171)之间,所述出液口(12)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板(171)上,所述压电驱动器(2)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171)上,所述第二端板(171)与所述第二封板(17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173),多个所述第二凸块(173)沿所述第二壳体(17)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凸块(173)靠近所述第二壳体(17)的中心轴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共同限定出所述液腔(15),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块(173)与所述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流道(14);所述第一端板(161)与所述第二封板(172)连接,所述第一封板(162)与所述第二封板(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焓毛一年初征郜奥林刘璐姜欣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