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104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槽体,所述电解槽体设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体的上部设有和所述电解槽相通的排水口;第一电极管,竖向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内;第二电极管,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管中,所述第二电极管的外管壁与所述第一电极管的内管壁之间形成电极反应室,所述第二电极管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电极管的下部设有布水口,所述布水口与所述电极反应室连通,所述电极反应室与所述电解槽相通,所述第一电极管与所述第二电极管电离产生的金属阳离子能够与磷酸盐溶液反应形成沉淀物。提高了金属阳离子的利用率,单对电极的极板面积,降低了电解能耗。能耗。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目前处于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其中农村污水排放问题尤其突出,污水量大、且分散,不易集中处理。因此设计开发一款针对分散性污水处理的一体式净化槽设备,用以弥补市政污水处理难以规模化处理的部分,显得十分必要且高效,而其中除磷工艺成为关键技术,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0003]目前,污水除磷方法通常有两种:生物法和化学沉淀法及其联合工艺。但是,生物法除磷效率不够稳定,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化学沉淀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工艺中,需额外增加储药罐和计量泵,且需专人进行设备维护和药剂配置,占地面积偏大,应用到农村市场的中小型污水处理领域很不方便。
[0004]电解法除磷工艺综合了电絮凝、沉淀以及气浮等多种作用,除磷率较高、性能稳定、选择性更强、同时便于日常维护,已广泛应用于处理纺织、印染等行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能够对含磷污水进行处理。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0007]电解槽体,所述电解槽体设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体的上部设有和所述电解槽相通的排水口;
[0008]第一电极管,竖向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内;
[0009]第二电极管,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管中,所述第二电极管的外管壁与所述第一电极管的内管壁之间形成电极反应室,所述第二电极管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电极管的下部设有布水口,所述布水口与所述电极反应室连通,所述电极反应室与所述电解槽相通,所述第一电极管与所述第二电极管电离产生的金属阳离子能够与磷酸盐溶液反应形成沉淀物。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对含磷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第一电极管和第二电极管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污水由第二电极管的进水口流入第二电极管中,从第二电极管的布水口流出,并流入电极反应室和电解槽中,并在电极反应室中向上流动,污水在向上流动过程中,污水的流向和电场的方向垂直,在此过程中,由第一电极管或第二电极管电离出来的金属阳离子和污水中的磷酸盐反应形成沉淀,由第一电极管或第二电极管电离产生的氢气和沉淀充分混合,形成气、固、液三相混合的状态,沉淀物在气浮和水流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最后从与电解槽相通的排水口排出。采用由第二电极管中间进水,向四周出水;再由第一电极管的底部进水,上部出
水的方式,使水流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增强了电离的金属阳离子与污水之间的传质,提高了金属阳离子的利用率,使同等条件下(进水TP浓度、总磷去除率、水力停留时间)所需的电流强度降低,降低了电解能耗。第一电极管和第二电极管内外设置,大大增加了单对电极的极板面积,在相同的极板间距、极板数量、电流强度下,降低了输入电压,降低了电解能耗。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解槽体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设有筒口,所述筒盖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筒口上,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之间形成所述电解槽,所述筒盖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二电极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为绝缘管。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绝缘体,所述第一电极管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筒盖绝缘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若干块绝缘板材,所述绝缘板材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管的外部,所述绝缘板材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管连接,上端与所述筒盖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极限位卡座,所述电极限位卡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解槽的底部,所述电极限位卡座上设有第一电极管卡槽,所述第一电极管的上端设有上管口,所述第一电极管的下端设有下管口,所述第一电极管的下管口能够插装在所述第一电极管卡槽中。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极限位卡座上设有第二电极管卡槽,所述第二电极管上端的管口为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电极管下端的管口为所述布水口,所述第二电极管的下端能够插装在所述第二电极管卡槽中。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管卡槽和所述第二电极管卡槽的槽口均是为向外扩张的倒“八”状。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环绕所述筒体的外筒壁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筒口下方,用于承接从所述筒体的筒口溢出的污水,所述溢流槽设有所述排水口。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管和/或第二电极管为铝电极、铁电极、铁铝电极中的一种。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管和所述第二电极管均为圆管体,所述第一电极管和所述第二电极管同心设置。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的流向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的爆炸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0、电解槽体;110、排水口;120、筒体;130、筒盖;140、进水管;200、第一电极管;300、第二电极管;400、电极反应室;500、支架;510、绝缘板材;600、电极限位卡座;610、第一电极管卡槽;700、溢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体,所述电解槽体设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体的上部设有和所述电解槽相通的排水口;第一电极管,竖向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内;第二电极管,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管中,所述第二电极管的外管壁与所述第一电极管的内管壁之间形成电极反应室,所述第二电极管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电极管的下部设有布水口,所述布水口与所述电极反应室连通,所述电极反应室与所述电解槽相通,所述第一电极管与所述第二电极管电离产生的金属阳离子能够与磷酸盐溶液反应形成沉淀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体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设有筒口,所述筒盖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筒口上,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之间形成所述电解槽,所述筒盖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二电极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为绝缘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绝缘体,所述第一电极管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筒盖绝缘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若干块绝缘板材,所述绝缘板材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管的外部,所述绝缘板材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管连接,上端与所述筒盖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臻成腾飞刘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长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