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069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氨水泵、冷水泵、换热器、供水管路、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氨水泵和所述冷水泵连接;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上。该系统结构简单,安全、有效、可靠且操作简便,能充分利用7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能利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蒸发的循环氨水与煤气在初冷器冷却过程中与煤气中的水蒸汽、氨、焦油、萘等被冷凝冷却下来,形成冷凝液。冷凝液在焦油氨水分离器或机械化澄清槽中静止分离,得到氨水,温度一般为73~78℃,对于其中的73~78℃氨水,部分用于循环喷洒冷却焦炉煤气,循环量约为6m3/t干煤,大部分很难处理。一般循环氨水温度应高于集气管煤气露点5~10℃,当装入煤水分在8%~11%时,相应的煤气露点温度为65~70℃,即循环氨水温度在70~75℃也可满足喷洒冷却煤气要求,故73~78℃的循环氨水可利用3~7℃温差后再用于循环冷却煤气。
[0003]目前,焦化厂企业人员较多,需要热水洗澡和食堂用热水,但洗浴和用水的时间不定,所以利用热水储水罐存储热水,一方面,大量的余热未被利用,一方面又需要热能来加热常温水供员工洗澡生活所用,不符合焦化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的发展方向。
[0004]因此,提供一种能高效利用循环氨水余热加热生活用水的余热回收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安全、有效、可靠且操作简便,能充分利用73
°‑
78
°
氨水的余热加热生活用水,既能避免热能浪费,又能节省加热成本。
[0006]基于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氨水泵、冷水泵、换热器、供水管路、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
[0008]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氨水泵和所述冷水泵连接;
[0009]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上。
[0010]优选地,所述氨水泵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0011]所述供水管路包括A、B、C、D、E和F,其中供水管路A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供水管路B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
[0012]优选地,还包括热水出口和冷水入口;
[0013]所述供水管路C一端与所述换热器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水出口连接;
[0014]所述供水管路D一端与所述换热器3连接与另一端所述冷水泵2连接;
[0015]所述供水管路E一端与所述冷水泵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水入口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供水管路F一端与所述供水管路E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水管路C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监测元件、第二监测元件和第三监测元件;
[0018]所述第一监测元件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A上,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出口向所述换热器输入的液体温度;
[0019]所述第二监测元件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B上,用于监测所述换热器向所述第二出口输出的液体温度;
[0020]所述第三监测元件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C上,用于监测所述换热器向所述热水出口输出的水温。
[0021]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0022]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监测元件与所述换热器之间;
[0023]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检测元件与所述热水出口之间;
[0024]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F上;
[0025]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E上。
[0026]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测元件、所述第二监测元件和所述第三监测元件均为温度传感器。
[0027]优选地,所述第一出口内输入的液体为78
°
氨水;
[0028]所述第二出口输出的液体为73
°
氨水。
[0029]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变频器;
[0030]所述变频器与所述冷水泵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冷水泵的频率。
[0031]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PLC或DCS中的一种。
[0032]本技术提供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供水管路使换热器与氨水泵和冷水泵连通起来,使氨水泵中的液体与冷水泵中的自来水进行热交换,再通过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共同作用,达到精准控制自来水温度提高的技术效果;再通过供水管路将已提高温度的自来水输出用于日常生活。本方案所提供的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有效的利用剩余热能,避免了热能的浪费的同时,节省了其他加热方式导致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技术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00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浪费剩余热能,加热热水造
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0039]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氨水泵1、冷水泵2、换热器3、供水管路4、监测装置5和控制装置6;
[0040]换热器3通过供水管路4分别与氨水泵1和冷水泵2连接;
[0041]监测装置5与控制装置6均设置在供水管路4上。
[0042]本技术提供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供水管路使换热器与氨水泵和冷水泵连通起来,使氨水泵中的液体与冷水泵中的自来水进行热交换,再通过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共同作用,达到精准控制自来水温度提高的技术效果;再通过供水管路将已提高温度的自来水输出用于日常生活。本方案所提供的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有效的利用剩余热能,避免了热能的浪费的同时,节省了其他加热方式导致成本的增加。
[0043]优选地,氨水泵1包括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
[0044]供水管路4包括A、B、C、D、E和F,其中供水管路A41一端与换热器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出口11连接,供水管路B42一端与换热器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出口12连接。
[0045]实际运用过程中,可将氨水泵设置为一个,并将供水管路设置为六条,其中供水管路A分别与供热器和第一出口连接,供水管路B分别与供热器和第二出口连接。上述两条供水管路用于使氨水泵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
[0046]优选地,还包括热水出口和冷水入口;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泵(1)、冷水泵(2)、换热器(3)、供水管路(4)、监测装置(5)和控制装置(6);所述换热器(3)通过所述供水管路(4)分别与所述氨水泵(1)和所述冷水泵(2)连接;所述监测装置(5)与所述控制装置(6)均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4)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泵(1)上设有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所述供水管路(4)包括A、B、C、D、E和F,其中供水管路A(41)一端与所述换热器(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11)连接,供水管路B(42)一端与所述换热器(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12)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出口和冷水入口;所述供水管路C(43)一端与所述换热器(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水出口连接;所述供水管路D(44)一端与所述换热器(3)连接与另一端所述冷水泵(2)连接;所述供水管路E(45)一端与所述冷水泵(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水入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路F(46)一端与所述供水管路E(4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水管路C(43)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5)包括第一监测元件(51)、第二监测元件(52)和第三监测元件(53);所述第一监测元件(51)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A(41)上,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出口(11)向所述换热器(3)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科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瑞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