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的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62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的氨检测装置。该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笔和检测发光机构等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氨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笔和检测发光机构的协同配合,可实现氨气的快速检测,成本低,装置便携,易于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的氨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的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氨气(Ammonia),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NH3,分子量为17.031,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氨的来源主要是由公共场所中美容美发业使用的染发剂及烫发剂的挥发、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水泥防冻剂尿素的分解、城市下水道排泄物的挥发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单位立方米所允许的最高氨气含量为0.2mg;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车间内单位立方米最高容许含量为30mg;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企业的二级标准中氨气为2.0mg/m3,三级标准中氨气为5.0mg/m3。目前氨气已有的检测方法包括有分光光度法、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法和利用光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法。其中,分光光度法测定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但依赖分光光度计;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仪体积小、检测数据相对快且准确,操作便捷,可现场直接检测和连续检测,但成本较高,具有易损耗性,难以检测高浓度的氨气,在实际使用中还会普遍存在取样流量、气体交叉干扰以及预前处理等问题;光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速度快,但该装置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0003]目前,已有报道研制了便携式的氨检测装置,例如专利CN102565040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光电氨气检测装置,专利CN202994757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但该类研究还较少,开发一种便携的氨的检测装置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中氨气检测装置存在不便捷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便携的氨检测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氨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笔和检测发光机构的协同配合,可实现氨气的快速检测,成本低,装置便携,易于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的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笔和检测发光机构;所述检测笔包括笔本体、设于笔本体内部的氨气响应件和用于控制氨气响应件伸缩于笔本体的笔帽;所述检测发光机构包括用于提供紫外光的紫外光提供件和用于检测荧光的荧光检测件;所述氨气响应件的外层为可对氨气响应的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接触氨气时会发生颜色变化,且经紫外光提供件提供的紫外光激发后产生荧光。
[0007]本技术提供的氨检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按压使得氨气响应件伸出笔本体进而与空气中的氨气接触,一般情况下,在接触几分钟(例如20分钟)后,氨气响应件将会发生颜色变化,利用紫外光提供件产生的紫外光照射变色后的氨气响应件后将激发产生荧光,然后利用荧光检测件对荧光强弱经常测定,即可得知氨气的浓度及是否超过相应的标准。
[0008]本技术提供的氨检测装置可实现氨气的快速检测,且可随时更换氨气响应件,成本低,装置便携,易于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9]现有常规的按压式自动铅笔的笔本体(例如揿动式)均可用于本技术中,以实现氨气响应件的伸缩。
[0010]优选地,笔本体为揿动式自动铅笔本体。
[0011]更为优选地,所述笔本体包括笔身、笔头、设于笔身内的笔芯保护管、卡头、锁紧箍和弹簧;所述笔芯保护管套设于氨气响应件上,且氨气响应件可伸缩于笔芯保护管。
[0012]当按压笔帽时,压缩弹簧,氨气响应件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向下移动,并使卡头的爪片张开,同时氨气响应件依靠自身的重力离开原本的位置,沿着笔芯保护管移动一定的长度;压力释放后氨气响应件自动被锁紧箍和卡头锁紧定位,完成一次氨气响应件的伸出。
[0013]优选地,所述笔本体和氨气响应件间套设有管,所述管与笔本体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氨气响应件和管间填充有表面圆滑的填充件,所述填充件与管和氨气响应件贴合且长于响应件。
[0015]利用填充件对氨气响应件的阻尼作用,可使得氨气响应件在滑出时能够一段一段地逐步暴露在空气中。
[0016]更为优选地,所述填充件为若干根纤维。
[0017]优选地,所述氨气响应件为表面带有发光材料层的镀膜纤维。
[0018]本领域现有的可与氨气发生荧光反应的发光材料层均可用于本技术中。
[0019]该镀膜纤维可通过如下过程制备得到:
[0020](1)用萃取瓶将300μL甲基三甲氧基硅烷、150mg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mg DQ2(1,2

二氢喹喔啉衍生物(6,7

dimethyl
‑2‑
pentyl

2,3

di

p

tolyl

1,2

dihydroquinoxaline))、300μL三氟乙酸(三氟乙酸应最后放入)混合,再用超声波清洗仪进行超声震荡10min,使溶液混合均匀。混合均匀的成膜液呈红色,再取30mg硅油滴于溶液上层,这时溶液整体分为两层,上次透明,下层红色,静置10min。
[0021](2)取若干根光纤纤维,将光纤纤维一端浸入红色溶液中,光纤纤维彼此分开防止粘连,静置40

50min。取出光纤纤维,我们会看到浸入的一端有一层红色镀层,用滤纸吸干、晾干,即得镀膜纤维。
[0022]优选地,所述紫外光提供件为紫外灯。
[0023]所述荧光检测件包括检测孔、检测及控制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检测及控制模块分别与检测孔和显示屏电连接。
[0024]利用检测及控制模块对检测孔处的荧光进行测定,并将得到的荧光值显示于显示屏中。
[0025]优选地,所述检测发光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紫外光提供件和荧光检测件通断电的电源开关及用于控制紫外光提供件开合的紫外光开关。
[0026]优选地,所述检测发光机构还包括用于提示氨气浓度是否超标的指示灯。
[0027]利用指示灯可显示氨气浓度是否超标,例如红灯代表超标,绿灯代表不超标。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9]本技术提供的氨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笔和检测发光机构的协同配合,可实现氨气的快速检测,成本低,装置便携,易于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氨检测装置中检测笔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氨检测装置中检测笔的局部示意图;
[0032]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氨检测装置中检测笔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0033]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氨检测装置中检测发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氨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35]图6为不同氨气浓度(mg/m3)对应的光强(lx)值图;
[0036]其中,1为检测笔,11为笔本体,111为笔身,112为笔头,12为氨气响应件,13为笔帽(按压式),14为管,15为填充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的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笔(1)和检测发光机构(2);所述检测笔(1)包括笔本体(11)、设于笔本体(11)内部的氨气响应件(12)和用于控制氨气响应件(12)伸缩于笔本体(11)的笔帽(13);所述检测发光机构包括用于提供紫外光的紫外光提供件(21)和用于检测荧光的荧光检测件(22);所述氨气响应件(12)的外层为可对氨气响应的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接触氨气时会发生颜色变化,且经紫外光提供件(21)提供的紫外光激发后产生荧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本体(11)为揿动式自动铅笔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本体(11)包括笔身(111)、笔头(112)、设于笔身(111)内的笔芯保护管、卡头、锁紧箍和弹簧;所述笔芯保护管套设于氨气响应件(12)上,且氨气响应件(12)可伸缩于笔芯保护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本体(11)和氨气响应件(12)间套设有管(14),所述管(14)与笔本体(11)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鑫张海阳焦哲李泓江沈智鹏郭志豪姚瑞芬萧兆贞黄晓琳曾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