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19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具有金属制的设备外壳(11)、配置在该设备外壳内的天线(32),在所述设备外壳(11)内面和所述天线之间,配置有导磁率比所述设备外壳(11)高的磁性构件(40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天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接收规定的电波的天线的电子设备及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电子设备之一的钟表,已知有:具备接收包括时刻数据(即时间码)的标准电波的棒形天线,并基于用该棒形天线接收的标准电波进行时刻修正的电波表。在棒形天线中有如下的问题,即,当附近有金属构件时,因在天线线圈中产生的磁通通过附近的金属而产生涡电流损耗,使棒形天线的接收灵敏度恶化。所以,如USP6,657,922中所示,通过将手表壳用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在12点侧的表带安装部上形成向上方开口的凹部,在该凹部中收纳天线,来使得棒形天线远离金属制的后盖。    但是,树脂制的手表壳与金属制的手表壳相比,没有质感、重量感,没有档次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即使设备外壳、后盖等外装构件的一部分或全部由金属制成,天线的接收信号性能也不会降低的电子设备及天线装置。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具备金属制的设备外壳、配置于该设备外壳内的天线、配置于所述设备外壳内面和所述天线之间的与所述设备外壳相比导磁率更高的磁性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将外壳、后盖等外装构件的一部分或全部用金属制成,也可以实现不会使天线的接收灵敏度恶化的电子设备及天线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手表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手表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手表的概略剖视图。图4A是将磁性片局部粘接的手表的概略纵剖视图,图4B是概略横剖视图。图5是将磁性片贴附在钟表组件上的手表的概略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手表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手表的12点-6点剖视图。图8是图6的手表的后视图。图9A是天线的构成图,图9B是表示磁通的分布的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4的天线及磁性构件的配置的手表的概略后视图。图11是磁性构件的构成图。图12是后盖的俯视图。图13是实施例4的磁通的分布图(1)。图14是实施例4的磁通的分布图(2)。图15A、15B是表示改变了磁性构件的导磁率后的测定结果的图。图16是表示由磁性构件的导磁率造成的磁通分布的变化的图。图17是实施例5的手表的12点-6点剖视图。图18是实施例5的手表的后视图。图19是表示实施例5的天线、磁性构件及非磁性导电构件的配置的概略后视图。图20是实施例5的磁通的分布图(1)。图21是实施例5的磁通的分布图(2)。图22是实施例5的手表的12点-6点剖视图。图23是实施例6的手表的后视图。图24A-C是表示天线装置的构造的图。图25是表示实施例6的天线装置的配置的概略后视图。图26是磁性构件的构成的变形例。-->图27A-C是表示天线装置的变形例(1)的图。图28是表示天线装置的变形例(2)的图。图29是表示天线装置的变形例(3)的图。图30是实施例7的手表的分解立体图。图31是图30的手表的主要部分概略剖视图(3点-9点剖视图)。图32是图30的手表的主要部分概略剖视图(12点-6点剖视图)。图33是图30的手表的后盖的主视图。图34A、34B是表示基于不锈钢环的有无的天线的接收效率的测定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是实施例1的手表1的概略纵剖视图。手表1具备作为外装部件的表壳11和作为外装部件的后盖23,由表壳11和后盖23构成电子设备的筐体。另外,在手表1的表壳11内,收容有钟表组件31,在该钟表组件31中,收纳有接收标准电波的天线32。另外,在表壳11的12点、6点方向上,安装有用于将电子设备佩戴在手腕上的表带10、10。天线32为棒形天线,具备由非晶态或铁氧体等相对导磁率高而且导电率小的磁性材料制成的棒形的芯、在芯的周围卷绕铜等导线而形成的线圈。此外,天线32当被放置于由标准电波形成的磁场(以下称为「信号磁场」。)中时,该信号磁场的磁通(以下称为「信号磁通」。)集中于较周围的空间相对导磁率高的芯处而与线圈交链,在线圈中就会朝向阻碍线圈内部的信号磁通的变化的方向产生反磁通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而且,由于标准电波为交流信号,因此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交流。钟表组件31还具备具有各种电路等的IC芯片、用于使时针或秒针等指针34在文字盘33上转动的模拟指针机构。作为IC芯片所具有的电路要素,有:控制钟表组件31的各部的CPU等控制IC,利用铜等导线而与天线32的线圈电连接、检测在天线32的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并将检测出的电信号放大、解调而取出标准电波中所含的时刻数据(即时间码)的接收电路,和具有振荡器而对当前时刻进行计时的计时电路。控制IC-->基于由接收电路取出的时刻数据而对计时电路的计时时刻进行修正,并进行控制模拟指针机构而使指针34转动等的处理,显示被修正后的当前时刻。表壳11由不锈钢或钛等金属制成,形成环状的形状。另外,在表壳11的上面中央部,夹隔衬垫22嵌有表玻璃21,从而可以观察表壳11内部的文字盘33,并且,在下面夹隔防水圈24安装有由与表壳11相同的金属形成的后盖23,构成筐体。此外,在表壳11的内部,在后盖23的上方配置有钟表组件31,在其上方还配置有文字盘33。天线32被收纳在钟表组件31的12点侧。另外,在表壳11的内周面及后盖23的内面(表壳11的内部侧的面;图中上面)上,分别利用贴附等粘接有磁性片40a、40b。磁性片40a、40b是在树脂薄片上配合了非晶态或铁氧体等磁性材料的构件,是比形成表壳11或后盖23的金属的相对导磁率更高并且导电率更小的磁性构件。即,手表1在天线32与由金属形成的表壳11及后盖23的各自之间,配置了作为磁性构件的磁性片40a、40b。此外,相对于信号磁场在天线32中产生的去磁(磁通)按照形成磁阻更小的路径的方式分布。具体来说,磁性片40a的相对导磁率比由金属形成的表壳11的更大。由此,在天线32中产生的磁通中的与表壳11的内周面相面对的部分的磁通就会通过磁阻更小的磁性片40a内,而通过表壳11的磁通极少。另外,磁性片40b的相对导磁率也大于由金属形成的后盖23。由此,在天线32中产生的磁通中的与后盖23的内面相面对的部分的磁通就会通过磁阻更小的磁性片40b内,而通过后盖23的磁通极少。即,由于通过表壳11及后盖23的磁通极少,因此基本上不产生涡电流。另外,磁性片40a、40b由于导电率小,因此即使磁通通过也基本上不会产生涡电流。所以,由于基本上不会产生由天线32中产生的去磁造成的涡电流损耗,因此就可以抑制收纳(配置)在由金属形成的表壳11的内部的天线32的接收灵敏度的恶化(降低)。以上,根据实施例1的手表1,通过在由金属制成的表壳11及后盖23和天线32之间配置作为磁性构件的磁性片40a、40b,从而基本上不会发生因磁通通过金属而造成的涡电流损耗,因此就可以抑制天线32的接-->收灵敏度的恶化(降低)。而且,在图1中,也可以不用金属形成表壳11,而用ABS树脂等合成树脂来形成。此时,就不需要粘接在表壳11的内周面上的磁性片40b,而仅设置粘接在后盖23的内面上的磁性片40a即可。这是因为,形成表壳11的合成树脂即使通过磁通也不会产生涡电流,即不产生涡电流损耗,天线32的接收灵敏度不会恶化。[实施例2]  下面,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而且,在实施例2中,对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要素使用相同符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金属制的设备外壳、配置于该设备外壳内的天线,其特征是,在所述设备外壳内面和所述天线之间,配置有导磁率比所述设备外壳高的磁性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2-2 2003-402675;JP 2004-4-21 2004-1259221.一种电子设备,具备金属制的设备外壳、配置于该设备外壳内的天线,其特征是,在所述设备外壳内面和所述天线之间,配置有导磁率比所述设备外壳高的磁性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磁性构件的导电率比所述设备外壳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磁性构件被设于所述设备外壳内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在所述设备外壳内,收容有电子组件,在该组件内收纳有所述天线及其它电子部件,所述磁性构件被设于所述组件的外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磁性构件是在树脂片中分散有磁性材料的磁性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还具有配置于所述设备外壳和所述磁性构件之间、导电率比所述设备外壳的导电率高、导磁率高于1并且低于所述磁性构件的导磁率的磁通排斥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磁通排斥构件被配置于所述设备外壳内面,所述磁性构件被配置于所述磁通排斥构件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在所述设备外壳内收容有用于显示时刻的组件,在所述设备外壳上安装有用于将设备佩戴在手腕上的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天线具有棒状的芯和卷绕在该芯上的线圈,所述磁性构件是与所述芯的轴向平行地配置的板状或膜状的构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在所述设备外壳内,收容有电子组件,在该组件内,收纳有所述天线及其它电子部件,在所述设备外壳内面和所述电子组件之间,插入有形成了与天线相面对的缺口的框构件,所述磁性构件被配置在所述框构件的缺口上。-->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还具有安装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下侧的金属制的后盖、夹隔在所述设备外壳和后盖之间的用于增大所述设备外壳和所述后盖之间的电阻的环状的隔离构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还具有安装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下侧的金属制的后盖、夹隔在所述设备外壳和后盖之间的用于将所述设备外壳和所述后盖绝缘的环状的隔离构件。13.一种电子设备,具有设备外壳、安装在该设备外壳下面的金属制的后盖、收纳在所述设备外壳内的天线,其特征是,在所述后盖内面和所述天线之间,配置有导磁率比所述后盖高的磁性构件。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磁性构件的导电率比所述后盖低。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磁性构件被设于所述后盖内面上。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是,在所述设备外壳内,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纯朗木村壮泽田亮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