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引流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外科引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内固定套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穿设于升降板的导向杆,所述升降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吸引罐,所述吸引罐的侧壁设置有吸引泵,所述吸引罐的顶端设置有吸引管。所述升降板的侧壁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上挂设有引流袋,所述引流袋上设置有吸引袋管。所述吸引罐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升降板靠近挂钩的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本新型使用简单,可以应用于不同组织液的患者。组织液的患者。组织液的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外科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引流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外科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心血管病患者,由于患者的胸腔内存在积液或者气体,一方面为了排出后保证胸腔内无易感染组织液,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胸腔内的负压状态。
[0003]在实际的手术中,每个患者的胸腔内残存的积液量是不定的,有的患者多,有的患者少,而且积液会因为病情产生,需要定时排出。目前的引流装置为一个引流袋,在实际的排出时对于积液较多的患者,需要多次更换排出,针头的插拔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伤害。而且对于一些插管排液的患者,需要活动或者上卫生间时,需要自己拿着引流袋,导致极其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心血管外科引流装置,解决了上述存在的引流需要多次更换引流袋和患者自己手拿引流袋的问题,实现了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使用引流袋或者引流罐,同时设置有可以移动万向轮,患者可以作为辅助器械移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心血管外科引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内固定套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穿设于升降板的导向杆,所述升降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吸引罐,所述吸引罐的侧壁设置有吸引泵,所述吸引罐的顶端设置有吸引管。
[0007]优选地,所述升降板的侧壁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上挂设有引流袋,所述引流袋上设置有吸引袋管。<br/>[0008]优选地,所述吸引罐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0009]优选地,所述升降板靠近挂钩的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万向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设置有引流袋和引流罐,可以根据需要引流患者的实际需要,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引流,一方面避免了引流袋的浪费,另一方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率,此外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0012]2.设置有可以调节高度的挂钩,目前由于输液架的高度过高,引流袋一般放置于患者的床上,本新型解决了引流袋的放置问题,而且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调节相应的高度;
[0013]3.设置有把手和万向轮,一方面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对于插引流管的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推着引流装置移动,起到了轮椅的辅助作用,而且避免了患者需要将引流袋绑在腰上的问题;
[0014]4.设置有丝杆带动的升降板,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将升降板调节至合适的高度,
有利于不同身高的医护或者患者的使用,同时可以不使用时可以将其一部分放置于床下,节约空间;
[0015]4.吸引罐上设置有吸引泵和带阀门的排液管,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调节吸引的速度和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吸引满之后通过排液管排出组织液。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底板,2.丝杆,3.导向杆,4.升降板,5.吸引罐,6. 吸引泵,7.排液管,8.把手,9.吸引管,10.电机,11.吸引袋管, 12.悬挂部,13.引流袋,14.第二伞齿轮,15.万向轮,16.第一伞齿轮,17.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
[0022]参照附图1,一种心血管外科引流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驱动有第一伞齿轮16,所述第一伞齿轮16啮合有第二伞齿轮14,所述第一伞齿轮16和第二伞齿轮14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伞齿轮14内固定套设有丝杆2,所述丝杆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底板1上,所述丝杆2上设置有升降板4,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将升降板4调节至合适的高度,有利于不同身高的医护或者患者的使用,同时可以不使用时可以将其一部分放置于床下,节约空间。
[0023]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穿设于升降板4的导向杆3,所述升降板4的上端面设置有吸引罐5,所述吸引罐5的侧壁设置有吸引泵6,所述吸引罐5的顶端设置有吸引管9。
[0024]所述升降板4的侧壁设置有挂钩17,所述挂钩17上挂设有引流袋13,所述引流袋13的上部一体成型有悬挂部12,悬挂部12开设有悬挂孔,可以穿过挂钩17,所述引流袋13上设置有吸引袋管 11。
[0025]所述吸引罐5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液管7,所述排液管7上设置有阀门,可以在吸引满之后通过排液管排出组织液。
[0026]所述升降板4靠近挂钩17的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把手8,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5,一方面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对于插引流管的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推着引流装置移动,起到了轮椅的辅助作用,而且避免了患者需要将引流袋绑在腰上的问题。
[0027]本技术的原理及使用流程:
[0028]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当需要引流的组织液较多时,将吸引管9插进患者的胸腔内,打开吸引泵6,吸引患者胸腔内的积液或者气体。当需要引流的积液较少时,将吸引袋管11插进患者的胸腔内在吸引袋13的负压下吸引积液。
[0029]同时,根据医生或者患者的身高,调节升降板4至合适的高度,同时当患者需要活动或者上卫生间,可以通过把手8推动装置移动,起到滑动扶手的作用。使用完毕后,可以将升降板4调节至最低,将其放置于床底下或者收纳于其它的位置。
[00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外科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驱动有第一伞齿轮(16),所述第一伞齿轮(16)啮合有第二伞齿轮(14),所述第二伞齿轮(14)内固定套设有丝杆(2),所述丝杆(2)上设置有升降板(4),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穿设于升降板(4)的导向杆(3),所述升降板(4)的上端面设置有吸引罐(5),所述吸引罐(5)的侧壁设置有吸引泵(6),所述吸引罐(5)的顶端设置有吸引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平,郭惠明,黄劲松,温树生,岑坚正,黄焕雷,孙图成,于长江,庄建,陈寄梅,刘健,何标川,陈泽锐,吴怡锦,吴敏,李欣,肖飞,李佳妮,刘南波,朱烁基,李戈,赵明一,朱小兰,任琼,李哲韬,王露,邓宇志,李嘉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