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输装置及其天线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979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线结构,包括一电路板、一导电壳体、一第一电性连接部以及一第二电性连接部。所述电路板具有一馈入端以及一接地端,且导电壳体是环绕于电路板外围。其中,第一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馈入端以及导电壳体,且所述第一电性连接部垂直于该电路板表面。另外,第二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接地端以及导电壳体,且第二电性连接部垂直于电路板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传输装置及其天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天线结构以及一种采用天线结构的无线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讯的逢勃发展,且有鉴于许多通讯产品均趋于小型化,一些内嵌式的天线因此应运而生,目前较普遍所使用的微型天线有芯片天线(chip antenna)与平面型天线(planar antenna)等。一般而言,上述这些类型的天线均具有体积小的特点,其中常见的芯片天线如采用共烧陶瓷技术(LTCC)制作的陶瓷芯片天线(ceramic chip antenna),而平面型天线设计亦有很多,例如微带天线(microstripeantenna)、印刷式天线(printed antenna)与平面倒F型天线(Planar Inverted FAntenna,PIFA)等等,这些天线被广范地应用于GSM、DCS、UMTS、WLAN与蓝芽等无线终端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无线局域网络卡等等。首先请参阅图1a、1b,以一内建有现有平面倒F型天线的无线传输装置10为例,其主要是由一塑料壳体C以及位于塑料壳体C内部的电路板20所组成,上述平面倒F型天线(PIFA)是设置于电路板20上,用以发射与接收电磁信号。其中,具有现有平面倒F型天线结构的电路板20是如图2a和2b所示,电路板20主要是由一基板200、一馈电接脚201、一短路接脚202、一长条形金属203以及一接地金属G所组成。如图所示,长条形金属203具有一开路端2030以及一短路端2031,其中短路接脚202是位于短路端2031处,并电性连接长条形金属203以及接地金属G,而馈电接脚201则由长条形金属203中间位置向外延伸至一匹配电路(未图示)。特别是,上述馈电接脚201是与前述接地金属G互不相连以避免短路。一般而言,前述开路端2030与短路端2031间的距离是约略等于四分之一波长。然而,由于现有平面倒F型天线结构中的金属部分(馈电接脚201、短路接脚202、长条形金属203以及接地金属G)是多采印刷电路而分布于基板10的表面,因此其仅-->可利于接收平面极化信号为主,然而对于具垂直极化特性的电磁信号接收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平面型天线结构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地改善对于垂直极化信号接收效果和美观效果的天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天线结构,包括一电路板、一导电壳体、一第一电性连接部以及一第二电性连接部。所述电路板具有一馈入端以及一接地端,且导电壳体环绕于电路板外围。其中,第一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馈入端以及导电壳体,且所述第一电性连接部垂直于该电路板表面。第二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接地端以及导电壳体,且第二电性连接部垂直于电路板表面。如前所述的天线结构中,所述导电壳体具有一开口以及一中心轴,导电壳体是朝中心轴方向延伸,且中心轴穿过前述开口。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是平行于中心轴。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电性连接部是垂直于导电壳体表面。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是呈矩形。如前所述的天线结构中,导电壳体是由金属材质制成。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现有具有平面式天线结构的电路板位于一塑料壳体内的示意图;图1b是表示图1a中电路板20的局部示意图;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中天线结构的示意图;图2b是表示图2a中X1方向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2a以及图2b,其中图2b是表示由图2a中X1方向的侧视图。如图2a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天线结构主要是由一导电壳体C、一电路板P、-->一第一电性连接部A1以及一第二电性连接部A2所组成,其中电路板P包括一般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无线电接收与发射电路,借此可广泛地应用于一无限传输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无线局域网络卡等等。于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导电壳体C是呈一长条形的中空结构,并沿着中心轴X方向延伸,其中导电壳体C是由环绕于电路板P周围的平板C1、C2、C3及C4所组成,并形成一矩形开口C0,此外电路板P则是以平行于上述中心轴X的姿态设置于导电壳体C内部。特别是,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结合前述电路板P以及外围的导电壳体C形成立体的天线结构,其中上述导电壳体C与电路板P之间是透过长条状的第一电性连接部A1以及第二电性连接部A2电性导通。如图2a、2b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电性连接部A1、A2垂直于前述电路板P以及平板C1的表面,又第一电性连接部A1是连接位于电路板P上的一馈入端F(feed point),而第二电性连接部A2则电性连接位于电路板P上的一接地端G,其中电路板P上的馈入端F与接地端G是互不相连以避免发生短路(如图2a所示)。再请参阅图2b,由开口C0处沿X1方向视的(如箭头所示方向),由电路板P向上延伸的第一、第二电性连接部A1、A2与位在电路板P外围的导电壳体C是形成立体的天线结构,相较于现有平面型天线可提供更佳的效能。其中,可适当地设计导电壳体C于中心轴X方向上的长度,以利于接收不同频率(亦即不同波长)的信号。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第二电性连接部A1、A2是呈垂直于电路板P表面的姿态,因此可有效地克服现有平面型天线对于垂直极化信号接收效果不佳的缺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装置,透过第一、第二电性连接部A1、A2电性连接一电路板P以及一环绕于电路板P外围的导电壳体C,可大幅地提升天线的效能。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中可使用金属材质作为导电壳体C,相较于一般无线传输装置采用塑料绝缘材质的壳体不仅更具质感,且可提供较佳的结构强度,并可广泛地应用于如移动电话、无线局域网络卡等无限传输装置之中。本专利技术虽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种种的-->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结构,包括:一电路板,具有一馈入端以及一接地端;一导电壳体,环绕于该电路板外围;一第一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该馈入端以及该导电壳体,其中该第一电性连接部垂直于该电路板表面;一第二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该接 地端以及该导电壳体,其中该第二电性连接部垂直于该电路板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结构,包括:一电路板,具有一馈入端以及一接地端;一导电壳体,环绕于该电路板外围;一第一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该馈入端以及该导电壳体,其中该第一电性连接部垂直于该电路板表面;一第二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该接地端以及该导电壳体,其中该第二电性连接部垂直于该电路板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壳体具有一开口以及一中心轴,该导电壳体朝该中心轴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孝明邓天隆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