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36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其结构简单、且确保帘布在滑动时不会脱落。其包括:帘布本体;两条轨道,两条所述轨道分列于帘布本体的两侧布置;两条复合塑料片条,每条复合塑料片条包括连接端、斜向止挡凸起端;所述帘布本体包括有两侧边;每条所述轨道对应于对应的侧边位置设置有内凹导向槽,所述内凹导向槽内还设置有内凹止挡凹槽;完全展开或部分展开的所述帘布本体的侧边内置于所述内凹导向槽内;所述侧边分别固装有对应的复合塑料片条,所述连接端固接于所述侧边的宽度方向末端的一表面,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朝向帘布本体宽度方向中心、且高度方向凸起设置,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的末端嵌装于所述内凹止挡凹槽布置。凹止挡凹槽布置。凹止挡凹槽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遮阳帘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天窗遮阳帘的两侧边沿着轨道滑动时,遮阳帘的侧部易脱落,进而导致天窗侧部漏光,无法达到遮阳的目的,为此,急需找到一种遮阳帘侧部不易脱落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其结构简单、且确保帘布在滑动时不会脱落。
[0004]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5]帘布本体;
[0006]两条轨道,两条所述轨道分列于帘布本体的两侧布置;
[0007]两条复合塑料片条,每条复合塑料片条包括连接端、斜向止挡凸起端;
[0008]所述帘布本体包括有两侧边;
[0009]每条所述轨道对应于对应的侧边位置设置有内凹导向槽,所述内凹导向槽内还设置有内凹止挡凹槽;
[0010]完全展开或部分展开的所述帘布本体的侧边内置于所述内凹导向槽内;
[0011]所述侧边分别固装有对应的复合塑料片条,所述连接端固接于所述侧边的宽度方向末端的一表面,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朝向帘布本体宽度方向中心、且高度方向凸起设置,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的末端嵌装于所述内凹止挡凹槽布置。
[0012]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3]收卷状态下,所述复合塑料片条的斜向止挡凸起端被压平收卷;
[0014]所述连接端通过超声波熔合或热压工艺固接于所述侧边的宽度方向末端的一表面;
[0015]优选地,所述轨道的主体部分高于所述侧边布置,所述轨道的外侧设置有下凸的止挡支承边,所述侧边的末端下表面支承于所述止挡支承边,所述内凹导向槽还包括有内侧压板,所述内侧压板的高度方向中部区域内凹形成内凹止挡凹槽,所述连接端固接于所述侧边的上表面,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向上凸起、且其末端嵌装于所述内凹止挡凹槽;
[0016]优选地,所述轨道的主体部分低于所述侧边布置,所述轨道的外侧设置有上凸折弯压边,所述内凹导向槽还包括内侧支承板,所述内侧支承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承板,所述侧边的宽度方向区域支撑于所述支承板,所述内侧支承板的高度方向中部区域内凹形成内凹止挡凹槽,所述侧边设置有向下折弯加强区域,所述连接端固接于所述向下折弯加强区域的下表面,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向下凸起、且其末端嵌装于所述内凹止挡凹槽;
[0017]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还设置有中间过渡板,中间过渡板具体为平板、或带有至少
一异型凹区域或凸区域的连接板;
[0018]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的末端为圆弧过渡结构,确保不会损坏其余部件。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遮阳帘的两侧分别固接复合塑料片条,复合塑料片条的斜向止挡凸起端的末端嵌装于内凹止挡凹槽布置,使得遮阳帘沿着轨道展开或收卷时,斜向止挡凸起端支承于内凹止挡凹槽,配合侧边和轨道的支承,使得帘布在滑动时不会脱落,且其仅设置带有斜向止挡凸起端的复合塑料片条,复合塑料片条在收卷时被压附形成平整收卷状态,在不受压附时,相向止挡凸起高度方向凸起布置;其结构简单,整体组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三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四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25]帘布本体10、侧边11、向下折弯加强区域12、轨道20、内凹导向槽21、内凹止挡凹槽22、止挡支承边23、内侧压板24、、上凸折弯压边25、内侧支承板26、支承板27、复合塑料片条30、连接端31、斜向止挡凸起端32、末端321、中间过渡板322、下凹区域323、上凸区域3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见图1

图4,其包括:帘布本体10、两条轨道20、两条复合塑料片条30;两条轨道20分列于帘布本体10的两侧布置;每条复合塑料片条30包括连接端31、斜向止挡凸起端32;帘布本体10包括有两侧边11;每条轨道20对应于对应的侧边11位置设置有内凹导向槽21,内凹导向槽21内还设置有内凹止挡凹槽22;完全展开或部分展开的帘布本体10的侧11边内置于内凹导向槽22内;
[0027]侧边11分别固装有对应的复合塑料片条30,连接端31固接于侧边11的宽度方向末端的一表面,斜向止挡凸起端32朝向帘布本体10宽度方向中心、且高度方向凸起设置,斜向止挡凸起端32的末端321嵌装于内凹止挡凹槽22布置;
[0028]收卷状态下,复合塑料片条30的斜向止挡凸起端32被压平收卷;
[0029]斜向止挡凸起端32还设置有中间过渡板322,中间过渡板322具体为平板、或带有至少一异型凹区域或凸区域的连接板;
[0030]斜向止挡凸起端32的末端321为圆弧过渡结构,确保不会损坏其余部件。
[0031]具体实施例一、见图1:连接端31通过超声波熔合或热压工艺固接于侧边11的宽度方向末端的上表面;轨道20的主体部分高于侧边11布置,轨道20的外侧设置有下凸的止挡支承边23,侧边11的末端下表面支承于止挡支承边23,内凹导向槽21还包括有内侧压板24,内侧压板24的高度方向中部区域内凹形成内凹止挡凹槽22,连接端31固接于侧边11的上表面,斜向止挡凸起端32向上凸起、且其末端321嵌装于内凹止挡凹槽22;中间过渡板具322体为带有一异型下凹区域323的连接板。
[0032]具体实施例二、见图2:连接端31通过超声波熔合或热压工艺固接于侧边11的宽度
方向末端的上表面;轨道20的主体部分高于侧边11布置,轨道20的外侧设置有下凸的止挡支承边23,侧边11的末端下表面支承于止挡支承边23,内凹导向槽21还包括有内侧压板24,内侧压板24的高度方向中部区域内凹形成内凹止挡凹槽22,连接端31固接于侧边11的上表面,斜向止挡凸起端32向上凸起、且其末端321嵌装于内凹止挡凹槽22;中间过渡板322具体为平板。
[0033]具体实施例三、见图3:轨道20的主体部分低于侧边11布置,轨道20的外侧设置有上凸折弯压边25,内凹导向槽21还包括内侧支承板26,内侧支承板26的顶部设置有支承板27,侧边11的宽度方向区域支撑于支承板27,内侧支承板26的高度方向中部区域内凹形成内凹止挡凹槽22,侧边11设置有向下折弯加强区域12,连接端31固接于向下折弯加强区域12的下表面,斜向止挡凸起端32向下凸起、且其末端321嵌装于内凹止挡凹槽22;中间过渡板322具体为带有一异型上凸区域324的连接板。
[0034]具体实施例四、见图4:轨道20的主体部分低于侧边11布置,轨道20的外侧设置有上凸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帘布本体;两条轨道,两条所述轨道分列于帘布本体的两侧布置;两条复合塑料片条,每条复合塑料片条包括连接端、斜向止挡凸起端;所述帘布本体包括有两侧边;每条所述轨道对应于对应的侧边位置设置有内凹导向槽,所述内凹导向槽内还设置有内凹止挡凹槽;完全展开或部分展开的所述帘布本体的侧边内置于所述内凹导向槽内;所述侧边分别固装有对应的复合塑料片条,所述连接端固接于所述侧边的宽度方向末端的一表面,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朝向帘布本体宽度方向中心、且高度方向凸起设置,所述斜向止挡凸起端的末端嵌装于所述内凹止挡凹槽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收卷状态下,所述复合塑料片条的斜向止挡凸起端被压平收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通过超声波熔合或热压工艺固接于所述侧边的宽度方向末端的一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遮式天窗遮阳帘两侧边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主体部分高于所述侧边布置,所述轨道的外侧设置有下凸的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奎刘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誉球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