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32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通过设置与车颈侧板的内壁面接合的加强部件,使得减震器座变形时所产生的冲击载荷可以通过加强部件和车颈侧板的载荷传递路径有效率地被接受后被传递到前柱,从而能够有效率地分散到车体的骨架。车辆前部构造包括:前柱;车颈侧板,与所述前柱的前壁部连接;减震器座,配置在所述车颈侧板的前端部;以及加强部件,与所述车颈侧板的内壁面连结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车颈侧板的所述内壁面且位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方;所述车颈侧板连同与所述加强部件形成用于将冲击载荷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壁部传递到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的载荷传递路径,所述载荷传递路径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壁部连续延伸到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前柱的所述前壁部。前柱的所述前壁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部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前部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将载荷通过连结于悬架支撑座(suspension tower)和车颈板部的后壁部的前表面之间的悬架支撑座支撑部件传递,并为了将被传递到悬架支撑座支撑部件的载荷进一步传递到位于车颈板部的后方侧的前柱的部位,设置了使车颈板部的后壁部的后表面连结到前柱的车颈板部后壁部支撑部件。在此现有技术的车辆前部构造中,由于设置有车颈板部后壁部支撑部件,冲击载荷会经由车颈板部有效率地分散到车体的骨架的同时,也能够尽量降低悬架支撑座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变形。
[0003]此外,现有技术中,也存在车辆前部构造构成为,在减震器外壳(damper housing)(亦称为悬架支撑座)的后方设置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空调装置的空调进气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5]现有技术中,虽然有提出通过设置使车颈板部的后壁部的后表面连结到前柱的车颈板部后壁部支撑部件,可使冲击载荷经由车颈板部有效率地分散到车体的骨架以使降低悬架支撑座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变形,然而,由于车颈板部后壁部支撑部件是以与车颈板部的内侧互相分离而不接触的方式设置,当需要设置刮水器时已无空间,必须要另外考虑设置刮水器的额外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若要如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的设计,将用来导入外部空气的空调进气口设置在悬架支撑座的后方的仪表板面板,也有空间设置上的困难,因此现有技术的车辆前部构造设计性不佳,且空间利用性不良,导致作业复杂化,增加人工成本且耗时。
[0006]本技术是鉴于所述方面而成,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在车辆的比上构件位于更内侧的位置设置与车颈侧板的内壁面接合的加强部件,通过加强部件的设置,使得减震器座变形时所产生的冲击载荷可以通过加强部件和车颈侧板的载荷传递路径有效率地被接受后被传递到前柱,从而能够有效率地分散到车体的骨架,提高冲击载荷的吸收效率并且可以减轻结构的重量,也能实现车辆前部构造的整体结构的轻量化。
[0007][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08]为了达成所述目的,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包括:前柱;车颈侧板,与所述前柱的前壁部连接;减震器座,配置在所述车颈侧板的前端部;以及加强部件,与所述车颈侧板的内壁面连结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车颈侧板的所述内壁面且位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方;所述车颈侧板连同与所述加强部件形成用于将冲击载荷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壁部传递到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的载荷传递路径,所述载荷传递路径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壁部连续延伸到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
[0009]如此,通过将车颈侧板、加强部件和前柱设置成结构之间有实体接触的连续连接的构造,使得车颈侧板连同与加强部件和前柱之间形成载荷传递路径,可将冲击载荷从减震器座的后壁部通过车颈侧板和加强部件一直连续的传递到前柱的前壁部。由于减震器座变形时的冲击载荷可以通过有经过加强部件和车颈侧板的载荷传递路径有效地接收并有效地传递到前柱,因此提高了冲击载荷的吸收效率并且也减轻车辆前部构造的整体的重量。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车颈侧板连同与车身侧外板、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和位于所述车身侧外板的上方的上构件之间形成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具有连结于所述车颈侧板和所述车身侧外板之间的中空横截面。
[0011]如此,通过车颈侧板连同与车身侧外板、前柱的前壁部和位于车身侧外板的上方的上构件之间所形成的中空部的连结于车颈侧板和车身侧外板之间的中空横截面的设计,由于车颈侧板、车身侧外板、前柱的前壁部和位于车身侧外板的上方的上构件之间形成中空部,且中空部具有连结于车颈侧板和车身侧外板之间的中空横截面,因此,在车辆发生小幅偏置碰撞的过程中,可将作用在上构件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前柱的前壁部。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的内侧缘具有弯折而形成的凸缘部,所述车颈侧板的后端部以与所述凸缘部重叠的方式连结。
[0013]如此,通过将车颈侧板的后端部与前柱的前壁部的内侧缘的弯折而形成的凸缘部重叠的方式连结,在车辆发生小幅偏置碰撞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将会从车颈侧板的后端部与前柱的前壁部的凸缘部之间的重叠的部位传递到前柱的前壁部。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车颈侧板的结合位置位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角隅部的近旁。
[0015]如此,通过将加强部件设置成加强部件与车颈侧板的结合位置位于减震器座的后角隅部的近旁,能够将作用在减震器座的冲击载荷很有效率的传递到载荷传递路径。
[001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身侧外板与所述前柱的外壁部结合。
[0017]如此,通过将车身侧外板与前柱的外壁部结合,能够将在车辆发生小幅偏置碰撞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从车身侧外板传递到前柱的外壁部。
[001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部件由将仪表板下板夹持于之间的前部加强部件和后部加强部件构成,且所述加强部件以所述前部加强部件的棱线和所述后部加强部件的棱线连续的方式结合在所述车颈侧板的所述内壁面。
[0019]如此,通过将加强部件以前部加强部件的棱线和后部加强部件的棱线连续的方式结合在车颈侧板的内壁面,能够将冲击载荷不受仪表板下板的阻碍而有效率地传递到前柱的前壁部。
[002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部加强部件形成为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呈L字形的横断面。
[0021]如此,通过将前部加强部件形成为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呈L字形的横断面,能够形成轻量且强固的载荷传递路径。
[002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部加强部件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越朝向前方逐渐增大。
[0023]如此,通过将前部加强部件配置成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越朝向前方逐渐增大,能
够将作用在减震器座的冲击载荷有效率地传递到前柱,并且由于车颈侧板的配置空间不会受到阻碍,因此能够确保刮水器单元的设置空间。
[002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部加强部件的内侧面的下端部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阶梯部。
[0025]如此,通过前部加强部件的内侧面的下端部上设置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阶梯部,由于阶梯部能够提升结构强度,故能够更牢固的承受冲击载荷并将载荷传递到后方的前柱。
[002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部加强部件具有水平表面、在所述水平表面的前方将所述减震器座和所述水平表面连结的水平连结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前部加强部件的内侧面、所述水平连结面和所述水平表面的连接面,在所述水平表面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所述水平连结面到所述水平表面的后端部以朝向下方逐渐平缓的倾斜的方式形成。
[0027]如此,通过将前部加强部件设置为具有互相连接的水平表面、水平连结面和连接面,且在水平表面的中央部形成加强筋,通过加强筋的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柱;车颈侧板,与所述前柱的前壁部连接;减震器座,配置在所述车颈侧板的前端部;以及加强部件,与所述车颈侧板的内壁面连结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车颈侧板的所述内壁面且位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方;所述车颈侧板连同与所述加强部件形成用于将冲击载荷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壁部传递到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的载荷传递路径,所述载荷传递路径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壁部连续延伸到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颈侧板连同与车身侧外板、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和位于所述车身侧外板的上方的上构件之间形成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具有连结于所述车颈侧板和所述车身侧外板之间的中空横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的内侧缘具有弯折而形成的凸缘部,所述车颈侧板的后端部以与所述凸缘部重叠的方式连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车颈侧板的结合位置位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角隅部的近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外板与所述前柱的外壁部结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由将仪表板下板夹持于之间的前部加强部件和后部加强部件构成,且所述加强部件以所述前部加强部件的棱线和所述后部加强部件的棱线连续的方式结合在所述车颈侧板的所述内壁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姉川将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