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926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3
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其包括一个壳体,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输入结构,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与输入结构啮合连接的固定输出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与输入结构啮合连接的调控输出结构。所述输入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输入口,以及一个穿设所述壳体中且伸出输入口的输入齿轮轴。所述调控输出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调控输出口,一个穿设在所述壳体中且伸出调控输出口的调控输出轴,一个套设在所述调控输出轴外侧且与输入齿轮轴啮合的内齿套,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与内齿套之间的离合轴承。本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使在输入齿轮轴输入失效时仍能保持固定输出,并通过摩擦片离合结构控制输入开关。构控制输入开关。构控制输入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分动箱
,特别是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分动箱,就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分配的装置,可以将动力输出到后轴,或者同时输出到前/后轴。
[0003]现有分动箱单独依靠输入轴进行动力输入,在输入轴动力输入出现故障时或者将分动箱与输入断连并单独置于户外使用时,分动箱无法实现稳定输入并控制输入开关,使用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其包括一个壳体,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输入结构,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与输入结构啮合连接的固定输出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与输入结构啮合连接的调控输出结构。所述输入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输入口,以及一个穿设所述壳体中且伸出输入口的输入齿轮轴。所述调控输出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调控输出口,一个穿设在所述壳体中且伸出调控输出口的调控输出轴,一个套设在所述调控输出轴外侧且与输入齿轮轴啮合的内齿套,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与内齿套之间的离合轴承,一个连接在所述调控输出轴上的且一端位于内齿套外侧的外齿套,一个设置在所述内齿套与外齿套之间的摩擦片离合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伸出调控输出口一端的皮带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输出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调控输出口一端的固定输出口,以及一个穿设在所述壳体中且伸出固定输出口的固定输出轴,固定输出轴与输入齿轮轴啮合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调控输出轴伸出调控输出口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进气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片离合结构包括一组设置在所述内齿套与外齿套之间的摩擦片组合,一个抵接在所述摩擦片组合上的活塞,一个设置在所述活塞、调控输出轴和外齿套之间的进气腔,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中且连通进气腔与进气座的进气孔,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与活塞之间的回程弹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注油口。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正常情况能保持运转且能通过摩擦片离合结构实现单轴输出控制,而且通过在调控输出轴上设置皮带轮能够连接外置发动机作为动力输入,使在输入齿轮轴输入失效时仍能保持固定输出,并通过摩擦片离合结构控制输入开关,适用于多种输入选择情况。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3]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其包括一个壳体10,所述壳体10中穿设有一个输入结构20,所述壳体10中设有一个固定输出结构30且固定输出结构30与输入结构20啮合连接,所述壳体10中还设有一个调控输出结构40且调控输出结构40与输入结构20啮合连接。所述壳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注油口11,通过注油口11向壳体10内定期补充润滑油,可以想到的是,本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电气连接组件,安装结构,密封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0014]所述输入结构2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中部的输入口21,以及一个穿设所述壳体10中且伸出输入口21的输入齿轮轴22。输入齿轮轴22伸出输入口21的一端连接内置发动机提供动力输入,并传动至输出结构上继续输出。所述输入齿轮轴22的两端套设有两组嵌装在所述壳体10的输入轴承23,输入轴承23能够保持输入齿轮轴22嵌装在壳体10中的稳定性并保持相对旋转。
[0015]所述固定输出结构3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一端的固定输出口31,以及一个穿设在所述壳体10中且伸出固定输出口31的固定输出轴32,固定输出轴32与输入齿轮轴22啮合连接且固定输出轴32的一端伸出固定输出口31,与外界输出设备连接进行动力输出。所述固定输出轴32的两端套设有两组嵌装在所述壳体10的固定输出轴承33,固定输出轴承33能够保持固定输出轴32嵌装在壳体10中的稳定性并保持相对旋转。
[0016]所述调控输出结构4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一端的调控输出口41,一个穿设在所述壳体10中且伸出调控输出口41的调控输出轴42,一个套设在所述调控输出轴42外侧且与输入齿轮轴22啮合的内齿套43,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42与内齿套43之间的离合轴承44,一个连接在所述调控输出轴42 上的且一端位于内齿套43外侧的外齿套45,一个设置在所述内齿套43与外齿套45之间的摩擦片离合结构46,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42伸出调控输出口41一端的皮带轮47。离合轴承44确保内齿套43与调控输出轴42相对旋转,摩擦片离合结构46即为连接内齿套43和外齿套45的开关,当摩擦片离合结构46处于断开状态,输入齿轮轴22驱动内齿套43空转,当摩擦片离合结构46处于上档状态,输入轴22驱动调控输出轴42旋转。所述调控输出轴42 的两端套设有两组嵌装在所述外壳的调控输出轴承48,调控输出轴承48能够保持调控输出轴42嵌装在外壳中的稳定性并保持相对旋转。皮带轮47用于输出动力或者输入动力,皮带轮47结构也可以有齿轮代替。可以想到的是,当输入齿轮轴22输入动力时,固定输出结构30稳定输出,调控输出结构40则由摩擦片离合结构46控制单轴输出连接,并由皮带轮47完成输出。当输入齿轮轴22 输入失效,选用外置输入连接皮带轮47进行输入时,摩擦片离合结构46即为输入开关,并由输入齿轮轴22传递至固定输出结构30完成单向输出。
[0017]所述调控输出轴42伸出调控输出口4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进气座461,所述摩擦片
离合结构46包括一组设置在所述内齿套43与外齿套45之间的摩擦片组合462,一个抵接在所述摩擦片组合462上的活塞463,一个设置在所述活塞463、调控输出轴42和外齿套45之间的进气腔464,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42 中且连通进气腔464与进气座461的进气孔465,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42与活塞463之间的回程弹簧466。进气座461连接驱动气缸,高压气体依次通过进气座461、进气孔465、进气腔464,驱动活塞463抵接在摩擦片组合 462上,可以想到的是,摩擦片组合462是由若干个内外摩擦片、外摩擦片交错设置而成。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正常情况能保持运转且能通过摩擦片离合结构46实现单轴输出控制,而且通过在调控输出轴42上设置皮带轮47能够连接外置发动机作为动力输入,使在输入齿轮轴55输入失效时仍能保持固定输出,并通过摩擦片离合结构46控制输入开关,适用于多种输入选择情况。...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源可调分动箱装置包括一个壳体,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输入结构,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与输入结构啮合连接的固定输出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与输入结构啮合连接的调控输出结构,所述输入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输入口,以及一个穿设所述壳体中且伸出输入口的输入齿轮轴,所述调控输出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调控输出口,一个穿设在所述壳体中且伸出调控输出口的调控输出轴,一个套设在所述调控输出轴外侧且与输入齿轮轴啮合的内齿套,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与内齿套之间的离合轴承,一个连接在所述调控输出轴上的且一端位于内齿套外侧的外齿套,一个设置在所述内齿套与外齿套之间的摩擦片离合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调控输出轴伸出调控输出口一端的皮带轮。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锦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峰立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