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98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6
一种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手柄、踏板以及钻筒。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钻杆顶部,所述踏板对称设置于所述钻杆外侧壁且与所述手柄方向相同,所述踏板通过旋转连接组件与所述钻杆转动连接。所述钻筒固定于所述钻杆底部,所述钻筒中空且底部开口,所述钻筒顶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通过设置钻杆、钻筒、手柄及踏板,踏板与钻杆转动连接,使用时展开,不用时收起,手握手柄,脚踩踏板,即可带动钻筒向下钻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便于携带。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文地质勘探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文地质,地质学分支学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
[0003]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测时需要用到打孔装置,但现有的水文地质打孔装置大多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且通常需要通电使用。在实际使用中,勘探人员到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山里进行勘测时,往往需要步行很长时间,现有的打孔装置则不便于携带。
[0004]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手柄、踏板以及钻筒。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钻杆顶部,所述踏板对称设置于所述钻杆外侧壁且与所述手柄方向相同,所述钻筒固定于所述钻杆底部。所述钻筒中空且底部开口,所述钻筒顶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踏板通过旋转连接组件与所述钻杆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连接组件包括U型板及第一弹簧。所述U型板为两个且对称固定于所述钻杆外侧壁上,两个所述U型板的外侧端分别与所述踏板铰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U型板的中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板底部连接,所述踏板靠近所述U型板的一侧设置有挡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钻杆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钻杆侧壁上沿径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限位槽,所述钻杆内部插设有内杆,所述内杆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内杆通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钻杆活动连接,所述内杆顶部与所述手柄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n个,所述踏板的数量为n对,且所述踏板均匀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钻筒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套设于所述钻杆外侧且与所述钻杆活动连接,所述压板底部固定有至少两个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贯穿所述钻筒上端面且固定有推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及所述钻筒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对称的两个所述U型板之间还设置有加固筋,所述加固筋的两端分别与
对称的两个所述U型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固筋的中部与所述钻杆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①
本技术提供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通过设置钻杆、钻筒、手柄及踏板,踏板与钻杆转动连接,使用时展开,不用时收起,手握手柄,脚踩踏板,即可带动钻筒向下钻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0015]②
本技术提供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通过设置内杆,能够延长手柄与钻筒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加打孔深度。
[0016]③
本技术提供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通过设置推杆、推板及压板,向下挤压压板,压板带动推杆及推板向下运动,便于将钻筒中的土壤压出,有效提高打孔效率。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0021]图4是图1中A

A截面图。
[0022]图中:1、钻杆;2、手柄;3、踏板;4、钻筒;5、U型板;6、第一弹簧;7、挡块; 8、滑槽;9、限位槽;10、内杆;11、限位块;12、压板;13、推杆;14、推板;15、第二弹簧;16、加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具体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包括钻杆1、手柄2、踏板3以及钻筒4。其中手柄2对称设置于钻杆1顶部,且手柄2与钻杆1垂直。踏板3 对称设置于钻杆1外侧壁且与手柄2方向相同,踏板3通过旋转连接组件与钻杆1转动连接。钻筒4呈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的圆筒状,且其顶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孔,钻杆1下端面与钻筒4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的旋转连接组件,包括U型板5及第一弹簧6。如图4所示,其中U型板5为两个且对称固定于钻杆1外侧壁上,踏板3的一侧位于U型板5内侧,且U型板5的外侧端与踏板3靠近U型板5的一侧端部铰接。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U型板5中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踏板3底部固定连接。踏板3靠近U型板5的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还设置有挡块7。挡块7垂直于
踏板3,且挡块7顶部与踏板3下侧面的端部固定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当踏板3处于水平状态时,挡块7远离踏板3的一端与U型板5抵接,当工作人员向下用力踩踏踏板3时,挡块7能够限制踏板3继续向下转动,保持踏板3的水平状态。当工作人员将踏板3向上转动以收起踏板3 时,挡块7不会阻挡踏板3转动,进而顺利将踏板3收起,减小本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踏板3上还开设有若干通孔,能够有效减轻踏板3的重量,进而减轻本装置的重量,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携带。
[0028]在本实施例中,对称的两个U型板5之间还设置有加固筋16,加固筋16的两端分别与对称的两个U型板5固定连接,加固筋16的中部与钻杆1固定连接。
[0029]在本实施例中,钻杆1呈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圆筒状,如图2所示,其侧壁上沿径向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限位槽9。其中滑槽8及限位槽9均贯穿钻杆1的侧壁,使得钻杆1内部与外部连通。钻杆1内部插设有内杆10,内杆10底部通过钻杆1上端的开口进入钻杆1内部。内杆10的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贯穿滑槽8且与滑槽8滑动连接,限位块11远离内杆10的一端位于钻杆1外侧。当限位块11 位于限位槽9中时,能够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1)、手柄(2)、踏板(3)以及钻筒(4);所述手柄(2)设置于所述钻杆(1)顶部,所述踏板(3)对称设置于所述钻杆(1)外侧壁且与所述手柄(2)方向相同,所述踏板(3)通过旋转连接组件与所述钻杆(1)转动连接;所述钻筒(4)固定于所述钻杆(1)底部,所述钻筒(4)中空且底部开口,所述钻筒(4)顶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组件包括U型板(5)及第一弹簧(6);所述U型板(5)为两个且对称固定于所述钻杆(1)外侧壁上,两个所述U型板(5)的外侧端分别与所述踏板(3)铰接,所述第一弹簧(6)一端与所述U型板(5)的中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板(3)底部连接,所述踏板(3)靠近所述U型板(5)的一侧设置有挡块(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文地质钻孔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钻杆(1)侧壁上沿径向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限位槽(9),所述钻杆(1)内部插设有内杆(10),所述内杆(10)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内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树冉董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