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96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底座和烹饪器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电陶炉内部容易积水的技术问题。该底座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容纳腔(2),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容纳腔(2)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支脚(3);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设置有排水孔(11),所述支脚(3)上具有排水通道(31),所述排水孔(11)和所述排水通道(31)连通,所述容纳腔(2)内的积水依次经过所述排水孔(11)和所述排水通道(31)排出。本申请能够将烹饪器具中的水速排出,避免烹饪器具内部积水,改善烹饪器具的卫生状况,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饪器具的使用寿命。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座和烹饪器具


[0001]本申请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底座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电陶炉,作为一种常用的烹饪器具,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炉灶设备,电陶炉以其不挑锅、无辐射、加热温度高等优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0003]电陶炉包括下盖、中框和面板,中框位于下盖和面板之间,下盖、中框和面板共同围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电路板、散热风机和发热盘,下盖上设有进风口,中框上设有出风口,散热风流从进风口进入容纳腔,从出风口流出,由于出风口与容纳腔外部连通,所以外部的水容易从出风口进入容纳腔内部。
[0004]然而,上述的电陶炉内部容易积水,积水易影响电陶炉的使用稳定性和内部的卫生状况,降低电陶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底座和烹饪器具,能够将烹饪器具中的水排出,避免烹饪器具内部积水,改善烹饪器具的卫生状况,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底座,该底座应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壳体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支脚。
[0007]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支脚上具有排水通道,排水孔和排水通道连通,容纳腔内的积水依次经过排水孔和排水通道排出。
[0008]本申请提供的底座,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排水孔,在支脚上设置排水通道,当烹饪器具内部进水后,水可以依次经过排水孔和排水通道排出,使水不易在容纳腔内积留,避免容纳腔内部滋生细菌和挥发异味,改善了烹饪器具的卫生状况,还防止积水增多后流向电子元件,保证了电子元件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水孔的横截面积不大于排水通道的横截面积。
[0010]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使水从排水孔流入排水通道,并从排水通道排出,避免水流入支脚和壳体的间隙中。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脚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壳体的外壁面抵接,第二表面和支撑台面抵接;排水通道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表面上。
[0012]支脚上设置有贯穿支脚的安装腔,安装腔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表面上,安装腔的第二端位于第二表面上。
[0013]壳体上具有装配孔,安装腔和装配孔连通,紧固件依次穿设安装腔和装配孔连接支脚和壳体。
[0014]这样,使支脚和壳体的装配更方便。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水通道和安装腔不连通。
[0016]排水通道的第二端位于支脚的侧壁面上;或,排水通道的第二端位于支脚的第二表面上。
[0017]这样,可以使水直接从排水通道流出,避免积水影响安装腔内的零件。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水通道和安装腔连通。
[0019]排水通道的第二端位于安装腔的内壁面上。
[0020]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支脚外壁面的开孔数量,另一方面,可以使排水通道弯曲,从外部无法通过排水通道看到容纳腔内,避免容纳腔内部暴露,提高支脚和底座的外观美观性。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紧固件靠近第二表面的端面不低于排水通道的第二端的端面。
[0022]这样,在积水排出时能够避免积水接触紧固件,防止紧固件生锈。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表面上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的一端与安装腔连通,排水槽的另一端位于支脚的侧壁面上。
[0024]这样,当支脚的第二表面放置在支撑台面上时,积水可以从排水槽中顺利排出。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腔为圆柱状,安装腔的直径介于4

8mm。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水通道为圆柱状,排水通道的直径介于2

6mm。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水槽的深度介于0.5

2.5mm。
[0028]这样,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支脚的尺寸,另一方面能够使积水顺利排出。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挡水部,挡水部绕设在装配孔的外周。
[0030]这样,能够避免积水流向装配孔,从装配孔渗出,防止积水锈蚀紧固件。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水孔和装配孔之间具有间距,间距介于3

7mm。
[0032]这样,能够避免支脚尺寸过大,使支脚保持在合理尺寸范围内。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水孔为圆孔,圆孔的直径介于2

6mm。
[0034]或,排水孔的横截面积由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向靠近容纳腔的一侧逐渐增大。
[0035]这样,能够保证积水顺利从排水孔流入排水通道。
[00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导水槽,导水槽与排水孔连通。
[0037]导水槽倾斜设置,导水槽的深度由远离排水孔的一端向靠近排水孔的一端逐渐增大。
[0038]这样,可以便于壳体内的积水流入排水孔,使排水孔的排水效果更好。
[003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还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挡水筋,挡水筋在安装支架上围设有安装区,安装区用于安装电子元件。
[0040]这样,可以防止积水流向安装区,避免积水流向电子元件,保证了电子元件能够正常工作。
[0041]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底座。
[0042]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在底座的壳体上设置排水孔,在支脚上设置排水通道,当烹饪器具内部进水后,水可以依次经过排水孔和排水通道排出,使水不易在容纳腔内
积留,避免容纳腔内部滋生细菌和挥发异味,改善了烹饪器具的卫生状况,还防止积水增多后流向电子元件,保证了电子元件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43]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申请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00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底座的剖面示意图;
[0047]图3为图2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4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底座的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底座的支脚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5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座,应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容纳腔(2),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容纳腔(2)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支脚(3);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设置有排水孔(11),所述支脚(3)上具有排水通道(31),所述排水孔(11)和所述排水通道(31)连通,所述容纳腔(2)内的积水依次经过所述排水孔(11)和所述排水通道(31)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的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排水通道(31)的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32)和第二表面(33),所述第一表面(32)和所述壳体(1)的外壁面抵接,所述第二表面(33)和支撑台面抵接;所述排水通道(31)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表面(32)上;所述支脚(3)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支脚(3)的安装腔(35),所述安装腔(35)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表面(32)上,所述安装腔(35)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表面(33)上;所述壳体(1)上具有装配孔(12),所述安装腔(35)和所述装配孔(12)连通,紧固件(4)依次穿设所述安装腔(35)和所述装配孔(12)连接所述支脚(3)和所述壳体(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31)和所述安装腔(35)不连通;所述排水通道(3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支脚(3)的侧壁面(34)上;或,所述排水通道(3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支脚(3)的第二表面(33)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31)和所述安装腔(35)连通;所述排水通道(3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安装腔(35)的内壁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靠近所述第二表面(33)的端面不低于所述排水通道(31)的第二端的端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33)上设置有排水槽(36),所述排水槽(36)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35)连通,所述排水槽(36)的另一端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