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折疊式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80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折叠式天线,包含一包括二导电层及一导通元件的电路板、一位于一导电层上的接地面,及位于另一导电层上的一第一辐射体与一第二辐射体,该第一辐射体用于决定通讯频带,且包括依序连接的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并由该第一段往该第三段逐渐加宽,该第一段从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边缘往外延伸,且其靠近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的一端与一位于该电路板上的电路连接,该第三段的远离该第二段的一端接近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该第二辐射体用于调整该天线的输入阻抗,且其一端与该第一段连接,而另一端经由该导通元件与该接地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得该第一辐射体的表面电流分布均匀,且可达到提高辐射增益、薄型化及生产方便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增加天线末端的辐射能量的印刷折叠式天线。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与图2,美国专利证书号数6054955揭露了一种折叠单极天线(Folded Monopole Antenna)7。该折叠单极天线7印制在二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上。该二电路板分别是一第一电路板91及一第二电路板92。该第一电路板91水平放置且具有一位于其顶面中央的狭缝911。该第二电路板92插设在该第一电路板91的狭缝911中,且该第一、第二电路板91、92互相垂直以形成一倒T型结构。该折叠式单极天线7包含一接地面71、一第一辐射体72、一第二辐射体73及一连接体74。该接地面71位于该第一电路板91的顶面上。该第一辐射体72位于该第二电路板92上,并包括一第一段721及一第二段722。该第一段721从接近该接地面71处垂直向上延伸。该第二段722从该第一段721的远离该接地面71的一端水平延伸。该第一段721及该第二段722皆呈矩形。该第二辐射体73位于该第二电路板92上,并包括一第三段731及一第四段732。该第三段731从该第一段721的两端之间水平延伸,且其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段722相同。该第四段732从该第三段731的远离该第一段721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至该接地面71。该第三段731及该第四段732皆呈矩形。该第二辐射体73用于调整该折叠式单极天线7的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该连接体74位于该第二电路板92上,并从该第三段731的远离该第二段722的一端水平延伸,且其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段722相同。该连接体74与该接地面71焊接在一起,使该第二辐射体73与该接地面71有良好的电连接。在制作时,该接地面71与该第一电路板91一起制造完成,而该第一辐射体72、该第二辐射体73及该连接体74与该第二电路板92一起制造完成。然后该第一、第二电路板91、92才组装及焊接。在使用时,该折叠式单极天线7是透过一导线8与一电路(图未示)电连接。该导线8包含一第一导体81及一第二导体82。该第一导体81电连接在该第一辐射体72与该第二辐射体73的接合处,而该第二导体82与该接地面71电连接。根据模拟可知现有的折叠式单极天线7的第一辐射体72的末端的表面电流(Surface Current)较少,使得该第一辐射体72的表面电流分布不均,造成现有的折叠式单极天线7的辐射增益小于理想值。再者,由于现有的折叠式单极天线7是印制在该二互相垂直的电路板91、92上,且该第一辐射体72是设置在直立的第二电路板92上,因此该折叠式单极天线7的高度会受通讯频带限制,不利于产品的薄型化。而在制作时,不能省略组装及焊接的步骤,且在使用时,必须另加该导线8以与该电路(图未示)电连接,造成生产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折叠式天线,其辐射体弯折使其末端接近其接地面,使得该第一辐射体的表面电流分布均匀,且该辐射体与该接地面位于同一电路板上,可以达到提高辐射增益、薄型化及生产方便的功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折叠式天线,适用于与一电路连接,且包含一电路板、一接地面、一第一辐射体及一第二辐射体,该电路板包括二分别位于该电路板的两面上的导电层及一可使该二导电层连接的导通元件,该电路位于该电路板上,该接地面位于该电路板的一导电层上,该第一辐射体位于该电路板的另一导电层上,并用于决定通讯频带,且包括依序连接的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并由该第一段往该第三段逐渐加宽,该第一段从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边缘往外延伸,且其靠近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的一端与该电路连接,而另一端与该第二段的一端连接,该第三段的一端与该第二段的另一端连接,而该第三段的另一端接近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该第二辐射体与该第一辐射体位于相同的导电层上,并用于调整该印刷折叠式天线的输入阻抗,且其一端与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一段连接,而另一端经由该电路板的导通元件与该接地面连接。所述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的长度接近该通讯频带的1/4波长。所述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段从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边缘往外延伸,该第二段从该第一段的远离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的一端弯折延伸,而该第三段从该第二段的远离该第一段的一端往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弯折延伸。所述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二段实质上与该第一段垂直,而该第三段实质上与该第二段垂直。所述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一段及第二段皆呈矩形。所述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三段呈矩形或圆形或梯形或L形或呈截去一锐角的梯形。所述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二段的宽度不小于该第一段的宽度,而该第三段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段的宽度。所述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包括一第四段及一第五段,该第四段从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一段的两端之间往外延伸,且其延伸方向实质上与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二段相同,而该第五段从该第四段的远离该第一段的一端弯折延伸,且与该接地面电连接。所述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的第四段实质上与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一段垂直,而该第二辐射体的第五段实质上与该第四段垂直。所述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的第四段及第五段皆呈矩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印刷折叠式天线,包含一包括二导电层及一导通元件的电路板、一位于一导电层上的接地面,及位于另一导电层上的一第一辐射体与一第二辐射体,该第一辐射体用于决定通讯频带,且包括依序连接的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并由该第一段往该第三段逐渐加宽,该第一段从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边缘往外延伸,且其靠近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的一端与一位于该电路板上的电路连接,该第三段的远离该第二段的一端接近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该第二辐射体用于调整该天线的输入阻抗,且其一端与该第一段连接,而另一端经由该导通元件与该接地面连接。本专利技术印刷折叠式天线借由该第一辐射体弯折使其末端接近该接地面,使得该第一辐射体的表面电流分布均匀,而该第一、第二辐射体与该接地面位于同一电路板上,可以达到提高辐射增益、薄型化及生产方便的功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现有的折叠单极天线;图2是一侧视图,说明该折叠单极天线与一导线电连接的情形;图3是一平面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印刷折叠式天线的一较佳实施例;图4A至图4D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例的一第三段的各种变化;图5是一辐射场型图,说明该较佳实例有及没有该第三段的情形;图6是该较佳实例的返回损失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印刷折叠式天线的较佳实施例适用于与一电路(图未示)连接,且包含一电路板1、一接地面2、一第一辐射体3及一第二辐射体4。该电路板1包括二分别位于该电路板1的两面上的导电层11及一可使该二导电层11连接的导通元件12。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1还包括一连通该二导电层11的通孔13,而该导通元件12借由在该通孔13中填入金属来实现。该接地面22位于该电路板1的一导电层11上。该第一辐射体3、该第二辐射体4及该电路(图未示)位于该电路板1的另一导电层11上。该第一辐射体3包括一第一段31、一第二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折叠式天线,适用于与一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电路板,包括二分别位于该电路板的两面上的导电层及一可使该二导电层连接的导通元件,该电路位于该电路板上;一接地面,位于该电路板的一导电层上;一第一辐射体,位于该电路板的另一导电层上,并用于决定通讯频带,且包括依序连接的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并由该第一段往该第三段逐渐加宽,该第一段从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边缘往外延伸,且其靠近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的一端与该电路连接,而另一端与该第二段的一端连接,该第三段的一端与该第二段的另一端连接,而该第三段的另一端接近该接地面的投影区域;及一第二辐射体,与该第一辐射体位于相同的导电层上,并用于调整该印刷折叠式天线的输入阻抗,且其一端与该第一辐射体的第一段连接,而另一端经由该电路板的导通元件与该接地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哀敬原
申请(专利权)人: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