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76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池包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冷却装置包括托盘和与托盘贴合的冷却板,冷却板具有用于与托盘的表面合围形成冷却腔的流道槽,托盘或/和冷却板具有连通于冷却腔的进水口,托盘或/和冷却板具有连通于冷却腔的出水口。动力电池包、车辆具有上述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冷却板具有用于与托盘的表面合围形成冷却腔的流道槽,托盘表面直接作为冷却腔内壁的一部分,利于消除冷却板与托盘之间的热阻,利于提升冷却效率,电池包的冷却效果佳,利于降低冷却装置以及电池包的整体高度和重量,优化了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方案中,冷却板与托盘为相对独立的组件,冷却板设置有独立的流道系统,且冷却板可布置在电池包外部,即冷却系统布置在电池包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由于冷却板的冷却管道呈矩形截面状,高度方向包含上、下两层壁厚,重量重,且占用电池包系统空间较大;冷却板与电芯之间热阻较大,传热效率低,电池包的冷却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一,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其可减少冷却板管道占用体积,降低冷却板与电芯的热阻,进而提高传热效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包括托盘和与所述托盘贴合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具有用于与所述托盘的表面合围形成冷却腔的流道槽,所述托盘或/和所述冷却板具有连通于所述冷却腔的进水口,所述托盘或/和所述冷却板具有连通于所述冷却腔的出水口。
[0005]可选地,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于所述冷却板。
[0006]可选地,所述流道槽一体冲压成型于所述冷却板,所述冷却板采用单层金属板一体冲压成型;或者,所述冷却板采用塑料一体成型。
[0007]可选地,所述流道槽包括连通于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流道和连通于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流道,所述流道槽还包括连通于所述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的分流流道。
[0008]可选地,所述分流流道设置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分流流道并联设置。
[0009]可选地,所述分流流道迂回弯折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进水流道包括第一进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流道,所述第一进水流道和所述第二进水流道分别靠近于所述冷却板两侧设置,所述出水流道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流道和所述第二进水流道之间,所述分流流道包括第一分流流道和第二分流流道,所述出水流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进水流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流流道,所述出水流道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进水流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流流道。
[0011]可选地,沿所述第一进水流道的方向,所述第一进水流道朝向于所述出水流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进水分水口;沿所述第二进水流道的方向,所述第二进水流道朝向于所述出水流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进水分水口;所述出水流道朝向于所述第一进水流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出水分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分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分水口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分流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水分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分水口;所述出水流道朝向于所述第二进水流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出水
分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分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分水口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分流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分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分水口。
[0012]可选地,所述出水流道内一体设置有隔条,所述隔条沿所述出水流道设置且位于所述出水流道的中部,所述隔条将所述第一出水分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分水口隔开。
[0013]可选地,所述进水流道还包括横向进水流道,所述横向进水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流流道的端部和第二分流流道的端部;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横向进水流道的中部,所述出水流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横向进水流道的中部相隔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内设置有扰流凸起部,所述扰流凸起部沿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扰流凸起部一体冲压成型于所述冷却板。
[0015]可选地,所述托盘与所述冷却板连接的一面为平面;所述冷却板连接于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
[0016]可选地,所述冷却板朝向于所述托盘的一面为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的四周以及除所述进水流道、所述出水流道外的区域均为贴合区域;所述贴合区域通过粘接、焊接或锁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托盘。
[00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具有上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
[0018]可选地,所述电池包的托盘包括托盘主体、电池控制系统安装座和电池控制系统检修盖,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安装座焊接于所述托盘主体,所述电池控制系统检修盖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安装座,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安装座内设置有电池控制系统;所述电池控制系统检修盖与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压缩密封件。
[0019]可选地,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水口处焊接有进水管,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水口处焊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电池包外部。
[002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上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或者,所述车辆具有上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
[002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托盘的表面直接作为冷却腔内壁的一部分,利于消除冷却板与托盘之间的热阻,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可以直接与托盘接触,利于提升冷却效率,电池包的冷却效果佳,而且,由于流道槽为开口槽,冷却板可为单层板结构,高度方向仅包含一层冷却板的壁厚,其利于降低冷却装置以及电池包的整体高度和重量,优化了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中的A

A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4是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设置、连接,也可以通过居中元部件、居中结构间接设置、连接。
[0029]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中若有“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常规放置状态或使用状态,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特征、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也不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和与所述托盘贴合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具有用于与所述托盘的表面合围形成冷却腔的流道槽,所述托盘或/和所述冷却板具有连通于所述冷却腔的进水口,所述托盘或/和所述冷却板具有连通于所述冷却腔的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于所述冷却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槽一体冲压成型于所述冷却板,所述冷却板采用单层金属板一体冲压成型;或者,所述冷却板采用塑料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槽包括连通于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流道和连通于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流道,所述流道槽还包括连通于所述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的分流流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流道设置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分流流道并联设置。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流道迂回弯折设置。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流道包括第一进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流道,所述第一进水流道和所述第二进水流道分别靠近于所述冷却板两侧设置,所述出水流道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流道和所述第二进水流道之间,所述分流流道包括第一分流流道和第二分流流道,所述出水流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进水流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流流道,所述出水流道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进水流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流流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进水流道的方向,所述第一进水流道朝向于所述出水流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进水分水口;沿所述第二进水流道的方向,所述第二进水流道朝向于所述出水流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进水分水口;所述出水流道朝向于所述第一进水流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出水分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分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分水口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分流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水分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分水口;所述出水流道朝向于所述第二进水流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出水分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分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分水口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分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鹏彭青波于坤王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