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66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内腔底部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设置有竖直向上的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部穿过外壳延伸至外壳外部,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沿丝杆上下移动的滚珠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每根线束从穿向孔伸入外壳内部,当线束穿入外壳后,使上夹板向下运动,线束被上夹板和下夹板挤压,夹持凹槽上设置的橡胶软垫可以增大与橡胶软垫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可以保护线束在固定的过程中受外力过大,对线束本身造成的损坏,并且夹持孔设置有多个,使得线束在固定时更加的整齐,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将线束固定整齐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固定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

技术介绍

[0002]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全车各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电线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绝缘材料把电线捆扎成束,这样既完整,又可靠。
[0003]现有技术中,固定的线束散乱,不方便整理,并且多个线束之间不方便集中固定,不方便拆装。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内腔底部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设置有竖直向上的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部穿过外壳延伸至外壳外部,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沿丝杆上下移动的滚珠滑块,所述下夹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竖直向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滚珠滑块之间固定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夹持凹槽,夹持凹槽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线束的夹持孔,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夹持孔相对应的穿向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部设置有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外部一侧的第一条形板,所述第一条形板上开设有梯形槽,所述外壳外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条形板,所述第二条形板上设置有与梯形槽相匹配的梯形凸块,相邻的外壳之间经卡扣机构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软垫。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软垫。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条形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条形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供螺栓螺纹拧入的螺纹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梯形槽的一端为插口,且另一端设置有挡板。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将每根线束从穿向孔伸入外壳内部,并从外壳的另外一侧伸出,通过转动丝杆,使得丝杆上的滚珠滑块可以上下移动,上夹板则通过滚珠滑块和限位杆上的滑动块
上下运动,当线束穿入外壳后,使上夹板向下运动,下夹板的位置固定,此时线束被上夹板向下挤压时,线束被上夹板和下夹板挤压,并固定在夹持凹槽形成的夹持孔之间,夹持凹槽上设置的橡胶软垫可以增大与橡胶软垫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可以保护线束在固定的过程中受外力过大,对线束本身造成的损坏,并且夹持孔设置有多个,使得线束在固定时更加的整齐,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将线束固定整齐的效果。
[0014]2、当线束有多束时,可以将第一条形板上的梯形凸块插入另外一个固定管夹第二条形板上的梯形槽的内部,当梯形凸块抵住挡板时,此时梯形凸块完全插入梯形槽的内部,并且第一条形板上第一固定板内部的多个螺栓与另外一个固定管夹第二条形板上第二固定板内部的螺纹孔对齐,此时通过拧动螺栓可以将两个固定管夹固定,方便多束线束的整理固定。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的主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部分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1、外壳;2、夹持机构;201、下夹板;202、第一转动轴;203、丝杆;204、滚珠滑块;205、限位杆;206、滑动块;207、上夹板;208、夹持凹槽;209、穿向孔;3、卡扣机构;301、第一条形板;302、第二条形板;303、梯形槽;304、梯形凸块;4、橡胶软垫;5、转动把手;6、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螺栓;9、螺纹孔;1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腔底部的下夹板201,下夹板201的一侧通过轴承202设置有竖直向上的丝杆203,丝杆203的顶端部穿过外壳1延伸至外壳1外部,丝杆203上设置有沿丝杆203上下移动的滚珠滑块204,下夹板201的另一侧设置有竖直向上的限位杆205,限位杆205上设置有滑动块206,滑动块206与滚珠滑块204之间固定有上夹板207,上夹板207和下夹板201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夹持凹槽208,夹持凹槽208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线束的夹持孔,外壳1上开设有与夹持孔相对应的穿向孔209。
[0022]其中,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卡扣机构3,卡扣机构3包括设置在外壳1外部一侧的第一条形板301,第一条形板301上开设有梯形槽303,外壳1外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条形板302,第二条形板302上设置有与梯形槽303相匹配的梯形凸块304,相邻的外壳1之间经卡扣机构3连接,可以将第一条形板301上的梯形凸块304插入另外一个固定管夹第二条形板302上的梯形槽303的内部,当梯形凸块304抵住挡板10时,此时梯形凸块304完全插入梯形槽
303的内部。
[0023]其中,夹持凹槽208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软垫4,夹持凹槽208上设置的橡胶软垫4可以增大与橡胶软垫4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可以保护线束在固定的过程中受外力过大,对线束本身造成的损坏。
[0024]其中,丝杆203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把手5,方便拧动丝杆203。
[0025]其中,第一条形板3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第二条形板3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7上设置有多个螺栓8,第二固定板7上开设有供螺栓8螺纹拧入的螺纹孔9,第一条形板301上第一固定板6内部的多个螺栓8与另外一个固定管夹第二条形板302上第二固定板7内部的螺纹孔9对齐,此时通过拧动螺栓8可以将两个固定管夹固定,方便多束线束的整理固定。
[0026]其中,梯形槽303的一端为插口,且另一端设置有挡板10,当梯形凸块304抵住挡板10时,此时梯形凸块304完全插入梯形槽303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腔底部的下夹板(201),所述下夹板(201)的一侧通过轴承(202)设置有竖直向上的丝杆(203),所述丝杆(203)的顶端部穿过外壳(1)延伸至外壳(1)外部,所述丝杆(203)上设置有沿丝杆(203)上下移动的滚珠滑块(204),所述下夹板(201)的另一侧设置有竖直向上的限位杆(205),所述限位杆(205)上设置有滑动块(206),所述滑动块(206)与滚珠滑块(204)之间固定有上夹板(207),所述上夹板(207)和下夹板(201)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夹持凹槽(208),夹持凹槽(208)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线束的夹持孔,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与夹持孔相对应的穿向孔(2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卡扣机构(3),所述卡扣机构(3)包括设置在外壳(1)外部一侧的第一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王巍杜旭东赵立蕴
申请(专利权)人:兰诺机电浙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