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655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电机、水箱及与水箱连接的输水管路;加工腔:所述加工腔设于主机上,加工腔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加工腔上设有用于进出液流的孔;阀体组件:阀体组件与加工腔连接并用于开合所述孔以控制液流进出或封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设于阀座内的阀芯,驱动阀芯转动的阀组驱动部,以及套设于阀芯外部的阀套,阀芯设有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阀套和阀芯之间设有多级隔离区,阀组驱动部驱动阀芯转动过程中,所述多级隔离区将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密封隔离,所述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沿阀芯圆周方向错位设置,沿阀芯轴向高度上至少部分的重合设置,充分保证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密封隔离可靠性。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密封隔离可靠性。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密封隔离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全自动制浆排浆和全自动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能够实现自动进水制浆、排浆,以及自动清洗、排废水的食品加工机,一般包括具有电机的主机和具有粉碎的的加工腔,加工腔设有排浆口,并通过阀体组件实现排浆口的开合控制,易实现浆液或清洗水的排出。这种食品加工机往往需要额外设置进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加工腔上的进水口、与进水口关联的进水结构等,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生产组装步骤繁多,而且加工腔上设置多个独立的口,分别用于进水和排浆等,为加工腔的彻底清洗带来不便,尤其是清洗口处,容易导致浆液反向渗漏至口处,而难以彻底清洗。现有的一种具有进水功能的阀体组件,能够整合进水和排浆功能,加工腔无需开始多个开口,但这样使得阀芯通道增多,功能位置增加,通过动力驱动阀芯转动实现阀体组件的不同通道的导通或者关闭,尤其在加工腔排浆口处阀体组件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阀芯转动过程中,存在位置偏差,这种偏置导致未完全精准对位,而水箱输水管路与阀体组件之间存在残余水流,此时水流顺沿阀体组件内的间隙流至出浆嘴,尤其在阀体组件关闭状态或向加工腔进水状态时,出浆嘴滴液或者影响用户体验。如何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在较小空间内实现进水和排浆功能整合且阀芯在任一功能位置或者各个功能位置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无残余水流渗漏、阀芯转动走位精准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体组件具有进水和排浆、排清洗水功能的食品加工机,解决由于阀芯走位偏差导致的食品加工机阀体组件进水或封闭状态时出现漏水、漏浆,以及阀芯容易卡死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电机、水箱及与水箱连接的输水管路;加工腔:所述加工腔设于主机上,加工腔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加工腔上设有用于进出液流的孔;阀体组件:阀体组件与加工腔连接并用于开合所述孔以控制液流进出或封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设于阀座内的阀芯,驱动阀芯转动的阀组驱动部,以及套设于阀芯外部的阀套,阀芯设有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阀套和阀芯之间设有多级隔离区,阀组驱动部驱动阀芯转动过程中,所述多级隔离区将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密封隔离,所述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沿阀芯圆周方向错位设置,沿阀芯轴向高度上至少部分的重合设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多级隔离区由设于阀套上的多条密封筋合围形成,阀组驱动部驱动阀芯转动过程中,所述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至少被一条所述密封筋密封隔离。
[0006]进一步的,阀套上设有与所述输水管路长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多级隔离区内且相对于所述多级隔离区中心偏置设置。
[0007]进一步的,阀套上设有与所述输水管路长通的进水口,所述密封筋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密封筋,第一密封筋周向环绕所述进水口设置,以使进水输入口与进水口对齐时位于第一密封筋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筋还包括多条第二密封筋,第一密封筋和/或第二密封筋相互封闭连接,形成所述多级隔离区。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筋还包括第三密封筋,第三密封筋延阀套纵向设置与进水口并延伸至与第二密封筋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筋呈圆形或腰形或椭圆形或长圆形或异形,所述第二密封筋呈U形或弧形,且多条第二密封筋的开口端和封闭端依次连接,并沿阀套内壁周向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阀套上设有与所述孔长通的液流孔,液流孔外周设有第四密封筋。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阀套呈套筒状,阀套上端口和下端口内侧分别设有至少一条环形筋,所述第三密封件和/或第四密封件向上和向下分别延伸至于所述环形筋连接。
[0013]进一步的,阀芯上设有相互独立的进水通道和排液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包括设置于一端的所述进水输入口和设置于另一端的进水输出口,所述排液通道包括设置于一端的所述排液输入口和设置于另一端的排液输出口,所述排液通道沿阀芯的轴线设置且排液输出口设置于阀芯的底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阀套和阀芯之间设有多级隔离区,阀组驱动部驱动阀芯从一个功能位置转动至另一个功能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多级隔离区将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动态密封隔离,即使进水输入口周围有残余水,也被所述多级隔离区逐级隔离,而不会在阀芯转动的过程中渗漏到排液输入口。所述多级隔离区内允许存在少量残留水,但残留水无法继续向外流动,相当于在多级隔离区内形成一层阀芯与阀套之间的连接介质,避免阀芯表面与阀套表面直接大面积接触而出现粘滞,导致阀芯堵转,无法顺利转动至特定功能位置。另外,多级隔离区可根据位置距离、覆盖阀芯区域面积、形状等分级,从而优化动态隔离密封的效果,逐级加强隔离,充分保证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密封隔离可靠性。所述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沿阀芯圆周方向错位设置,沿阀芯轴向高度上至少部分的重合设置,阀芯在高度上压缩,阀体安装空间紧凑且缩短阀芯内部通道长度,多级隔离区区域在阀芯转动过程中的动态隔离更加高效可靠,同时大大降低阀体组件内部清洗难度,避免残留。
[0016]2、阀套上设有多条密封筋,多条密封筋相互连接并合为形成所述多级隔离区,在阀组驱动部的驱动下,阀芯上的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随阀芯转动而同步转动,且转动过程中,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至少被一条密封筋密封隔离,从而防止残留水在阀芯转动过程中进入排液输入口,也就避免在飞排液状态下有残留水向外渗漏到出浆嘴下方的接浆杯,优化阀体组件在进水状态的功能可靠性。
[0017]3、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多级隔离区内且相对于所述多级隔离区中心偏置设置,当阀芯转动到特定功能位置时如果出现位置偏差,进水口没有与进水输入口对齐设置,也能够确保进水输入口和进水口被所述隔离密封区包围并隔离密封,在阀体组件有限空间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抵消了由于阀芯转动位置偏差而导致的连通口与输入口或输出口之间的漏液现象。
[0018]4、密封筋包括周向围绕进水口设置的第一密封筋,当阀芯带动进水输入口转动到与进水口对齐时,保证进水输入口位于第一密封筋内,在顺畅进水的同时能够实现一级隔离密封。密封筋还包括多条第二密封筋,第二密封筋之间相互连接,或者其中至少一条第二密封筋与第一密封筋连接,从而形成封闭的多级隔离区,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在动态运动过程中,至少一条第一密封筋或者至少一条第二密封筋位于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有效阻止参与水流或者参与浆液相互渗透。多条第二密封筋呈U形或弧形且开口端和封闭端依次连接,在有限阀套空间内,能够形成具有存留参与水的空间的同时,避免阀芯转动过程中将残余水带出多级隔离区,且能够避免多条密封筋连接处出现难以清洗的死角。
[0019]5、第三密封筋纵向设置起到支撑和辅助阻挡作用,阀套上的液流孔外周还设有第四密封筋,对液流孔外围进行密封,防止排浆时液流孔周围的浆液进入到阀套和阀芯之间的间隙内。另外,第一密封筋、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电机、水箱及与水箱连接的进水管路;加工腔:所述加工腔设于主机上,加工腔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加工腔上设有用于进出液流的孔;阀体组件:阀体组件与加工腔连接并用于开合所述孔以控制液流进出或封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设于阀座内的阀芯,驱动阀芯转动的阀组驱动部,以及套设于阀芯外部的阀套,阀芯设有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阀套和阀芯之间设有多级隔离区,阀组驱动部驱动阀芯转动过程中,所述多级隔离区将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密封隔离,所述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沿阀芯圆周方向错位设置,沿阀芯轴向高度上至少部分的重合设置,所述阀套上设有与所述进水管路长通的进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隔离区由设于阀套上的多条密封筋合围形成,阀组驱动部驱动阀芯转动过程中,所述进水输入口和排液输入口之间至少被一条所述密封筋密封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多级隔离区内且相对于所述多级隔离区中心偏置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密封筋,第一密封筋周向环绕所述进水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王国华邹波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