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34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包括吸取装置,与PCB板的一面吸附;提升与翻转机构,具备水平的翻转杆,翻转杆的两端连接有竖向直线模组,翻转杆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翻转杆上装配有吸取装置,翻转杆具备竖向升降自由度和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自由度;流水线,包括分别布置在翻转杆上方、下方的流线平台、曝光平台,流线平台、曝光平台的流转方向平行且相反;机械手,流线平台、曝光平台的同一端头方向设有一个具备吸取装置的机械手。采用此发明专利技术将取料功能和翻面功能集合到一起,设于曝光机平台正上方,充分利用竖向的空间,整体结构紧凑。离曝光机近,翻转动作小、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板提升翻转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制电路板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板提升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PCB板即印制电路板,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人工和单机设备对PCB板进行翻面。首先人工翻面用时长、效率低,并且会存在对PCB板误操作而照成损坏,影响生产进度。其次单机翻面设备会占用车间很大的空间,整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将取料功能和翻面功能集合到一起,设于曝光机平台正上方,充分利用竖向的空间,整体结构紧凑。离曝光机近,翻转动作小、效率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CB板提升翻转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包括:吸取装置,与PCB板的一面吸附;提升与翻转机构,具备水平的翻转杆,翻转杆的两端连接有竖向直线模组,翻转杆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翻转杆上装配有吸取装置,翻转杆具备竖向升降自由度和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自由度;流水线,包括分别布置在翻转杆上方、下方的流线平台、曝光平台,流线平台、曝光平台的流转方向平行且相反;机械手,流线平台、曝光平台的同一端头方向设有一个具备吸取装置的机械手。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节省了设备在车间的占用面积,将取料功能和翻面功能集合到一起,设于曝光机平台正上方,充分利用Z向的空间,整体结构紧凑。充分利用设备的本身特点,离曝光机近,翻转动作小,结构简单。让翻面动作更快、更方便。解决了人工翻面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取料功能和翻转功能为一体,减少工序,节约成本,简化了设备工序。
[0007]PCB板依次是沿曝光平台、翻转杆的吸取装置、机械手的吸取装置、流线平台来流转的。提升与翻转机构简化了机械手的运动复杂度,缩短了机械手的运动路径,对机械手的要求降低。提升与翻转机构对PCB板实现抬升与倾斜的复合运动,方便暴露处PCB板原本被覆盖的下表面,便于PCB板的翻面,便于后续的加工。
[0008]曝光平台的输出端的正上方即流线平台的输入端,流线平台充分利用了曝光平台上方的空间。两个竖向直线模组也为PCB板的翻转让出空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伺服电机自身轴线为竖向,伺服电机与一个竖向直线模组贴合固定,伺服电机通过齿轮组与翻转杆的一端装配,翻转杆的两端具备轴承。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伺服电机便于控制翻转的角度。伺服电机的布局进一步缩小了翻转杆轴向上所需的空间,使得设备整体能变得更窄。轴承则是减少翻转时的摩擦阻力。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翻转杆具备若干条T型槽,T型槽的长度方向与翻转杆自身长度方向平行,翻转杆所连的吸取装置固定有彼此接触的第一L形固定座、第二L形固定座,第一L形固定座、第二L形固定座分别与翻转杆上一对相对面上的T型槽固定。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T型槽与L形固定座便于翻转杆与吸取装置的稳定装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流线平台与曝光平台的竖向投影相互吻合,翻转杆所连的吸取装置位于流线平台、曝光平台的竖向投影内。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翻转杆、流线平台、曝光平台的竖向重合度高,说明空间紧凑。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翻转杆同步升降与旋转,翻转杆的竖向最高的极限位置不超过竖向直线模组的形心所在高度;翻转杆从最低极限位置运动到最高极限位置时,翻转杆自身单向旋转的度数为45
°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表明了翻转杆的大致动作,翻转杆主要为了和机械手搭配使用,减少双方的无效动作,让每个流转动作更加快速、稳定。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流线平台包括两组并列布置的辊筒组,两组辊筒组处在同一水平高度,每个辊筒组均间隔布置有若干个辊筒元件。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一些情况下,流线平台可以同时对两组PCB板进行流转,效率高。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吸取装置包括吸盘装配臂、吸盘机构;吸盘装配臂,包括平行布置的固定臂、活动臂,固定臂与活动臂之间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滑座;吸盘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板、滑座上的辅助吸盘;固定臂、活动臂的各自两端具备侧边吸盘组,两端侧边吸盘组之间为中部吸盘组,辅助吸盘、侧边吸盘组、中部吸盘组的朝向方向均相同且各自吸盘口重合于同一空间平面;活动臂具备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的直线平移自由度;固定臂、活动臂的中部吸盘组为同一气路,固定臂、活动臂的侧边吸盘组为另一气路。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实现对PCB板的吸附与周转,替代人工,节省了生产时间,保证PCB板的质量。只需调节固定臂、活动臂两者之间的距离,即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PCB板。对PCB板的适用面更广。当两个小尺寸的PCB板的面积和约等于一个大尺寸的PCB板时,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对两个小尺寸的PCB板同时进行吸附,相当于成倍增加了吸附周转效率,也说明本技术方案具备丰富的改装空间。当所吸附的PCB板的面积较小时,仅需要让中部吸盘组与PCB板接触并吸附即可,当所吸附的PCB板面积较大时,让中部吸盘组、与侧边吸盘组均与PCB板接触并吸附。本技术方案能控制吸盘的做功与不做功,对负压能源的利用率高。同时,辅助吸盘更加位于PCB板的中部,起到辅助吸附的作用,增加接触点,保证PCB板被吸盘吸附时各局部受力不太悬殊,保证PCB板的平直。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固定臂与固定板装配,活动臂与滑座装配,滑座与固定板通过两条平行的直线导轨装配,两条直线导轨之间平行设置有一个线性模组,线性模组包括由旋转电机驱动的丝杆;活动臂上具备供线性模组、直线导轨穿过的镂空洞;固定板上固定有一个与翻转杆或机械手接触的固定座。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线导轨、滑座能提供直线往复运动的限位与导向。线性模组的直线驱动模式让整体运动稳定可控。镂空洞便于线性模组、直线导轨穿
过,避免干涉。固定座方便与外部机械手等设备装配。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固定板上设有区分气路的控制阀;活动臂上设有与传感器,传感器的朝向与中部吸盘组的朝向相同。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阀便于软质气管的连接,便于控制不同吸盘的同步性。解决了大小PCB板切换时人工调试的问题,通过感应器自动寻边实现自动识别大小PCB板,自动调整机构间距适应当前规格。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吸盘机构与PCB板的一面接触,辅助吸盘与中部吸盘组为同一气路;辅助吸盘包括若干呈矩形阵列的吸盘元件,侧边吸盘组、中部吸盘组各具备若干个吸盘元件,侧边吸盘组所包含的吸盘元件数量小于中部吸盘组所包含的吸盘元件数量。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辅助吸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取装置,与PCB板的一面吸附;提升与翻转机构,具备水平的翻转杆,所述翻转杆的两端连接有竖向直线模组,所述翻转杆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翻转杆上装配有吸取装置,所述翻转杆具备竖向升降自由度和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自由度;流水线,包括分别布置在翻转杆上方、下方的流线平台、曝光平台,所述流线平台、曝光平台的流转方向平行且相反;机械手,所述流线平台、曝光平台的同一端头方向设有一个具备吸取装置的机械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自身轴线为竖向,所述伺服电机与一个竖向直线模组贴合固定,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齿轮组与翻转杆的一端装配,所述翻转杆的两端具备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具备若干条T型槽,所述T型槽的长度方向与翻转杆自身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翻转杆所连的吸取装置固定有彼此接触的第一L形固定座、第二L形固定座,所述第一L形固定座、第二L形固定座分别与翻转杆上一对相对面上的T型槽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平台与曝光平台的竖向投影相互吻合,所述翻转杆所连的吸取装置位于流线平台、曝光平台的竖向投影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同步升降与旋转,所述翻转杆的竖向最高的极限位置不超过竖向直线模组的形心所在高度;所述翻转杆从最低极限位置运动到最高极限位置时,所述翻转杆自身单向旋转的度数为45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提升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平台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八零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