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虫数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832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中寄生蜂繁育领域,涉及棉铃虫齿唇姬蜂,特别是指一种同时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虫数量的方法。本方法中,用到的药剂为环孢素A,分子式为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虫数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中寄生蜂繁育领域,涉及棉铃虫齿唇姬蜂,特别是指一种同时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虫数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鳞翅目昆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农林业害虫,其食性复杂,危害棉花、玉米、蔬菜、金银花、银杏、杨树、泡桐、果树苗木等300多种植物。在农业上利用转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作物来防治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但是害虫的抗性水平日益增加。此外,近十余年来,我国作物种植结构的发生了重大调整,转基因棉花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种植面积锐减,使得鳞翅目害虫的阻断失败,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在其他作物上呈现了增长的趋势。同时在其他作物及林业上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多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进行,鳞翅目害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问题更为突出。昆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对农林业产生很大危害。此外许多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防治作用较持久、易于和其他生物保护措施协调配合并能节约能源等优点,已成为有害生物防治中的重要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在生物防治中害虫天敌由于具有针对性寻找寄主的能力,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而成为优先考虑的防治手段。
[0003]然而,自然条件下,由于天敌发生的滞后和数量上的不足,在害虫发生高峰期,合理释放天敌为一种较好的生防手段。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chlorideae Uchida作为优良天敌资源,在中国分布广泛,适生性强,能寄生30多种鳞翅目夜蛾类害虫,具备优良寄生蜂特征。然而目前由于诸多因素,导致棉铃虫齿唇姬蜂还未能突破室内规模化繁育的技术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提高寄生后的出蜂率,另一个技术关键是如何提高雌蜂数量。
[0004]在被寄生的这些鳞翅目夜蛾类害虫中,棉铃虫是棉铃虫齿唇姬蜂优良寄主,具体表现在,其寄生率,出蜂率,羽化率以及蜂个体发育时间和个体大小,后代的生殖力都表现出优势。棉铃虫齿唇姬蜂产卵于低龄寄主幼虫体内,孵化的幼虫取食寄主的血淋巴、脂肪体和马氏管等,单个寄主只能育出 1 头成蜂,使寄主幼虫在暴食期前死亡,可有效抑制寄主的种群密度。然而棉铃虫齿唇姬蜂优先选择寄生3龄以下的幼虫,3龄以上的幼虫随着寄主龄期的增大,寄主幼虫体内的免疫,抵御和排异因子会逐步增强,体现在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影响上就是:随着龄期增大,出蜂率减低,甚至羽化成蜂后不能成活和繁殖。在室内饲养棉铃虫时,1龄

2龄初幼虫很难满足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生长发育,最终无法结茧羽化出后代,或者个体太小影响繁殖,亦或者雄性个体比例过高,不利于繁衍。室内要实现大规模饲养时,2龄末到3龄是最适寄生阶段,即满足营养需求完成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生长发育,又可以尽量的避免寄主的剧烈排斥。但是,2龄末期幼虫完成艰难的蜕皮进入3龄会有一定比列的死亡现象。此外,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2龄末期的棉铃虫时,即使在最合适的交配模式下,
尽管会使后代的出蜂率有所提高,但是其羽化率较低,最后的出蜂率也在47%以下,而且后代偏雄性。同时在存在过寄生的环境中,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2龄的棉铃虫时,在精心饲养下,出蜂率可以高达60%左右,但是所出的蜂中,雄虫居多,雌虫很少,很难达到防治要求和后代的繁育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同时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虫数量的方法,增加了种群及后代的数量,提高育蜂数量,增强持续的防控能力。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同时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虫数量的方法,步骤为:(1)配制含有环孢素A的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得到寄主;(2)将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在寄主上,然后给寄主饲喂正常的人工饲料,培养一段时间即可。
[0007]所述步骤(1)人工饲料中环孢素A的分子式C
62
H
111
N
11
O
12
,相对分子质量为1208,浓度为30μM。
[0008]所述步骤(1)中棉铃虫的虫龄为2龄末期(开始蜕皮进入3龄的幼虫)。
[0009]所述步骤(1)饲喂棉铃虫的时间为24 h,温度为25℃。
[0010]所述步骤(2)中培养的时间为13

14天。
[0011]利用上述的方法繁育的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可达到69.44%,相比对照提高13.89%,雌雄虫的比例分别由0.3(对照)提高到了0.96(CsA处理)。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饲喂棉铃虫环孢素A来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棉铃虫后的出蜂率和雌虫数量,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取食环孢素A一天后到达3龄第一天,被棉铃虫齿唇姬蜂单头寄生后,其出蜂率提高了13.89%,雌雄虫的比例由0.30提高到了0.96。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棉铃虫取食环孢素A后会显著的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对其出蜂率和雌虫数量,这对于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育及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给2龄末期头壳开裂的(蜕皮后进入3龄)饲喂30 μM的环孢素A一天,然后让寄生蜂寄生取食了环孢素A的棉铃虫,利用环孢素A,建立室内繁蜂的方法和环孢素A的使用计量,减弱棉铃虫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防御,解决室内大量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技术难题,实现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商品化和绿色植保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取食环孢素A的2龄末期的棉铃虫幼虫1天后进入三龄第一天的棉铃虫幼虫,被寄生蜂寄生后的出蜂率。
[0016]图2为取食环孢素A的棉铃虫幼虫,被寄生的棉铃虫齿唇姬蜂的雌雄比。由图棉铃
虫齿唇姬寄生取食环孢素A的棉铃虫后,雌雄虫的比例分别由0.3提高到了0.96。
[0017]图 3为棉铃虫齿唇姬单头寄生棉铃虫幼虫。
[0018]图 4 为棉铃虫齿唇姬蜂结茧示意图。棉铃虫齿唇姬蜂幼虫会从棉铃虫体内咬破表皮,从里面爬出来,立即结茧,而棉铃虫被取食的就剩下一个表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探究环孢素A处理棉铃虫后对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蜂数量的影响。
[0021]通过给2龄末期头壳开裂的(蜕皮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虫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配制含有环孢素A的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得寄主;(2)将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在寄主上,然后给寄主饲喂正常的人工饲料,培养一段时间即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人工饲料中环孢素A的浓度为30 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棉铃虫的虫龄为2龄末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利要求书一页说明书三页附图二页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