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天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天线组件。所述信号线均匀位于固定结构的内部,其中固定结构包括有吸盘底座、稳固杆、伸出圆筒、保护端头、下推结构与上拉结构,所述稳固杆卡扣固定在吸盘底座的上端中侧,其中伸出圆筒固定在稳固杆的上端,所述保护端头固定在伸出圆筒的上端,其中下推结构位于稳固杆的内端下侧,所述上拉结构位于伸出圆筒的内端上侧。通过对本实用的设置,可使得信号线在天线组件的内部,可以给加强稳固,使得信号线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进而保证信号线的正常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天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天线
,具体为一种车载天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各种不同类型的天线用在汽车工业中,这些天线包括调幅/调频无线电天线、卫星数字音频无线电业务(SDARS)天线、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天线、手机天线、WiFi天线等。天线组件可以安装或者安置在诸如车辆的顶部、行李箱或者引擎盖之类的车辆表面上以帮助确保天线具有在头顶上的无阻挡视野或者朝向天顶。天线组件可以连接(例如,经由同轴电缆等)至车辆的车厢内的一个或者多个电子装置(例如,无线电接收器、触屏显示器、导航装置、手机等),使得天线组件可操作用于发射信号至车辆内的电子装置以及/或者从车辆内的电子装置接收信号。
[0003]目前由于天线组件是安装在车辆上的,因此随着汽车的启动,在经过路面不平或者车速较快时,天线组件容易出现颠簸的现象,进而导致天线组件内部的信号线出现松动的现象,此时则会影响到天线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天线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天线组件,所述信号线均匀位于固定结构的内部,其中固定结构包括有吸盘底座、稳固杆、伸出圆筒、保护端头、下推结构与上拉结构,所述稳固杆卡扣固定在吸盘底座的上端中侧,其中伸出圆筒固定在稳固杆的上端,所述保护端头固定在伸出圆筒的上端,其中下推结构位于稳固杆的内端下侧,所述上拉结构位于伸出圆筒的内端上侧。
[0006]优选的,所述下推结构包括有增距柱、推动杆与贴合环,其中推动杆均匀分布在增距柱的上端外侧,所述贴合环位于推动杆的一端,其中贴合环与推动杆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增距柱螺钉固定在吸盘底座的上端中侧,其中增距柱与推动杆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推动杆在增距柱上倾斜三十度布置,其中贴合环设置的形状为半圆形。
[0008]优选的,所述上拉结构包括有承接柱、连接圆盘、夹杆与垫块,其中连接圆盘螺钉固定在承接柱的下端,所述夹杆均匀位于连接圆盘的外端,其中垫块对称固定在夹杆的内端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承接柱螺钉固定在保护端头的内端中侧,其中夹杆与连接圆盘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夹杆设置的形状为椭圆形。
[0010]优选的,所述信号线上套有胶连接的防滑垫,其中防滑垫位于夹杆的内部,所述信号线下端套有胶连接的加强柱,其中加强柱与吸盘底座之间进行螺接,所述加强柱上均匀
开设容纳槽,所述信号线的下端接触贴合环布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对本实用的设置,可使得信号线在天线组件的内部,可以给加强稳固,使得信号线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进而保证信号线的正常工作;
[0013]2、通过对下推结构以及上拉结构的设置,可使得两个结构相互配合,错位稳固信号线,同时两个结构的原理简单易懂,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吸盘底座半剖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下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中:吸盘底座1、稳固杆11、伸出圆筒12、保护端头13、下推结构14、增距柱1401、推动杆1402、贴合环1403、上拉结构15、承接柱1501、连接圆盘1502、夹杆1503、垫块1504、信号线2、防滑垫21、加强柱22、容纳槽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天线组件,其中天线组件包括有具有稳固功能的固定结构与信号线2,信号线2均匀位于固定结构的内部,其中固定结构包括有吸盘底座1、稳固杆11、伸出圆筒12、保护端头13、下推结构14与上拉结构15,稳固杆11卡扣固定在吸盘底座1的上端中侧,其中伸出圆筒12固定在稳固杆11的上端,保护端头13固定在伸出圆筒12的上端,其中下推结构14位于稳固杆11的内端下侧,下推结构14包括有增距柱1401、推动杆1402与贴合环1403,其中推动杆1402均匀分布在增距柱1401的上端外侧,贴合环1403位于推动杆1402的一端,其中贴合环1403与推动杆1402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增距柱1401螺钉固定在吸盘底座1的上端中侧,其中增距柱1401与推动杆1402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推动杆1402在增距柱1401上倾斜三十度布置,其中贴合环1403设置的形状为半圆形,上拉结构15位于伸出圆筒12的内端上侧,上拉结构15包括有承接柱1501、连接圆盘1502、夹杆1503与垫块1504,其中连接圆盘1502螺钉固定在承接柱1501的下端,夹杆1503均匀位于连接圆盘1502的外端,其中垫块1504对称固定在夹杆1503的内端两侧,垫块1504与夹杆1503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同时夹杆1503在垫块1504的作用下,可以更好的对信号线2进行限位,可有效的防止信号线2从夹杆1504中脱落,承接柱1501螺钉固定在保护端头13的内端中侧,其中夹杆1503与连接圆盘1502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夹杆1503设置的形状为椭圆形,信号线2上套有胶连接的防滑垫21,防滑垫21采用的材料为橡胶,有效增加信号线2与夹杆1503之间的接触,其中防滑垫21位于夹杆1503的内部,信号线2下端套有胶连接的加强柱22,其中加强柱22与吸盘底座1之间进行螺接,加强柱22上均匀开设容纳槽23,容纳槽23的内部可以灌注胶水,这样有利于加强信号线2与加强柱22之间的连接,信
号线2的下端接触贴合环1403布置。
[0020]工作原理:利用加强柱22,把信号线2固定在吸盘底座1上,此时信号线2的一侧会接触贴合环1403,进一步的在增距柱1401的作用下,贴合环1403会借助推动杆1402对信号线2进行推动,此时信号线2有向外倾斜的趋势,而信号线2的上端贯穿夹杆1503布置,夹杆1503利用垫块1504与连接圆盘1502对信号线2进行向内限制。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天线组件,包括天线组件,其中天线组件包括有具有稳固功能的固定结构与信号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2)均匀位于固定结构的内部,其中固定结构包括有吸盘底座(1)、稳固杆(11)、伸出圆筒(12)、保护端头(13)、下推结构(14)与上拉结构(15),所述稳固杆(11)卡扣固定在吸盘底座(1)的上端中侧,其中伸出圆筒(12)固定在稳固杆(11)的上端,所述保护端头(13)固定在伸出圆筒(12)的上端,其中下推结构(14)位于稳固杆(11)的内端下侧,所述上拉结构(15)位于伸出圆筒(12)的内端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结构(14)包括有增距柱(1401)、推动杆(1402)与贴合环(1403),其中推动杆(1402)均匀分布在增距柱(1401)的上端外侧,所述贴合环(1403)位于推动杆(1402)的一端,其中贴合环(1403)与推动杆(1402)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距柱(1401)螺钉固定在吸盘底座(1)的上端中侧,其中增距柱(1401)与推动杆(1402)之间为一体成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健,袁林,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东盛电子器材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