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24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报警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器,包括壳体和顶盖,壳体内设有播音部、控制部、电源和感应部,感应部安装于控制部的一端,控制部的内部设有主控板,播音部、控制部、电源和感应部均与主控板进行电性连接,壳体和顶盖之间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背部穿入至壳体的内部,进气口与感应部通过连接通道进行连接,通过设有的红外线检测头可对环境进行检测,加上感应部一起形成了双保障,极大的避免了由于部件的老化可能导致烟雾报警器不能及时对环境情况进行报警的情况发生,感应部可识别烟雾、燃气泄漏及一氧化碳过量等情况,再通过互联网进行报警,适用范围较大,极大的提高了实用性。了实用性。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报警器
,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烟雾报警器,别称火灾烟雾报警器、烟雾传感器、烟雾感应器等。由总线供电,总线上可以连接有多个,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联网、通讯组成一个报警系统,报警时现场无声音,主机有声光提示,这类感烟报警装置一般称之为感烟探测器。
[0003]现有的烟雾报警器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部件的老化可能导致烟雾报警器不能及时对环境情况进行报警,在不能报警的情况下可能因为烟雾、燃气泄漏以及取暖时一氧化碳的过量不知情而导致危害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器,包括壳体和顶盖,顶盖安装于壳体的一端,壳体内设有播音部、控制部、电源和感应部,感应部安装于控制部的一端,感应部和控制部均安装于电源的一端,感应部包括用于感应烟雾的烟雾感应器、用于感应燃气的燃气感应器和用于感应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感应器,播音部安装于电源的另一端,控制部的内部设有主控板,播音部、控制部、电源和感应部均与主控板进行电性连接,壳体和顶盖之间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背部穿入至壳体的内部,进气口与感应部通过连接通道进行连接。
[0006]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和顶盖之间通过若干个稳定块进行连接,稳定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的侧面和壳体的顶部进行匹配连接,通过稳定块可提高壳体和顶盖之间的稳定性。/>[0007]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的两个稳定块之间设有红外线检测头,红外线检测头的背部穿入至壳体的内部,红外线检测头与感应部进行连接,通过红外线检测头可对环境进行红外检测。
[0008]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表面安装有播音孔,播音孔的背部穿入至壳体的内部,播音孔与播音部进行连接,通过播音孔可对环境进行预警提示。
[0009]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用于充电的接入口,接入口的一端穿入至壳体的内部,接入口的一端与电源进行连接。
[0010]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和顶盖均呈椭圆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的红外线检测头可对环境进行检测,加上感应部一起形成了双保障,极大的避免了由于部件的老化可能导致烟雾报警器不能及时对环境情况进行报警的情况发生,感应部通过烟雾感应器可感应烟雾、燃气感应器可感应燃气泄漏及一氧化碳感应器可感应一氧化碳过量等情况,再通过互联网进行报警,适用范围较大,极大的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施例中壳体的俯视图;
[0014]图中,1

壳体,2

顶盖,3

播音部,4

控制部,5

电源,6

烟雾感应器,7

进气口,8

稳定块,9

红外线检测头,10

播音孔,11

接入口,12

燃气感应器,13

一氧化碳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

2,其具体实施的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器,包括壳体1和顶盖2,顶盖2安装于壳体1的一端,壳体内设有播音部3、控制部4、电源5和感应部,感应部安装于控制部4的一端,感应部和控制部4均安装于电源5的一端,感应部包括用于感应烟雾的烟雾感应器6、用于感应燃气的燃气感应器12和用于感应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感应器13。播音部3安装于电源5的另一端,控制部4的内部设有主控板,播音部3、控制部4、电源5和感应部均与主控板进行电性连接,壳体1和顶盖2之间设有进气口7,进气口7的背部穿入至壳体1的内部,进气口7与感应部通过连接通道进行连接。
[0017]所述壳体1和顶盖2之间通过若干个稳定块8进行连接,稳定块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2的侧面和壳体1的顶部进行匹配连接,通过稳定块8可提高壳体1和顶盖2之间的稳定性。相邻的两个稳定块8之间设有红外线检测头9,红外线检测头9的背部穿入至壳体1的内部,红外线检测头9与感应部进行连接,通过红外线检测头9可对环境进行红外检测。所述壳体1的表面安装有播音孔10,播音孔10的背部穿入至壳体1的内部,播音孔10与播音部3进行连接,通过播音孔10可对环境进行预警提示。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用于充电的接入口11,接入口11的一端穿入至壳体1的内部,接入口11的一端与电源5进行连接,所述壳体1和顶盖2均呈椭圆形。
[0018]通过设有的红外线检测头9可对环境进行检测,加上感应部一起形成了双保障,极大的避免了由于部件的老化可能导致烟雾报警器不能及时对环境情况进行报警的情况发生,感应部的烟雾感应器6可感应烟雾、燃气感应器12可感应燃气泄漏及一氧化碳感应器13可感应一氧化碳过量等情况,再通过互联网进行报警。
[001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器,包括壳体和顶盖,顶盖安装于壳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播音部、控制部、电源和感应部,感应部安装于控制部的一端,感应部和控制部均安装于电源的一端,感应部包括用于感应烟雾的烟雾感应器、用于感应燃气的燃气感应器和用于感应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感应器,播音部安装于电源的另一端,控制部的内部设有主控板,播音部、控制部、电源和感应部均与主控板进行电性连接,壳体和顶盖之间通过若干个稳定块进行连接,稳定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盖的侧面和壳体的顶部进行匹配连接,相邻的两个稳定块之间设有红外线检测头,红外线检测头的背部穿入至壳体的内部,红外线检测头与感应部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烟雾报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开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