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和多电机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788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和多电机系统,该装置包括: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经驱动单元后,再经驱动切换单元,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和第二电机的驱动端;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驱动切换单元;第一电机的反馈端和第二电机的反馈端,分别经采样切换单元后,再经采样单元后,连接至控制芯片的一个转速信号反馈端;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还连接至采样切换单元。该方案,通过采用一个驱动电路和一个采样电路控制两台以上电机,能够降低硬件电路的成本。件电路的成本。件电路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和多电机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和多电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电机系统的驱动及采样电路、具有该多电机系统的驱动及采样电路的多电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中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多电机同时工作的情况,如商用空调器的内外风机、厂房中的换气扇、同速传动机构等,这种场景下每个电机单独配备一个驱动电路会大大增加硬件电路的成本。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和多电机系统,以解决在需要两台以上电机同时工作的场景下,每台电机单独配备一个驱动电路,会增加硬件电路的成本的问题,达到通过采用一个驱动电路和一个采样电路控制两台以上电机,能够降低硬件电路的成本的效果。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多电机系统,包括:第一电机至第n电机,n为正整数;所述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采样单元和采样切换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采样单元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控制芯片,具有一个PWM输出端口、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以及一个转速信号反馈端;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经所述驱动单元后,再经所述驱动切换单元,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至所述第n电机的驱动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驱动切换单元,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一开关信号第n开关信号的控制下,切换地利用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输出的相应电机的PWM信号,对所述第一电机至所述第二电机进行切换驱动;所述第一电机的反馈端至所述第n电机的反馈端,分别经所述采样切换单元后,再经所述采样单元后,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转速信号反馈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还连接至所述采样切换单元,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一开关信号第n开关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至所述第n电机的转速进行切换反馈,以利用所述第一电机至所述第n电机切换反馈的转速,对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输出的相应电机的PWM信号进行调节。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模块和第一光耦模块;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第一直流电源,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二极管侧的阳极;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二极管侧的阴极,连接
至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第一连接端;第二直流电源,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晶体管侧的集电极;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晶体管侧的发射极,作为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切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电压值。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二极管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二极管模块的阳极;所述二极管模块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限流模块、第二限流模块和分压模块中的至少之一;其中,在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限流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在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限流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与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二极管侧的阳极之间;在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分压模块的情况下,所述分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晶体管侧的发射极;所述分压模块的分压点,作为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切换单元的输入端。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切换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模块和第三开关管模块;其中,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第一连接端,作为所述驱动切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切换单元,还包括:第一稳压及滤波模块、第二稳压及滤波模块、第三限流模块和第四限流模块中的至少之一;其中,在所述驱动切换单元还包括第一稳压及滤波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稳压及滤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在所述驱动切换单元还包括第二稳压及滤波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稳压及滤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在所述驱动切换单元还包括第三限流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限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之间;在所述驱动切换单元还包括第四限流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四限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之间。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所述采样切换单元,包括:第五开关管模块和第四开关管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反馈端,连接至所述第五开关管模块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机的反馈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五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连接至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连接至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管模块的第二连接端,作为所述采样切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五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单元,包括:第二光耦模块;第二直流电源,连接至所
述第二光耦模块中二极管侧的阳极;所述采样切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光耦模块中二极管侧的阴极;第三直流电源,连接至所述第二光耦模块中晶体管侧的集电极;所述第二光耦模块中晶体管侧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转速反馈端。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单元,还包括:第五限流模块、第三稳压及滤波模块和第二分压模块中的至少之一;其中,在所述采样单元还包括第五限流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五限流模块,设置在所述采样切换单元的输出端;在所述采样单元还包括第三稳压及滤波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三稳压及滤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光耦模块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光耦模块中二极管侧的阴极之间;在所述采样单元还包括第二分压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分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光耦模块中晶体管侧的集电极;所述第二分压模块的分压点,连接至所述第二光耦模块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电机系统,包括:第一电机至第n电机,n为正整数;所述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采样单元和采样切换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采样单元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控制芯片,具有一个PWM输出端口、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以及一个转速信号反馈端;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经所述驱动单元后,再经所述驱动切换单元,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至所述第n电机的驱动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驱动切换单元,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一开关信号第n开关信号的控制下,切换地利用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输出的相应电机的PWM信号,对所述第一电机至所述第二电机进行切换驱动;所述第一电机的反馈端至所述第n电机的反馈端,分别经所述采样切换单元后,再经所述采样单元后,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转速信号反馈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还连接至所述采样切换单元,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至第n开关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一开关信号第n开关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至所述第n电机的转速进行切换反馈,以利用所述第一电机至所述第n电机切换反馈的转速,对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输出的相应电机的PWM信号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模块和第一光耦模块;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第一直流电源,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二极管侧的阳极;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二极管侧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第一连接端;第二直流电源,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晶体管侧的集电极;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晶体管侧的发射极,作为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切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电压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二极管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个PWM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二极管模块的阳极;所述二极管模块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限流模块、第二限流模块和分压模块中的至少之一;其中,在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限流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管模块的控制端;在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限流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流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与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二极管侧的阳极之间;在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分压模块的情况下,所述分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中晶体管侧的发射极;所述分压模块的分压点,作为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切换单元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切换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模块和第三开关管模块;其中,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模块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强瞿浩殷童欢张岩霍星星魏兵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