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784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桁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

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桁架

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桁架

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多建设于河道相交处,以轻巧的观感与雕塑一般的形态平衡了周边的建筑体量,对周边整个建筑景观空间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人行桥中的悬索桥段与桁架桥段在河道中央相交,形成三岔Y形布局,同时三岔另一端分别通往三岔河面周围的三个河岸,方便人员通行。该结构受力体系复杂、传力巧妙、结构轻盈,由于跨河道施工,施工难度大,国内尚无可借鉴的类似工程经验可参考。部分河上人行桥采用桁架结构一跨过河,对于桁架桥身的施工多采用设置临时支撑的方式分段安装。但由于河道有通航要求,无法通过在河道中打设钢管桩的方式设置临时支撑,如采用整段吊装方法,则因作业距离远、桥身重,需要大吨位吊机,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桁架

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施工方法,工序上科学合理,具有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利于实际工程采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桁架

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施工方法,桥整体呈“Y”字形布局,采用一跨过河的方式分别连接三岸,包括桁架桥段和悬索桥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桁架桥段安装,桁架桥段包括陆上桁架桥段和河上桁架桥段,使用吊机进行整段或分段吊装,桁架桥段桥墩施工后先分段安装陆上桁架桥段,再拼接河上桁架桥段。具体包括,a、安装柱脚预埋段,b、安装树杈柱段,c、安装树杈柱顶桁架桥段,d、安装陆上连接段,e、安装可调节背拉系统,f、接装河面悬挑段。
[0005]树杈柱作为桁架桥段的竖向支承构件,分成若干段,采用吊机分段吊装,树枝端部采用支撑架临时支撑;在桁架桥陆上连接段端部设置背拉系统,随河上桁架桥段接装距离的加长调节长度,平衡桁架桥河内悬挑段接装时产生的弯矩和变形。
[0006]2)悬索桥段安装,所述悬索桥段的安装具体包括两种:(1)当河道宽度较窄时,在河道中打设钢管桩,吊机在两岸吊装,步骤如下, a、河道内打设钢管桩,b、设置桩顶托梁、连梁和桩间斜撑,c、吊装悬索段;(2)当河道较宽时,靠近河岸的分段打设钢管桩,由吊机在两岸吊装,中间分段采用船运并提升安装,步骤如下,a、河道内打设钢管桩,b、设置桩顶托梁、连梁和桩间斜撑,c、吊装临岸边悬索段,d、临岸边悬索段上安装提升系统,e、使用机动驳船运输桥体中间段至安装位置,f、提升安装桥体中间段。
[0007]钢管桩对称设置在悬索桥段分段的两侧,桩顶设置托梁托住悬索桥分段,桩间设置斜撑和连梁。
[0008]3)悬索桥段的一侧设置有桅杆柱,采用旋转吊装的方法将桅杆柱安装固定后,安装拉索并调整拉索张拉。
[0009]进一步,所述陆上桁架桥段端部设置有可调节背拉系统,随着河面悬挑段的不断接长,分阶段调节可调节背拉系统的长度,使河上桁架桥段的悬挑端部精度满足变形要求。
[0010]进一步,所述可调节背拉系统包括拉杆基础、下耳板、上耳板和调节拉杆,所述拉杆基础设置桁架弦杆的端部正下方,所述拉杆基础的顶部设置有预埋板,所述预埋板上焊接有下耳板,所述上耳板设置在桁架下弦杆端部节点部位,所述调节拉杆安装在所述上耳板和所述下耳板之间。
[0011]桥墩结构可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混合结构,拉杆基础需满足拉杆抗拔要求,背拉拉杆抗拉强度需满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拉力,其调节量需满足接装段变形量要求,河上桁架段拆分为若干接装段,河上段分别由两岸向河中安装,在河中间对接,随河上桁架段接装距离的加长调节拉杆的长度,控制河上桁架段接装时产生的下挠变形。
[0012]进一步,所述桅杆柱采用旋转安装法,底部设置有可旋转的底座结构,桅杆柱为倾斜布置,柱底与基础通过成品铰支座连接,柱顶与主缆、背索连接,现场拆分为先装段、旋转起吊段和后补段,具体安装方法如下,a、安装柱脚预埋件,b、安装柱底支座,c、安装桅杆柱先装段,d、安装限位机构,保证先装段在桅杆柱旋转起吊过程中不发生位移,e、安装桅杆柱底双销轴旋转节点,f、桅杆柱地面拼接,g、桅杆柱旋转起吊,h、设置桅杆柱临时支撑系统,保证整体的侧向刚度,i、安装桅杆柱后补段。
[0013]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采用若干“7”字形”支座设置在桅杆柱底端的先装段的周围,将先装段进行固定限位。
[0014]进一步,桅杆柱临时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组格构式支撑架,组成“T”字形组合式支撑结构,并与桅杆柱之间通过八字撑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陆上桁架桥段分段位置和端部设置有临时支撑胎架,每段陆上桁架桥段安装后,使用揽风绳保持侧向稳定,当陆上桁架桥段安装完成后,拆除临时支撑胎架。
[0016]进一步,拉索包括主缆、背索、吊索、索夹以及索体两端的调节端和固定端,具体安装顺序为,a、安装背索,b、安装溜索主索系统,c、安装主缆,d、安装索夹和吊索,e、调整吊索至设计长度。
[0017]溜索主索系统包括溜索中耳板、溜索上耳板、溜索主索、卷扬机、临时立柱、牵引钢丝绳、滑车和吊框。背索、主缆、吊索需按顺序进行安装。首先,使用吊机安装背索和主缆上锚点。预先在桅杆柱中部和顶部设置溜索中耳板和上耳板,在主缆下锚点处设置临时立柱和卷扬机,然后在溜索中耳板和临时立柱之间利用吊机安装钢丝绳作为溜索主索。然后在溜索主索与卷扬机之间设置滑车和牵引钢丝绳。然后利用溜索主索、牵引钢丝绳、卷扬机和滑车跨河安装主缆下锚点。随后使用吊机将溜索主索锚点从溜索中耳板移至上耳板,另外在主缆上设置吊框,利用吊框和溜索主索安装索夹和吊索。
[0018]进一步,拉索张拉采用多级被动张拉法,张拉端设置在背索处,吊索预先按被动索方式固定好长度,背索张拉后,使主缆产生变形和索力,同时带动吊索产生变形和索力,最后根据索力监测结果微调吊索达到设计索力,具体包括,a、同时张拉两根背索,b、微调第一根吊索索力,c、微调第二根吊索索力,d、依次微
调其余吊索索力,e、复测两根背索索力。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于钢管桩作为悬索桥段支撑系统的竖向承重构件,与桩间连梁、托梁和斜撑共同组成临时支撑系统,所选材料均可循环利用,降低措施成本投入。当河道宽度较窄时,可使用吊机在两岸直接吊装,当河道较宽时,靠近河岸的分段打设钢管桩,由吊机在两岸吊装,中间分段采用船运并提升安装,方案适应性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本专利技术中倾斜布置的桅杆柱总长57.4m,若采用常规分段吊装高空对接方案,则需搭设8组竖向支撑,施工周期长达5天。本方法桅杆柱采用地面对接、旋转吊装、补装后补段的安装方案,仅需搭设4组竖向支撑,旋转过程简单快捷、易于操作,成本较低,施工周期降为3天;(3)本专利技术中桅杆柱校正、焊接工作均在地面进行,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利于保证安装精度和焊接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中桅杆柱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

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桥整体呈“Y”字形布局,采用一跨过河的方式分别连接三岸,包括桁架桥段和悬索桥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桁架桥段安装,桁架桥段包括陆上桁架桥段和河上桁架桥段,使用吊机进行整段或分段吊装,桁架桥段桥墩施工后先分段安装陆上桁架桥段,再拼接河上桁架桥段;2)悬索桥段安装,所述悬索桥段的安装具体包括两种,(1)当河道宽度较窄时,在河道中打设钢管桩,吊机在两岸吊装,步骤如下, a、河道内打设钢管桩,b、设置桩顶托梁、连梁和桩间斜撑,c、吊装悬索段;(2)当河道较宽时,靠近河岸的分段打设钢管桩,由吊机在两岸吊装,中间分段采用船运并提升安装,步骤如下,a、河道内打设钢管桩,b、设置桩顶托梁、连梁和桩间斜撑,c、吊装临岸边悬索段,d、临岸边悬索段上安装提升系统,e、使用机动驳船运输桥体中间段至安装位置,f、提升安装桥体中间段;3)悬索桥段的一侧设置有桅杆柱,采用旋转吊装的方法将桅杆柱安装固定后,安装拉索并调整拉索张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

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陆上桁架桥段端部设置有可调节背拉系统,随着河面悬挑段的不断接长,分阶段调节可调节背拉系统的长度,使河上桁架桥段的悬挑端部精度满足变形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

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背拉系统包括拉杆基础、下耳板、上耳板和调节拉杆,所述拉杆基础设置桁架弦杆的端部正下方,所述拉杆基础的顶部设置有预埋板,所述预埋板上焊接有下耳板,所述上耳板设置在桁架下弦杆端部节点部位,所述调节拉杆安装在所述上耳板和所述下耳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

单边悬挂悬索人行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桅杆柱采用旋转安装法,底部设置有可旋转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赵志海王海明邹春林郑锐恒邢遵胜贾尚瑞王强胡广龙王超杰卢福生万涛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