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式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60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式加湿器,包括壳体、水循环组件和空气循环组件,还包括加热组件;水循环组件包括水箱、水管、水蒸发载体和水槽,所述水箱设置在壳体下方,该水箱内部设有水泵,水槽、水蒸发载体和水箱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水管分别与水泵出水口和水槽进水口连通;空气循环组件设置在壳体上方且位于水槽之上;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水槽或者水箱中用于对水加热;水槽的出水口对着所述水蒸发载体;壳体侧壁设有进风口,空气循环组件上方设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加湿量提升,能耗低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等。能耗低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等。能耗低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式加湿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空气湿度的电器,特别涉及一种蒸发式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气加湿器是一种调节空气湿度的生活类环境电器。目前市面上的加湿器种类有超声波加湿器、电加热式蒸发器、冷雾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原理是采用每秒200万次的超声波高频震荡,将水雾化为1μm至5μm的超微粒子和负氧离子,达到均匀加湿效果,缺点是喷出来的水雾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垢和细菌等,人吸入这些水雾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电加热式蒸发器原理是将水在加热体中加热到100℃,产生蒸汽,用电机将蒸汽送出,缺点是耗能大;冷雾加湿器原理是利用风扇强制空气通过吸水介质时与水接触、交换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缺点是加湿量低。
[0003]如韩国专利KR1020200086164A公开了一种空气加湿清洁装置。通过在壳体内布置加湿组件和空气清洁组件,达到加湿和清洁空气的作用。此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冷雾加湿器,加湿量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大加湿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加湿量大、能耗相对低的蒸发式加湿器。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提供一种蒸发式加湿器,包括壳体、水循环组件和空气循环组件,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水循环组件包括水箱、水管、水蒸发载体和水槽,所述水箱设置在壳体下方,该水箱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槽、水蒸发载体和水箱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所述水管分别与水泵出水口和水槽进水口连通;所述空气循环组件设置在壳体上方且位于水槽之上;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水槽或者水箱中用于对水加热;所述水槽的出水口对着所述水蒸发载体;所述壳体侧壁设有进风口,所述空气循环组件上方设有出风口。
[0007]进一步地:
[0008]所述壳体为薄壁中空圆柱体,表面设有栅格或多孔状的进风口。
[0009]所述水循环组件还包括方盒状的水蒸发载体支架,所述水蒸发载体支架在壳体内沿水平面内均匀布设大于等于四个,各水蒸发载体内部均设有一水蒸发载体。
[0010]各所述水蒸发载体支架上方设有与所述水槽的出水口连通的支架进水口,下方设有与所述水箱相对的支架出水口,外侧是进风口,内侧是出风口,所有水蒸发载体支架围合形成中间的风流通道。
[0011]还包括用于支撑整机并设置在所述水蒸发载体之间的支撑架。
[0012]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水槽的内底部。
[0013]所述水槽包括相通的第一分水槽和第二分水槽,水槽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水槽上,水槽出水口设置在第二分水槽上,所述加热组件的发热丝缠绕在所述水槽的第一分
水槽上。
[0014]所述水槽包括相通的第一分水槽和第二分水槽,水槽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水槽上,水槽出水口设置在第二分水槽上,所述加热组件设置所述水槽的第一分水槽的内底部。
[0015]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铝壳和设置在铝壳内的发热体。
[0016]所述空气循环组件包括外壳、风机支架、风机和出风网,所述外壳为薄壁中空腔体,风机支架设置在外壳下方用于支撑外壳和固定风机,所述出风网设置在所述外壳上表面呈中心向周边辐射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相对于蒸发式加湿器,能耗降低了50%以上;
[0019]2、相对于超声波加湿器,加湿的空气无菌无杂质,对人体健康更友好;
[0020]3、相对于冷雾加湿器,最大加湿量提升了100%以上;
[0021]4、加热的水经风散热,水温较低,降低了生产材料的耐温要求,即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2]5、通过空气循环组件作用,使加湿的空气能快速扩散到室内。
[0023]7、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的A

A剖面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的B

B剖面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实施例的一分解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的另一角度;
[0030]图7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实施例的水蒸发载体支架示意图;
[0031]图8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实施例的水循环和空气循环示意图;
[0032]图9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实施例的空气循环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的加热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的加热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的加热组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3是本技术蒸发式加湿器的加热组件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38]一种蒸发式加湿器,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壳体1、水循环组件2、空气循环组件3和加热组件5。所述壳体1是塑料件或金属件,为薄壁中空圆柱体,表面设有栅格或多孔状的进风口11。所述加热组件5设置在所述水槽或者水箱中用于对水加热。
[0039]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水循环组件2包括水箱21、下支撑架22、水泵23、水管24、水蒸发载体25、水蒸发载体支架26、支撑架27和水槽28。其中水箱21设置在壳体1下
方,为内部中空上开口圆柱体,也可为内部中空上开口方体等其它结构。水箱21可与壳体1分离开,便于用户单独拿取水箱装水。下支撑架22设置在水箱21上,用于支撑壳体1。
[0040]水泵23设置在水箱21内,为叶片泵,水泵设有进水口231和出水口232。水管24可为波纹管或硅胶软管,两端分别为进水口241和出水口242,进水口241与水泵出水口232相通,见图5和图6。水蒸发载体25可为湿帘或海绵。
[0041]如图7所示,水蒸发载体支架26为方盒状,在壳体1内沿水平圆周范围均布大于等于四组,每组内都设置有水蒸发载体25,水蒸发载体支架上方是进水口261,下方是出水口262,外侧方是进风口2.6.3,内侧是出风口264。所有水蒸发载体支架26围合形成中间的风流通道265,如图4所示。
[0042]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架27设置在水蒸发载体26之间,起支撑整机的作用。
[0043]如图5所示,水槽28为薄壁中空腔体结构,设置在水蒸发载体支架26上方,水槽28上方设置有进水口281,下方设置有多个圆柱孔构成的出水口282,水槽进水口281与水管出水口242相通,水槽出水口282与水蒸发载体进水口261相通。
[0044]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加热组件5设置在所述水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式加湿器,包括壳体、水循环组件和空气循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水循环组件包括水箱、水管、水蒸发载体和水槽,所述水箱设置在壳体下方,该水箱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槽、水蒸发载体和水箱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所述水管分别与水泵出水口和水槽进水口连通;所述空气循环组件设置在壳体上方且位于水槽之上;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水槽或者水箱中用于对水加热;所述水槽的出水口对着所述水蒸发载体;所述壳体侧壁设有进风口,所述空气循环组件上方设有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薄壁中空圆柱体,表面设有栅格或多孔状的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组件还包括方盒状的水蒸发载体支架,所述水蒸发载体支架在壳体内沿水平面内均匀布设大于等于四个,各水蒸发载体内部均设有一水蒸发载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水蒸发载体支架上方设有与所述水槽的出水口连通的支架进水口,下方设有与所述水箱相对的支架出水口,外侧是进风口,内侧是出风口,所有水蒸发载体支架围合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亚鹏赖伴来彭琦黄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